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情寄意砚池春——记书法名家韩尧广书艺历程

2017年08月21日 22:0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韩尧广与周总理侄子周尔鎏夫妇合影韩尧广与周总理侄子周尔鎏夫妇合影

  在古老的齐鲁大地,山东安丘东南十八里地,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子——梯门。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书法家韩尧广的家乡。

  孩提时代的韩尧广,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独自带着韩尧广兄妹五人辛勤生活。听梯门村的老人们讲,韩尧广从小就聪颖过人,五岁便入学读书,而且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当时,村里韩姓本家有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解放前就是一位私塾先生,解放后被聘请为乡里学校的老师。这位老师写得一手好字,韩尧广回忆说,后来他才知道老师写的是法度严谨的楷书。

韩尧广与台湾前“文化部长”洪孟啟合影韩尧广与台湾前“文化部长”洪孟啟合影

  每逢春节前,村里人争相找老师写春联。帮老师抻纸研墨便成了韩尧广的任务。老师常常会一边写,一边给他讲解字的意思和行笔技巧。这样的耳濡目染,逐渐激发了韩尧广对写字的兴趣。老师看他喜欢写,而且写得有模有样,就正式收他为徒,教授书法。韩尧广便开始真正接触书法艺术。

韩尧广与台湾新华劳动党主席韩云洁合影韩尧广与台湾新华劳动党主席韩云洁合影

  学校里设的书法课是韩尧广的最爱。他的大字作业在班里常常得红圈最多,受老师表扬最多。慢慢在当地也小有名气。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教室变成了“大字报”撰写室。不谙世事的韩尧广却能在生活的夹缝中,为自己创造着挥笔的乐趣。大人们写“大字报”,他写学到的唐诗。到1968年学校复课,公社革委会在驻地大街上搭建了一个超大型的宣传栏。由于韩尧广当时已成了小有名气的“书法家”,自然成了负责抄写宣传栏的不二人选。每到更换专栏时,先是同学们在宣传栏上贴满大白纸张,尔后由韩尧广站在桌子上,一手端墨,一手挥毫。如此悬腕悬肘,又是板书,一写一天,对于当时只有十几岁的韩尧广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正是这段特殊年代的磨炼,奠定了韩尧广扎实的书法功底。

韩尧广书法作品被曾任毛泽东主席管家的吴连登收藏韩尧广书法作品被曾任毛泽东主席管家的吴连登收藏

  1972年高中毕业后,由于当时不能直接考大学,必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两年,才能取得工农兵大学生推荐资格。在这种情况下,村支部推荐韩尧广做了民办教师。在1974年10月征兵开始时,经学校领导同意,韩尧广报名参军。因为无意中帮当地人民武装部写了几张征兵标语,被来自北京卫戍区的一位征兵连长看中,经过一系列严格的体检和审查,韩尧广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来到北京,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一名仪仗战士。

韩尧广1991年军装风采韩尧广1991年军装风采

  绿色军营给了韩尧广挥洒书法才能的广阔空间。书法才能与文化素质的助力,让他出的连队黑板报,常在三军仪仗队板报评比中荣获佳绩。1976年4月,师政治部干部科要找一名档案抄写员,领导们通过观摩各单位板报等文化作品情况,最终推荐韩尧广调往师部机关,担任政治部干部科专事干部档案抄写工作。再后来因为其工作出色,韩尧广被提拔为军官。让他从一个农村的孩子锻造成一名解放军干部,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重大转折。

韩尧广与书法弟子刘春龙合影韩尧广与书法弟子刘春龙合影

  1983年,京城掀起了一股书法热,这股潮流很快席卷全国。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增强书艺理论修养,韩尧广报名参加了北京书画研究社书法培训班,师从卜晞旸和吴未淳,分别学习隶书和行书。两位老师都是有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功底深厚,书艺超凡。遇到这样的老师,让韩尧广喜出望外。每到周日傍晚,他都准时到课。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书法艺术带给了韩尧广高雅与恬静。回到宿舍,更是“夜长挥笔忘迟睡,晨起临池当早朝”,虽然辛苦,但也有一种“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的美妙心情。正是这段时间的刻苦习练,让韩尧广知道了书法用笔的“方”“圆”之分;明白了中锋行笔的奥妙;领会到了点画饱满、圆润、浑厚而有质感才能让作品入木三分。

韩尧广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韩尧广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

  说起韩尧广书法艺术道路上伯乐,就不得不提到著名军旅书法家李铎。身为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中国书协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的李铎先生,无疑为今日中国书坛的泰山北斗。当年李铎见到韩尧广的作品,便大为赞赏。从此与这位书法界的后起之秀,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韩尧广与友人在一起韩尧广与友人在一起

  由于与李铎先生的居所相隔不远,只要一有时间,韩尧广就往李铎工作室跑,聆听教诲,观赏挥毫。为了鼓励韩尧广,李铎专门写了“惟勤”两个大字相赠。当看到韩尧广书艺有明显提升,又给他写了“奋进”两个大字。1984年,韩尧广被借调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总指挥部工作,半年没能摸笔。等阅兵结束后去见李铎老师,李铎专门题写了“凡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对其进行勉励,告诫他要坚持不懈,笔耕不辍。

韩尧广为友人题字韩尧广为友人题字

  在前辈们的激励和指导下,寒来暑往,韩尧广只记得旧报纸被自己用了一摞又一摞,草纸临写了一捆又一捆。他深知书法要成大气,张芝“临池写书,池水尽黑”、智永“退笔冢”的故事,是必经之路。除了勤学苦练,在临摹碑帖之前,韩尧广特别注意品读,善于分析、研究、琢磨碑帖和名作中每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气势及韵味。从而练就了一套心追手摹的硬功夫。让自己手随眼高,眼使手灵,从而达到入于目而融于心,成于胸而出于手,心手相应的创作境界。

韩尧广在中华世纪坛举办_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全国书画艺术展“上致词韩尧广在中华世纪坛举办_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全国书画艺术展“上致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参悟。让韩尧广已成为当今中国书坛的实力派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屡入大展,多次获奖。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机构,以及韩国、日本、加拿大等海内外政要贵宾收藏。

韩尧广先生创作中韩尧广先生创作中

  韩尧广现任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书画院执行院长,财政部书画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和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即便已成书法名家,韩尧广却愈发如园丁一样,在书田里辛勤耕耘,不敢懈怠。在他的意识里,真正的书法艺术与名利绝缘,只是作为自己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修身养性的一个载体。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回顾书海生涯,正如韩尧广另一位书法恩师——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凌士欣1983年赠给他的一枚“书缘”印章。这些年来,韩尧广的工作与生活,都与书法艺术难解难分。一有时间就提笔,书法艺术已经融入了韩尧广的生活,带给他身心的无限愉悦。

  “陶情寄意砚池春,无私有品自通神。华管玉毫歌盛世,弘扬正气净俗尘。”这首诗正是韩尧广作为一位实力书法家的生动写照。

  部分作品欣赏

  韩尧广简介:

韩尧广先生韩尧广先生

  1956年生于山东安丘。现为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书画院执行院长,财政部书画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自幼酷爱翰墨丹青,师从著名书法家李铎、凌士欣。1983年入北京书画研究社,师从书法名家吴未淳、卜希旸,临习诸家碑帖,尤其对汉隶及王羲之、米芾、文徵明、赵孟頫等大家研习精进。从而使其书法艺术取法高古,用笔精练,章法严谨。行书宛若行云流水,飘逸秀美,隶书结体稳健,线条遒劲,尽显翰墨风流与正大气象。给人以超凡脱俗、气韵清新之感。

  韩尧广书法作品先后入展首届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首届中国王羲之书法艺术大展、纪念虞世南诞辰145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北京国际双年展、中欧情系中华书画展、连续三届中华瑰宝精品展、中央国家机关书画摄影展等重量级大展。获全国长城杯书画展金奖、全国钟鼎书画大展金奖,并获“中国书法百杰”荣誉称号。其书法作品还登上了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上,成为“国家名片”。其书法作品被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机构,以及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政要收藏。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