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形制尺寸探秘

2019年02月26日 11:0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元“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形制尺寸探秘

  笔者为了弄清自藏的一块元代“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青铜钞版的真伪,利用近半个月时间查遍了网上有关元“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形制尺寸的信息,并不惜花费百余元人民币购买了“知网”、“万方”、“道客巴巴”等网站的有关文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元“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形制尺寸的信息少之又少,网上仅发现不足十件,并且其中4、5、两件可能雷同,二件被钱币学会专家认定为当时伪品,可靠的只有四块。尽管元“至元通行宝钞贰贯”纸钞发现不少,但形制尺寸不一,和钞版尺寸也对不上号,也没人研究后给予个合理解释。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元代“至元通行宝钞”钞版研究的一大憾事。

  笔者现将搜集到的近百年内有关元代“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及“至元通行宝钞贰贯”纸钞实物的信息梳理如下,供对此有硏究兴趣的朋友参考,并当作笔者为探秘做一铺垫。

  一、有关元代“至元通行宝钞”铜钞版的信息:

  1、1963年,河北平山出士土一件“至元通行宝钞贰佰文”铜钞版。2003年北京华辰春拍,该钞版上拍,以40万元人民币拍出。

  2、1973年,河北平山出土一件“至元通行宝钞贰贯及伍佰文”双面铜钞版。黄铜材质,双面均长25.3厘米,宽16.3厘米;厚1.1厘米,重2400克。

  3、1975年7月广东揭西老麻塘出土“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钞版。长26.3厘米,宽19.9厘米,厚1厘米,重2.75公斤。白色合金范

  铸而成。

  4、1978年湖北十堰市郧阳县出土一件“至元通行宝钞贰贯及伍佰文”双面铜钞版。青铜材质,贰贯面长27.5厘米,宽19.5厘米;伍佰文面长24.7厘米,宽16.4厘米,厚1.3厘米,重3150克。

  5、1981年湖北张家界文物部门的王正华先生征集到1件《至元通行宝钞》双面铜钞版。一面是贰贯,另一面是伍百文。(无尺寸。疑即郧阳县出土之双面钞钞版。笔者注。)

  6、1988年2月13日,新加坡第二届国际钱币展销会,拍卖一件“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长28.2厘米,宽20.2厘米。以85200美元成交。

  7、1989年,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出土4件《至元通行宝钞贰贯及叁佰文》大小铜钞版,2件印造纸币的八思巴文铜印章。贰贯大版长17.3厘米,宽9厘米;小版长8.5厘米、宽8厘米。叁佰文大版长23.5厘米,宽15.5厘米;小版长14.5厘米,宽8厘米。(已被中国钱币学会专家姚朔民认定为元代赝品。)

  8、2011年1月12日,新浪网五色麦芒博客发表一件《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长约17厘米,宽约12厘米。

  9、2014年7月9日,新浪网中华古钱网博客发表一件《至元通行宝钞肆仟文》铜钞版,长19.6厘米,宽13.6厘米厚0.3厘米。

  10、本文笔者自藏的一块《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青铜钞版,长约19.6厘米,宽约13.6厘米。边栏宽2厘米。名额宽13厘米,髙2厘米,版心高13.3厘米,宽9.3厘米。厚0.3厘米,重869克。(见图1、2、3、)

  二、有关元代“至元通行宝钞”纸币实物的信息:

  自1908年3月俄国人科兹洛夫在内蒙古黑城发现第一张元钞至今,111年内已发现600多张元钞。其中以《至元通行宝钞贰贯》与《至正年造“中统元宝交钞壹贯文省”》为多。虽然元钞仅流通了短短的90年,但它确立了主辅币的概念。面值划分为三级九等使元钞在主辅币面值的设置上更趋科学。这是世界货币发行史上第一次建立并完善了完整的货币券别面额体系。在钞法与券别面额的设置上达到了完善。

  尽管元钞的使用使世界吃惊,但它从娘胎里帶来的劣根性缺陷:没有固定统一的形制设计;没有严格划一的工艺标准;沒有坚持始终的货币制度。使它注定难逃被百姓唾弃失败的命运。这其中没有固定统一的形制尺寸标准,为伪币制造大开方便之门,和昭赐功臣自行印造国家去定货币,是搅乱钞法制度、导致伪钞泛滥的主要罪魁祸首。以流通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存世最多的《至元通行宝钞贰贯》纸币为例,存世所见实物形制尺幅就很少见总体和细节有一模一样的。图案边饰更是改动频繁,令人眼花了乱。什么角雷纹、单雷纹、宝相花纹、草木流水纹、云气纹、蕙草纹、缠龙纹、花卉纹、火焰纹、万字纹等十余种。恐怕连设计印造者都分不请哪种纹饰、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印造的、哪一批次的纸币?

  在钞纸及印张尺幅上也存在着甚大距离。如有的“贰贯钞”在印制尺幅上钞纸与钞版的“顶端横额间的距离有的较窄,有的则较宽。钞面上盖的朱印有一方的,也有盖两方的。背墨框边饰有复线也有单线, 有的钱串图案周边由三角雷纹组成花栏,有的无花栏且墨框上部和钱串图上各加盖一红色朱印。有的正背两面左上都加盖黑色骑缝章, 而有的仅背后左上角加盖长方骑缝印。即使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土的《至元通行宝钞贰贯》,在形制版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元代疆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平衡,由于元钞推行时间的先后不同,钞版材质、工匠技艺的不同,钞纸、油墨、印泥质量的参差不齐、加上设备、印制工艺、技术等诸多因素, 元钞在形制版别与版式上存在的差异, 就更为明显突出了。

  回过头来,看看存世的十块《至元通行宝钞贰贯》,就会发现这些印造《至元通行宝钞贰贯》,纸币实物的钞版,才是元钞伪币泛滥的推手。

  首先,8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见到十余块《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本身,就说明元代印钞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元政府规定钞版一年一更新,旧版必须销毁。现在竟有十余块旧钞版留传至今,元代印钞管理机构怎能脱失职之嫌?元代钞版珍稀宝贵的原因就在这里。旧版销毁这么容易办到的小事都做得不彻底。试想元钞管理漏洞百出,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其次,元代铜钞版是范铸?还是翻砂铸造?笔者愚见,应是翻砂铸造,而不是范铸。专家考证存世的沒有背版的两件双面钞版(河北平山出土一件,湖北十堰市郧阳县出土一件。)不是正式印钞版,而是翻铸印钞版的模版。印钞版印钞时底面要用松香融化固定,双面版无法完成这道工序。所以它们不会是印钞版,而只能是翻铸印钞版时的印模祖版。

  其三,从存世《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钞版的形制数据与铸铜版面积收缩率(约1厘米),可大致推测出存世铜钞版的大概铸造时代或批次。第一批(代)长28厘米,宽21厘米;第二批(代)长27厘米,宽20厘米;第三批(代)长26厘米,宽19厘米;第四批(代)长25厘米,宽18厘米;第五批(代)长24厘米,宽17厘米;第六批(代)长23厘米,宽16厘米;第七批(代)长22厘米,宽15厘米;第八批(代)长21厘米,宽14厘米;第九批(代)长20厘米,宽13厘米;第十批(代)长19厘米,宽12厘米;第十一批(代)长18厘米,宽11厘米;第十二批(代)长17厘米,宽10厘米。每十二批次一轮回。误差率上下0.5厘米以內。每批次都有小于上批次的祖版母版。钞版的大小不一,必然造成纸币尺幅的混乱。但有个好处,凡符合此批次形制的元代铜钞版,基本可确认为真钞版。元钞其它等级的钞版也可按此数据推算,百试不爽。

  其四,在元代严重缺铜的状况下,造假者很少用造假铜钞版印制伪钞。因为造假成本过高,得不偿失。所以《元史》上只见造瓦、木、竹、铅、石假钞版印制伪钞的案例,却鲜见用造假铜钞版印制伪钞的记载。基于此,笔者对河北磁县出土铜钞版被中国钱币学会专家认定为“挑剜裨凑”版持保留态度。因为“挑剜裨凑”用现在的话叫做“变造币”,就是用价值较小的纸币改造为价值较大的纸币,多在纸币上作手脚,绝少在当时真钞版上手术。如有变造钞版,必是后世所为。如磁县铜钞版是“挑剜裨凑”版,必然会留下“挑剜裨凑”的蛛丝马迹。到时用仪器一测,就会真相大白。

  通过以上对《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本身分析探究,笔者和朋友们对《至元通行宝钞贰贯》铜钞版的形制尺寸应已有了大致了解。对元代铜钞版的鉴真辨伪能力也有了一定提高。相信,在今后元代纸币的研究中,大家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取得更辉煌的成就。笔者在整理自藏古钞及钞版时,对元钞的的形制尺寸产生了兴趣,因此整理出此文,希望能有助于对元纸币鉴赏的研究。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泉痴山人裴元博2019.2.26日于京东沉疴康复中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