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钱邮藏品之《中国曲艺小版》背后的故事

2017年07月27日 15:13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说的如小品、相声、评书、评话;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东北大鼓、温州大鼓、胶东大鼓、湖北大鼓等等;似说似唱的如山东快书、快板书、锣鼓书、萍乡春锣、四川金钱板等;又说又唱的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恩施扬琴、武乡琴书、安徽琴书、贵州琴书、云南扬琴等;又说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转、十不闲莲花落、宁波走书、凤阳花鼓、车灯、商花鼓等。

  曲艺由来

  中国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我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俳优(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到了唐代,讲说市人小说和向俗众宣讲出现,大曲和民间曲调的流行,使说话伎艺、歌唱伎艺兴盛起来,自此,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宋明以来,曲艺以小说、演义形式表现在民间,如日中天。著名的《大隋唐》、《三国志评话》等历史演义,不管是说书的,还是唱戏的,都能把中国历代传奇故事等娓娓道来,这就是曲艺的特殊表现手法。

  品种特征

  曲艺包括的具体艺术品种繁多,存在并活跃于中国民间的曲艺品种,约有400个左右。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单弦、大鼓、双簧。这些曲种虽然各有各的发展历程,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群众性,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这就使得中国的曲艺不仅成为拥有曲种最多的艺术门类,而且是深深扎根民间具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门类。

  曲艺表演的简便易行,使它对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因而曲艺演员通常能自编,自导,自演。与戏剧演员相比,曲艺演员所肩负的导演职能,尤为明显。比如一个曲目、书目,或一个相声段子,在表演过程中故事情节的结构、场面的安排、场景的转换、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出没、人物心理的刻划、语言的铺排、声调的把握、节奏的快慢等等,无一不是由曲艺演员根据叙事或抒情的需要,根据对听众最佳接受效果的判断,来对说或唱进行统筹安排,进行调度,导演出一个个令听众心醉的精彩节目。

  宋代曲艺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也有了职业艺人,说话伎艺,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演唱形式极其昌盛,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都对此作了详细记载。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数量猛增,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即一方面是城市周边地带赋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纷纷流向城市,它们在演出实践中日臻成熟,如道情、莲花落、凤阳花鼓、霸王鞭等;一方面一些老曲种在流布过程中,结合各地地域和方言的特点发生着变化,如散韵相间的元、明词话逐渐演变为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这一时期新的曲艺品种,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已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曲艺品种,大多为清代至民初曲种的流传。

  说唱艺术虽有悠久的历史,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于“宋代百戏”中,在瓦舍、勾栏(均为宋代民间演伎场地)表演;到了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大多在诸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天津的“三不管”、开封的相国寺等民间娱乐场地进行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给已经发展成熟的众多说唱艺术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名称,统称为“曲艺”,并进入剧场进行表演。

  民间说唱曲艺之相声

  1949年后,一大批以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为代表的从中国共产党建政之前就在说相声的演员逐渐转型,将相声的内容加以改造,去掉了大量色情、挖苦别人生理缺陷之类的段子。相声快速普及,成为全国性、全民性的曲艺形式。相声的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声音为主的艺术,适合以被普及的无线广播作为主要媒体。相声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除了重新整理的传统相声之外,初期还有很多讽刺型的相声,讽刺“旧社会”或者新时代思想落后的人。但由于共产党的政策,一些人意识到歌颂社会主义的相声的需要。1958年总路线时期,一批歌颂型相声开始大量出现。其间以马季等为代表人物。

  进入80年代,在小品的冲击下,表演形式简单的相声不再得到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体的观众的青睐。一些新的相声形式如弹唱相声、相声剧等发展起来,但市场仍不大。尽管如此,这段时间里相声还是获得了不小的发展:新一代演员涌现,各种内容和形式上崭新的相声段子不断登台,形成了有别之前的“当代相声”。其中无论是歌颂娱乐型还是针砭时弊型的段子,都有很多深受大众欢迎的例子。在这一时期的各种大小文艺场合,相声仍是娱乐大众的主角。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相声开始逐渐式微,新段子越来越少,脍炙人口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且内容中讽刺时政的内容也日益罕见,老式的纯娱乐风格相声开始逐渐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在此同时,包括许多知名演员在内的相声演员离开了相声舞台转而从事其他工作,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却不多。相声的地位逐渐为繁荣的小品所取代。

  相声起源于北京天桥地区,流行于全国各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在相声形成的过程中,广泛汲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鼓曲是曲艺中的数以百计的唱故事的曲种的总称。大鼓是由沧州、河间发展而来,后传入北京、天津。除京韵大鼓外,还流行“梅花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各自都有著名的流派和著名的演员。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下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快书起源于山东临清市和济宁市,快书用竹板或铜板敲击伴奏说白,是曲艺中拍子急速的调子,每于剧情紧张或人物心情激动时用之,有些地区叫“顺口溜”、“练子嘴”。台词压韵,说时用竹板打拍,节奏较快。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进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现存不多的非物质遗产之一,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可小觑。

  藏品信息

  [藏品简称]中国曲艺小版

  [志号]2011-18

  图序    图名   面值

  (4-1)T   相声  1.20元

  (4-2)T   鼓曲  1.20元

  (4-3)T   评弹   1.20元

  (4-4)T   快书  1.20元

  [邮票规格]30×5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版式二 8枚(2套)

  [整张规格]版式二 175×130毫米

  [版别]胶印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

  [设计者]冯远

  [版式二边饰设计者]夏竞秋

  [责任编辑]陈静芝

  [印制厂]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小版边纸图]两千年前的滑稽艺人——击鼓说唱陶俑

  [交易代码]202019

  《中国曲艺小版》从2011年开始发行,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所以如果能长期持有藏品,随着自然损耗和流通的消耗,未来的价值将会更加体现出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