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文交所平台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

2017年07月19日 13:0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西沐西沐

  西沐,本名贾杲,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科学家,包商银行文化金融顾问、包商银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潍坊银行艺术金融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有《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1)》、《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等著作;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中国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逾300篇。荣获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首届新华网中国收藏年度人物,2013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

  当下文交所平台的发展问题,可以说广受关注,特别是在治理整顿之后何去何从?以往的业务与模式有哪一些可以继续?哪一些亟需创新等等,可以说都已经涉及到了文交所创新发展的一些基本的战略与思路问题了,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化的研究与梳理。

  一、文交所面对的现实环境在变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与产业的不断发展,艺术品的交易体系与交易环境在迅速地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着文交所的现实发展的基础。其实,这种变化,最为深刻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品的公开交易市场不断得到发展,出现了基于不同技术融合或者是机制融合下的公开性平台;第二,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升,人们消费结构转型的不断发展,对艺术财富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断产生,并会持续规模化地出现;第三,随着需求及公开性平台的发展,创造出了更多、更丰富的路径、手段与方法,参与到市场的价值挖掘、整合与发现的过程中,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发现能力得到了迅速地提升,这也推动了文交所平台的创新能力与艺术品财富管理意识的不断觉醒。可以说,随着艺术财富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平台化的公开交易市场的发展,不断催生与催醒人们再创新与艺术财富的意识,从而使得增量创新的呼声与艺术财富的管理需求快速增长,与此相对应,基于建构文交所综合性服务平台进行再重新,把艺术财富作为一种工具,配置与优化的能力也在进一步提升,这是文交所近几年所面对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这个发展的大势中,有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向需要我们给予充分的重视,这对我们研究与探讨文交所发展的一些背景性的研究,很有现实的意义。

  (一)公开市场发育建设不断加快

  公开市场的培育与建设,可以说是不断打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举措,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传统的市场中,在中国可以称之为艺术品公开市场的可能只有拍卖这个业态,这种状况造成了市场交易体系的扭曲发展严重,三大问题:诚信机制的建设,定价机制的培育及退出机制的发育不畅久拖不决。新的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艺术品资产化的发展,收藏投资市场的不断崛起,交易的平台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文交所、艺术电商、艺术银行等平台与业务的不断快速发展,使我国艺术品交易过程中的平台化趋势得到了强化,公开市场的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价值发现的路径、手段、方法及支撑体系的不断创新发展为艺术财富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与支撑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市场的规模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另一方面市场的形态不断得到了丰富,从鉴赏雅赏的圈子市场,到艺术品的商品市场,再到交易的平台化发展,金融资本的介入,以及艺术品资产的证券化、大众化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使艺术品价值发现的能力无论从目标、路径,还是从技术、方法与手段,都得到了系统的提升与建构,这些都为以后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人们参与的广泛程度、参与的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升,使艺术投资的社会化教育空前提升,也为艺术品市场的大众化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前提

  中国艺术品公开市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交易平台化进程的加快,首先是进一步降低了人们参与艺术品收藏投资市场的门槛,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风险,同时,平台化的过程也极大地推动了利用市场机制来进行社会化美育的力度,这些都为艺术品市场的大众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四)中国艺术品市场价值发现能力的水平不断提升,为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平台化的深化发展与价值发现能力的不断提升,预示了文交所平台的创新能力面临新一轮的开发与提升,这就意味着文交所平台在治理整顿进入尾声之后的新一轮转型、新一轮的创新发展。而这一轮转型与创新,更多地是去投机性、更多地是基于文交所平台本身特性的创新。可以说,如何做真正的文交所平台并使之持续有序发展,是本轮转型创新的首要任务。

  二、面对变化需要更多的增量创新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及艺术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潜在需求的巨大存量一直吸引着人们在这个领域进行创新探索。由于市场与产业支撑体系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难以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面对风险的积聚,这些创新又往往带有很大的投机性,而竞争又往往使同质化的竞争迅速出现,并进而扩大了这种投机性,造成了市场的混乱。所以,增量创新一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快速转型,新的市场肯定会有更多的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需要我们有更多服务与产品的创新出现。

  正在进行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这次转型,至少面临三个大的现状:一是交易的平台化发展迅速,新的交易平台的发展迅猛,已成为一个趋势;二是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发现能力不断提升,并越来越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市场服务;三是“互联网+”的效应持续发酵。面对这三大现状,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需求本身也在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多样态,这就至少需要我们创新更多的业务来服务这种变化,设计更多的产品来满足这种新的需求的变化。可以说,这是目前我们面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首要任务。

  (二)市场的潜在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发掘与释放,巨量的市场需求需要新的市场体系载体与空间的创新。

  以前我们曾经经过测算以6万亿元的潜在需求来说明需求的旺盛,现在我们拿2016年我国理财产品的总规模达近30万亿元来讲,艺术品投资作为世界三大投资市场之一占了多少呢?据研究报告测算预估,2016年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总规模尚不足1000亿元。在人均GDP不断增长的拉动下,消费结构快速转型所带来的有效需求长期得不到释放,这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大的问题。现在我们的重点任务就是如何建构相应的载体,来不断吸纳与承载这些积聚的现实的需求。

  (三)新科技的融合发展与市场产业新业态的创新发展,为转型过程中突破已有的市场障碍与瓶颈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与可能。

  如何利用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的变化,来突破与化解发展中的障碍与瓶颈是一项重大课题。特别是,第一,重视基于“互联网+”的新科技融合;第二,重视新业态的发展带来的创新突破;第三,交易过程中的平台化发展,以及带来的价值发现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找准突破口,由点到线,然后再实现面上的突破。

  (四)快速形成的市场需求要求艺术品市场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在新情况、新趋势与新基础之上的增量创新。

  不要仅仅围绕已有的一些同质化创新修修补补,更重要的是根据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趋势,抓住重点,寻找突破点。特别是文交所平台的创新,空间比较大,前面多年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可以说,目前已经具备了进行增量创新的基础与条件。

  三、文交所平台创新的一些基本的思路

  对于文交所的平台创新问题,由于分析的基础、背景不同与视角不同,头绪很多。在这里,结合前面的论述,我们把文交所平台创新的基本思路归纳为一句话:基于文交所发展的平台化机制属性,明确一个前提,正视一个需求,打破两个现状,打通五个方面,建构全新的投资消费产业链条,从而为文交所下一步的创新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重视基于文交所平台化机制属性取向的探索

  在文交所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的探索,事实上存在两个基本的取向:一是文交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业态,是要素市场,这是其行业属性的取向,不少研究与监管及实践探索,更多地关注并沿着这一行业的属性去创新;二是文交所还是一个平台,与此相对应的是其应有的平台化机制,这一机制化的取向探索,在目前看来,可以说也是文交所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取向。

  1、作为行业属性的文交所的创新

  事实上,在文交所创新平台的创新过程中,我们始终有一个疑问:是否远离了文交所应有的行业属性?是否已经远离文交所的本质属性?我们知道,文交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一个产物,它首先是一个产业发展的要素市场,它最基本的功用就是为文化市场与产业的有效资源配置服务与支撑。作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市场平台,它最为基础的功能就是登记与鉴证交易,其他的功能都是基于这两个基本功能而不断衍生。在需求拉动与科技融合创新推动下,基于“互联网+”这一基础的新业态迅速发展,文交所这一要素市场的创新也日趋活跃。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内生功能创新;二是跨界融合创新。内生功能创新不断突破登记与鉴证的范围,而不断延伸至管理层面。而跨界融合创新,目前,已经有一些文交所按照行业属性创新的取向,进一步跨界融合到资本市场中,进行探索一些文化企业股权的委托交易,特别是一些文交所在探索区域性的文化企业股权交易市场的建设。而这一类创新更多地需要顶层设计,最大的风险是政策与监管的风险,这需要同区域的股权市场建设相衔接,力争形成文化板块并纳入整体设计中,而不是任性地一味“突破”。关键换是要把握好“区域”这个此的含义。

  2、作为平台化机制属性的文交所的创新

  机制属性的创新其基础有两个:一个是整合资源,一个是融合创新。在这里,整合资源主要是指基于平台化的功能。在这里,平台化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公信力”,而“公信力”的建立是在三公原则: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的。所谓平台化,就是一方面上游连接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下游连接有投融资需求或金融服务需求的企业、机构或个人,通过整合社会资本及相应的资源与客户,在产业与市场支撑体系的支持下、保障下,提供多元化、常态化、专业化的资产与金融服务的平台;融合创新主要是指在平台上,资源间的互动而产生的生发、融合的创新,是基于新的业态、新的生发性资源而产生的创新。这种融合性的创新主要有三个大的支撑点:

  (1)平台

  ① 平台+互联网。其实,“平台+互联网”是一种新的融合机制,它的本质就是基于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来增加公信力与增信,利用互联网机制来实现证券化、大众化的发展。

  ② 交易模式的创新。在这里,主要就是指基于“平台+互联网”机制而进行的交易模式的创新。最为关键的是,创新要合规合法。前一阶段的艺术品集成电子化交易模式的创新发展问题很多,需要进一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也需要探索新的方向。

  ③ 电子商务层面的创新。这个层面的创新关键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问题;二是解决好交易与市场产业融合的问题;三是解决好线上与线下关系问题。目前,电子商务层面的创新是文交所平台化创新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如如何融合综合商城的发展就是一个重大课题。

  ④ 综合服务层面的创新。综合服务的创新发展可以说是推动并支撑平台化机创新发展的一个前提。事实上,综合服务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综合金融服务,就是如何将金融体系融合进来;二是市场产业的支撑体系,即就是整合支撑体系强化平台的基本功能。

  (2)互联网

  ① 科技融合发展所带来的手段、方法与支撑的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及终端进步所带来的方法与手段等的创新,从而为平台生发新的业态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

  ② 基于互联网的机制出现。这种机制的创新更多地是由于互联网机制的融入,为市场机制与平台化机制所带来的新的活力与创新发展的可能,使交易、管理、服务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与方向。

  ③ 基础互联网的功能延伸。互联网机制的融合融入,使平台的功能进一步得到了延伸,原来不可能的一些管理功能,变得可能并易于实施。如客户管理中的征信与信用管理等问题,均可进一步落实、实施。

  (3)新科技融合

  科技融合的创新发展支撑着正在由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处理与管理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向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终端设备的创新发展融合与转变。可以说,新科技的融合及其发展,为平台机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构的力量,是其他传统意义上的体制、体系、法规与政策等无法替代的创新的建构力量。

  (二)打破两个现状

  在明确一个前提,正视一个需求的同时,文交所的创新发展还需要突破功能单一与交易封闭两个大的基本现状。

  1、功能单一问题

  从目前来看,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发展及其主要的业务模式所体现出的基本的功能,总的来讲,尚处于单一、趋同的这么一个状况。当然,客观地讲,文交所作为一个新的业态,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创新发展的历程及其积累有限,再加上产业发展的特性与障碍,大的环境投机氛围比较浓厚,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这种功能单一、趋同的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发展,再不打破这一状况,很可能就会错过新科技、新业态快速融合发展的关口。总的来看,文交所平台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单一、趋同,说到底还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足,最为关键的是,并没有立足文交所平台的本质属性与相应的平台功能,过于单向度地利用平台机制去拓展业务实现盈利,致使平台应有的多向度功能单一化扭曲,也为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发展制造了不少舆论与监管方向的障碍。所以,下一步,如何按照合规合法的总调子下,充分发挥文交所平台的多元化功能,创新多元化、多样态的业务模式与产品,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2、交易封闭问题

  交易的封闭化发展,最为直接产生的问题就是投机盛行。特别是在文交所平台功能单一、趋同的状况下,封闭的交易最为容易产生的是投机的高发。因为交易的封闭预示着三个基本的情况:一是交易与市场产业没有关联;二是交易的标的物相对趋同;三是交易的参与者并不是因为消费或者是价值投资而来,而为的是投机与短期获利。在这种情况下的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其结果必然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文交所平台创新的价值建构沉淀较少,且具有较大的冲击性。为此,我们认为,对于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其为资源配置支撑服务的本性,是公开市场的重要支撑与支持点,在平台化交易模式的创新上,从顶层设计阶段就应更多地明确与体现公开性关联性:一是与市场产业公开关联;二是与平台内外资源公开关联;三是价值投资相关联,保护投资客户的利益,从而真正地打破交易的封闭扭曲。

  (三)打通五个方面的关联

  在强化基于平台化机制取向创新的基础上,我们靠什么去打破目前文交所创新发展的两个基本的现状?其路径又是什么?等等问题,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就是贯通文交所创新发展的格局,打通场内交易与场外服务的关联,打通交易标的物的产品与市场产业体系的关联,打通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的关联,打通交易与体验消费的关联,打通运营服务与平台综合服务的关联,只有这样,交易所的创新发展才能不断走出“创新——整顿——死胡同——创新——整顿——死胡同”的怪圈。为此,文交所平台的创新,至少要着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打通场内交易与场外服务

  目前,文交所平台创新的一些交易的模式,更多地是在交易平台内解决相关的问题,整合相应的资源,也就是说,把眼睛更多地是来关注场内交易,而对场外交易与服务的互动问题关注重视不够,这也造成了所形成的交易机制与交易模式的一些问题,并且在已有的视角与认知范围内难以获得有效的解决。其实,很多的问题,在更加明晰场内与场外联动的功能之后,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2、打通交易标的物的产品与市场、产业体系

  交易标的物(产品)如何与市场及产业相贯通,可以说是文交所平台下一步创新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取向,也是文交所平台创新走价值投资及消费的一个重要的路径。因为这种打通是基于价值链建构过程之上的,只有这样,交易才能更多地拉动市场与产业的发展。

  3、打通线上交易与线下

  文交所平台化交易如何融入到线上、线下的互动之中,其实,我们需要探讨一个更为完整的交易框架:“平台+电商(综合商城)+线下体验”,在这一交易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电商(综合商城)来进一步整合平台化交易与线上、线下交易与体验,真正实现打通线上与线下的目的。

  4、打通交易与体验消费

  这就是如何解决平台化交易的产品或者是标的物如何与线下的体验消费相融合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使平台化的交易走出需要持续交易、易被庄家控盘等风险行为的一些问题,使交易投资与价值投资、消费性投资相结合,为集成化的平台化交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

  5、打通运营服务与平台综合服务

  由于在以往的文交所平台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平台的功能过分单一、趋同,在平台服务这个层面,人们更多地去关注与运营相关的一些服务与支撑,很少去关注平台本身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建设,这也使得平台的功能与本质特性没能很好的发挥。事实上,在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如果建构有比较有力的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一些目前很有需求的业务创新与产品就可以逐步落地与实施。如艺术品的资产化、艺术品资产的配置及艺术财富的管理等都可以启动。所以,打通运营服务与平台综合服务,是下一步文交所平台创新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取向。

  (四)建构投资消费的产业生态链条

  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发展,就是要通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密切市场与产业的关系,为产业链的延伸与壮大服务,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平台机制对于一些新的业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文化+互联网+金融”这样一类的新业态,市场与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与产业基础薄弱,支撑体系也发育不健全,市场与产业发展的环境更谈不上完善,但在巨大需求的拉动及市场与产业的内在驱动下,依然表现出了勃然的势头,而这一势头的支撑点在较为宏观与中观的架构之下难以找到非常有力的支撑点,于是在运营层面的微观时空内,平台化机制及其功能就成为支撑其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支点。

  所以,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发现文交所平台创新更多地是依赖产品与交易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围绕某一种标的物而进行的交易模式的创新特别活跃,这是当市场与产业基础不具备而进行“点”突破创新的一个典型的案例。但是随着市场与产业的不断发展,文交所平台创新的不断深化与积累,如何推动“文交所平台+市场与产业”的发展就会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事实上,在市场与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的时候,整个市场与产业的生态发展也急需要围绕一个平台在建构与发展。为此,这样一条业务发展的逻辑线条就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平台+交易模式创新→平台+市场与产业→平台+市场与产业生态,当下的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发展就到了要围绕建构投资消费的市场与产业生态链而进行创新的阶段了。如何落地实施,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一些基本的框架,而进一步的操作,我们也推动实施了最为前沿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五)改变一个思路

  我们在很多场合中都在反复地强调,文交所平台的创新风险不是创新本身,而是政策性风险。所以,如何建构一个基于同一个认知基础或共识的理念而建构起来文交所平台的自律、运营监管、机构监管、法规与政策监管相统一的体系,可以说是当务之急。

  1、新的业态、新的风险结构、新的市场产业发展规律必须要有新的监管认知与共识

  过去多年金融体系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包括行业监管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与发展的需要,我们看到,目前监管的现实很难跟上现实业务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互联网+”的超常规的发展,更显现出监管的无奈与尴尬,所以,必须要建立在新的认知与规律下的监管体系的创新探索不断实现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的取向发展。

  2、完善并建构新的分类的、分层的、统一的监管体系

  目前的监管已进入游击战的模式状态,你出一个新的政策,我可能就会有一个应对的创新,如此反复,监管只好事前由你创新,事后再严格监管,这样造成的沟通成本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在当下,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融合,金融的不同业态、业务甚或是产品,在底层已经出现了广泛的交叉与融合,很难去按传统的类别去分析、评判,在这种情况下,就亟需建构新的监管体系。

  3、把风险教育与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有效地统一起来

  平台化的投资与交易,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风险教育,这是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投资者认知风险、明确风险承担的状况下,进行相应的投资与交易,这本身也是文交所平台市场教育与市场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4、把管控风险与推动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风险的识别、风险的管控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新科技融合创新的发展及市场价值发现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新的风险识别体系与能力可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相对应,风险的管控能力也有了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创新与沉淀风险识别与风险管控的新机制与新体系就成为急迫的事情,对文交所平台创新的发展来讲,尤其如此。

  四、结语

  当然,文交所作为一个新的业态,其发展说到底还是受产业基础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们既不能一味地离开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去探讨文交所的创新发展,更不能只看到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而扼杀其勃然发展的创新能力。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必然面对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大势,研究与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发展的前沿趋势,认识文交所行业的基本特性,熟悉创新的业态,从而不断提升对新业态的风险分析能力,提高新业态的风险识别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新的监管认知,进而形成一些风险管控的新的思路,并不断系统化地应对新业态所带来的新的冲击。我想只有这样,文交所作为一个新的业态,其创新才会不断走出踩红线——被调控——再踩红线创新——再被调控这样的老路子,走出更加踏实、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从而使得文交所平台的创新实现五个基本的目标:一是有利于形成业态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提升与交易相关联的市场与产业的效率;三是有利于降低业态在创新过程中的金融与系统性风险;四是有利于在创新中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五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有利于孵化与催生新的业态,提升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

  (本文根据西沐在2017年6月24日“2017首届中国艺术财富模式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整合而成)

  来源:雅昌西沐专栏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