佛像收藏市场远未饱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04日 08:47 天津网

清乾隆 欲帝明王和胜友护法 清乾隆 欲帝明王和胜友护法 清乾隆 白救度佛母 清乾隆 白救度佛母

  玩收藏的人,很多都是得益于父辈的熏陶。藏文化研究学者、资深古艺术品鉴藏家李杰便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广州古玩街成了他和父亲出现身影最为频繁的场所。接触的次数多了,李杰的兴趣便一发而不可收。

  ●大藏家迷上小玩法

  起初,李杰接触的是竹木牙角之类的东西,后来被珠饰文化的内涵及其背后隐含的故事所吸引,因而对藏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兴趣,并着手研究佛像、法器和一些杂件类物件。

  在古佛像收藏方面,李杰略有心得。如何在中小型造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收藏空间,在他看来,定位很关键。首先是艺术性。“有些藏家觉得佛像越老越好,年份越高越值钱。其实并非如此。元明清时期的藏传佛像受到很多(比如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我国本土等地区)造像风格的影响,审美迥异。”其次是宗教性。收藏佛像艺术品时间较长的人,或多或少对其宗教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收藏佛像脱离不了宗教含义和富于表现力的细节。”最后才是年份。

  与收藏大型佛像的玩家不同,李杰较为侧重具有美感、尺寸袖珍、工艺精细、时代特征明显的小型古佛像,也就是业界人士所称的“寸佛”、“随身佛”。

  说到偏爱随身佛的原因,李杰来了兴致:“小型古佛像方便收藏、随身携带,较之大型佛像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趣;另外小型古佛像体积虽小但不乏精品,其中更有尺寸袖珍而做工细致入微的‘小像大作’珍品;再有小型古佛像较之价值被不断推高的大型佛像,前者的市场升值潜力更大,投资成本更低,风险自然亦更小。近两三年小型古佛像收藏在国内逐渐升温。北京翰海曾经推出的‘怀抱浮图-随身佛专场’即是一个例证。”可能这正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不随波逐流。

  随着浸淫日深,李杰发现每个城市的古玩市场都有其短缺的物件。比如广州的古玩市场偏向于瓷器、竹木、玉器等,藏家也比较认可。然而藏传文化类却甚少,偶尔也就是一两件。“也许是天性使然,我就是喜欢藏传的东西,流传得越少越对其着迷。”李杰笑着说。

  “以藏养藏很重要。藏品的数量是既定的,只是在藏家手里流来流去。艺术品收藏是一项以个人精神文化素养为基础的艺术行为;艺术品投资则是一项以艺术品为投资载体的商业行为。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玩收藏寻求的是心理的满足感和精神的陶冶,继而在收藏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的寄托,这也是李杰所追求的。

  ●佛像市场远未饱和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佛教的广泛传播之下,佛教艺术开始盛行。佛像的出现,与古希腊文化、雕塑技艺的传入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大乘佛教思想形成后,于公元1世纪前后,佛像才大量出现。佛教造像大致可分为如来像、菩萨像、天部诸神、愤怒神像、比丘像等。这些佛像或供奉在寺庙,或安置在石窟,或陈设于佛堂,或随身携带等。

  20世纪80年代,鎏金铜佛像引起了国际市场的重视,近几年,也受到了国内买家的青睐。此前,苏富比(微博)、佳士得(微博)两大拍卖公司均有佛像拍品出现。2004年,中国嘉德(微博)、北京翰海、天津文物等内地拍卖公司分别举办了佛像专场拍卖,成交价格令人瞩目。不管是出于对佛像艺术的虔诚与信奉,还是源于其历史、文化、艺术、宗教底蕴的深厚,不可否认的是,佛像在收藏市场“火”了起来。一路上扬的价格也使众多买家趋之若鹜。

  北京翰海“佛说四季-金铜佛像”专场已于9月28日收槌,此次成交情况正在统计之中。“翰海总共举办了20场佛像拍卖,佛像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价格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佛像法器部高级业务经理刘振河说。

  “艺术品本身就是起源于民间,并以民间发展为基础依托的特殊的艺术类别。这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决定的。”李杰告诉新金融记者,一个艺术品收藏专项,由民间散漫发展至被收藏投资业界集中、专业化地推广直至趋于热门,都有一个比较恒定的潜在过程。如果说某个收藏专项在民间的发展过程是相对自由散漫的,那么当其被“专业化”的过程开始,发展的方向性就更为明确,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随之升级。这是收藏投资界的“操盘手”们以及广大受众的兴趣取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古佛像收藏实际上也是紧随其步伐而走,它既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也受到收藏界及收藏群体的影响。

  “佛像在收藏投资业界的市场占有率远没有达到所谓的饱和阶段,价格还有不断上扬的趋势。”李杰说。尽管如此,国外对古佛像艺术品的鉴赏收藏起步比国内更早。与国外相比,国内的佛像成交价还是偏低。

  李杰认为,这首先缘于“历史原因”,也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氛围有直接关联”。刘振河则表示:“这两年国内的佛像成交价已超过国外市场,而国外市场已呈现出明显缺货状态。拍卖出高价的大多是高古石刻造像或木雕造像。”

  “艺术品收藏市场对专项收藏品的细分要达到‘成熟化’和‘透明化’,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而且这种成熟和透明是相对的。艺术品收藏依赖于人们主观的经验、审美、价值取向等因素,因而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细分在宏观引导、微观梳理方面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其发展方向与趋势,有很大的比重取决于收藏人群总体素质的提升和意志的变化。” 李杰说。刘振河也赞同此类说法:佛像算是古董珍玩中的一个小门类,真正留存下来的精品几乎都保存在寺庙中,市场存世量有限,很难做到市场再细分。

  近两年来佛像收藏的投资客愈发增多,很可能招致大量的金融资本介入。对此,刘振河肯定地说,随着国内拍卖市场的逐步规范,佛像市场在国内的真正价位还没达到,大量的金融资本介入不仅是必然而且是良好的时机。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