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收藏:方向对了才有机会捡漏

2013年06月09日 10:38   金羊网-新快报  

宋代铜鎏金苏频陀尊者2013年拍出1978万。 宋代铜鎏金苏频陀尊者2013年拍出1978万。 上乐金刚2013年拍出579万。 上乐金刚2013年拍出579万。

  6月2日北京翰海2013春季拍卖会上,郑华星一人就投得9尊佛像、3件香炉,其中以1978万元投得金铜佛像专场的封面标的——伦敦著名藏家斯皮尔曼家族旧藏的“宋代铜鎏金苏频陀尊者”,并以579万元延请了一尊十四至十五世纪西藏丹萨替寺风格的上乐金刚。事实上,郑华星正式介入佛像主题收藏只有四年时间,但目前他已成为中国佛像收藏界重要的代表人物,去年在西藏举行的“海外回流佛教艺术品展”中,有1/5的展品出自郑华星所藏。“方向对了什么都是捡漏。”郑华星日前在广州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强调。

  ■收藏周刊记者 赵旭虹

  佛像收藏还处于起步阶段

  6月2日,在北京翰海2013春季拍卖会“五觉—金铜佛像”专场上,郑华星一人就投得9尊佛像、3件香炉,总金额高达数千万元。郑华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后,四年前才正式介入佛教文化中的佛像主题收藏,迄今已收藏了数百尊6世纪—18世纪的佛像,涉及金、银、铜、石、木等材质,尤钟情于12世纪之前的高古佛像。目前他已成为中国佛像收藏界重要的代表人物。

  市场上的佛教艺术品以佛像、唐卡、法器三大类为主,佛像为主流。在郑华星看来,佛像文化蕴涵的信息和内涵太丰富了,尤其是佛像体系,时间跨度之长、地域差异之大、种类风格之纷呈,恢弘博大璀璨迷人。而文化上的断层,也让人对精深博大的佛教艺术品认知有落差。郑华星说:“如果用十个阶梯来比喻佛像收藏的段数的话,目前的佛像收藏就处于三段与四段之间,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大众对佛教文化、传统文化审美的回归,佛像收藏的收藏空间会更大。”

  认知上的不对等造成价值洼地 

  乾隆盛世的三件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品拍出不同的价格,郑华星爱用此来推论佛像收藏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现状。他说,一件是乾隆的紫檀龙纹大宝座,2009年在香港苏富比以8578万港元拍出,创当年中国古家具拍卖的世界最高价。另一件是乾隆时期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长颈葫芦瓶,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以2.5266亿港元成交,创中国瓷器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而一件乾隆宫廷青铜琍玛千手观音像在2011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是635.4多万元。

  郑华星分析,紫檀宝座只是皇帝屁股下的坐具,乾隆粉彩也只是一件皇帝把玩的器具而己。而宫廷千手观音像是供皇帝顶礼膜拜的,但与紫檀宝座相比,其拍卖价格却相差10几倍,与乾隆粉彩拍卖的最高价相比差30几倍。从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工艺价值以及审美的国际性来衡量,显然佛像的价值还没有真正体现。“认知上的不对等造成价值的不对等”,郑华星说,“方向对了什么都是捡漏。”

  捡漏策略

  系统性和学术性是收藏关键

  “我为什么不收字画、瓷器、珠宝等门类,是因为我对佛教文化做了很深入的研究比较之后,发现它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精神信仰、历史和艺术价值是其它门类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才介入。”郑华星认为,捡漏的前提关乎个人眼界、知识积累和判断,包括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郑华星强调,收藏的方向选对了,路线选对了,才有机会捡漏。收藏佛像如果只按偶然性地捡漏的心态去收藏会很危险,因为它会左右你的判断,成功的概率很低。郑华星指出,系统性和学术性是体现收藏水平的关键。比如,收藏佛像,得在庞大的体系里,如高古、明清、藏传、汉传、上师、菩萨、护法等众多门类里挑选适合自己的方向,深入研究、系统收藏,最终才能建立收藏的话语权、定价权。

  语录

  “捡漏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过人的眼光。另外就是机缘了。”

——郑华星

  对话

  竞争者错过拍卖时间我就捡漏了

  收藏周刊:说说您最近的捡漏故事吧。

  郑华星:捡漏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过人的眼光。另外就是机缘了,比如去年秋拍佛教专场有一尊六品佛楼,当时的估价是200多万元,最后我是以160多万元的落槌价投得的。原因是当时在这尊六品佛楼上场前,有几尊佛像竞争得很激烈,其中一尊佛像估价是30多万元,但最后成交价攀升至300多万元。当时参与竞争的几个人本打算出去歇歇气再战,谁之竟错过了那尊六品佛楼的竞投时间。再比如,在某个拍卖会上,刚好拍卖公司对个别拍品认识不足,也没有出现对这方面认知很强的竞争对手,而你却做足了功课,此时你就能捡漏。

  收藏周刊:有人认为佛像是神圣的,很多人不理解佛像为何能拍卖?您如何看?

  郑华星:事实上,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没有矛盾的。我认为,只有花费一定的财力收藏佛像后,才会触动你内心的力量用心地去研究,然后跟人分享你的喜悦,传播善的力量。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呢?

  现在广东佛像收藏有很大进步

  收藏周刊:您的佛像收藏目标是?

  郑华星:之前的国内佛教收藏重点一直在北京、上海等地,经过几年的努力,广东地区的佛像收藏有了很大的进步。去年在西藏举行的“海外回流佛教艺术品展”中,有1/5的展品出自我的收藏。我希望能聚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通过文化基金的模式,系统地对佛像艺术进行收藏、研究、推广,向社会传播向美向善的力量,由此也带动当地的文化建设。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通过基金的力量才是最理性的。

  收藏周刊:如何看待佛像收藏的前景?

  郑华星:国内的佛像拍卖始于2004年,佛像只是以杂项的形式出项在拍场上,2006年开始嘉德、翰海等大型艺术品拍卖公司便以专题的形式在全年的春秋大拍中定期推出,价格也在稳步上升。来自佳士得、苏富比伦敦、香港、纽约以及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北京翰海上拍佛教艺术品的成交情况统计显示,2006年至2010年,全球佛教艺术品市场增长32%,中国佛教艺术品市场则增长了228%。佛像收藏的发展潜力将会很大。初入门者首先要做好功课,找权威的有信誉的老师指导。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