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对“本体艺术”的超越

2017年06月12日 13:3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在当代公共艺术中,视觉/听觉、时间/空间、再现/表现的区别已日益淡化,它可以任意利用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雕塑、舞蹈、音乐、文学等形式,并通过现在的电子和网络技术形成一个开放的场域。当代公共艺术正以多元与共生的发展趋势,突破艺术理念、表现媒材等方面的束缚,实现对“本体艺术”这一概念的超越。

  6月3日,“天工开悟——当代公共艺术主题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此次展览特别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微博)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以及吴为山、朱乐耕、吕品昌、林乐成等具有代表性的机构与艺术家参展。同时也面向社会征集了一部分青年创作者的作品来丰富展览的维度。步入展厅,可以看到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交互、VR虚拟技术、混凝土、景观规划、创意设计等多元跨界内容,其中不少典型项目、案例文献和实施方案都聚焦于公共艺术与艺术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文化社区和科技发展等之间的密切关系。

  不是扎堆而是合作

  展览策展人、中国传媒大学公共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舒怡表示:“公共艺术的概念需要重新去认知,这种认知应该是动态的,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公众的参与度、社会认同感作用于公共艺术的创作,产生相应的空间设计,这才是现代公共艺术的理念。此次展览致力于推进公共艺术理念的多元性综合呈现,注重当代公共艺术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公共艺术作品与周围环境建立和谐统一的并存关系,让公众在展览中能够近距离接触到融于生活之中的艺术。”

  “展览给我的感觉像一个公共艺术的博览会,非常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公共艺术的现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主编殷双喜教授表示,展览让他联想到超市和工坊的概念,每一个城市都像一个庞大的超市,由不同的公司生产出不同的产品,然后分门别类送进这个城市空间,而城市空间是由政府代表人民来进行掌握和分配的,在这种机制下的多元和共生显得有些琐碎,没有章法。各个门类、各个专业的精英是否能形成一个共同体来进行交流是我国公共艺术领域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外的大公司在进行一个项目的创新和设计时,会把各个公司的精英调集起来,围绕这个项目集中去公关,不管是头脑风暴还是共同创新,项目完成后,这些人员可以分散开来,遇到新的项目再重新组织起来,这样每一次都是不同门类的集中交流和汇总。”殷双喜认为,一个城市的雕塑绝不是越多越好,公共艺术不是公共扎堆的艺术,而是公共合作的艺术,希望未来我们能有这样的制度、平台和人才,使各方面的精英组织起来,奔向同一个目标。

  传统文化对公共艺术的重要性

  通观整个展厅,可以发现这一半以上的创作者都是雕塑家。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雕塑用了30多年的时间很快地将各种类型都演绎了一遍,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下,雕塑构造方式越来越多地走向公共空间,“这种构造方式增加了人的参与性、互动性。”清华美院雕塑系教授许正龙介绍,雕塑的本质要素是点线面,再加上对空间和场域的研究,这就形成了原先雕塑的构思、制作和摆放,然而如今的雕塑在构造时会有更多的搭配与组合、编排与布局,更多考虑作品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许正龙认为,转型期的中国当代雕塑,一是要跟西方现代雕塑接轨,二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再发扬。

  为何国内一些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往往是由国外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对此,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秦璞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是马克思的故乡,文化底蕴很深,奔驰、宝马等很多德国大企业的工业设计都来自这个城市的设计师。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智慧,可以对城市的公共艺术起到引领作用,比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就涉及天地人、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如果把这种思想融入创作,肯定能让公共艺术达到更高的层面。另外,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能让艺术家更自信。”

  “虚拟”图像占据中心位置

  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显然不是一个概念,那么公共艺术的外延和内涵究竟是什么?殷双喜认为,公共艺术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定义,一是公共空间的艺术,另一层面是具有公共性的艺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是非常宽容的,能够接纳各个类型和各种材料,而具有公共性的艺术则是思考整个社会和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某些方面更接近当代艺术,艺术家可以在空间的表述中跨越各种材料和门类的限制,“然而艺术家的思想和精神表达,怎么才能与城市、机构、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殷双喜说,目前中国有很多艺术是借助展览或一些大型活动一次性完成,展过之后就解散掉了,这一类艺术在未来会有多大的空间、人们对于公共艺术究竟能有多大的宽容度,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的媒介手段为公共艺术的更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和更广阔的创作天地,电子新媒介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广泛应用,导致公共艺术向视觉文化、视觉图像转变。“虚拟”的图像占据了公共艺术的中心位置,例如此次参展的北京蓝数工坊就是一家提供虚拟内容制作和技术研发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数字科技公司,其研发的M3虚拟动态异形互动投影系统已被用于汽车发布会、舞台表现、晚会、博物馆等领域;开发中的B+虚拟运动馆系列产品,通过智能硬件传感技术,让运动器械和数字娱乐实现交互,同时也能让家人共同参与,该相关产品即将面向社会推出。在此次展览学术主持黄丹麾看来,当代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或流派,而是一种社会公众意识和理念在公共艺术领域的折射与反映,“它对社会公众开放,并被大众所共享,受此影响,网络化、数字化是公共艺术目前乃至未来的必然走向,将最新数码技术、影像技术、多媒体手段纳入创作,是艺术与技术互动、共生的典范,它代表了当代公共艺术的最新趋向,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新浪收藏文交所频道
http://collection.sina.com.cn/wjs/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