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天:话说旅游(四)

2017年10月09日 10:4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彭中天

  新浪文交频道讯:(凡新浪网版权所有文字与图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今天是谈旅游系列的第四篇,该谈些微观的事了,来些更具体更实际的以便指导实践。

  先说旅游与产业的关系。首先旅游就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复合性和拉动性的大产业,但同时又是一个产业展示与体验的平台,是一个线上生活背景下的线下人流入口,也是消费集中的发生场,自然就是获得真实市场大数据的信息源。政府与企业就可以根据市场的反应及时调整原有的产业与产品,适时进行转型与提升,以满足需求为目标大刀阔斧地进行供应侧改革,客户的满意度才是产业的生命线。抓好旅游可以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旅游虽然是三产,?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完全可以通过三产的引流与消费倒逼二产与一产的结构性改革,良性促进二产与一产的均衡发展。从一二三的发展思路,转向三二一的逆向思维,是发展模式与理念的革命性改变。一二三是传统的发展路径,是在经济欠发达时,通过加大投入与产出来占领市场,是典型的猜的市场经济。而三二一则大不同,是通过制造热点吸引人流促进消费来获取大数据,然后来调产业结构促产品升级,形成区域三二一协调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以满足与引导消费为目的的精确生产、高质量生产,甚至是订制生产。是面向未来的生产组织形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如果不去适应它,用好它,还是盲目地加大一二产的招商引资力度,很可能收获的是一堆过剩的产能,给后人留下一片垃圾和笑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无市场数据的招商引资模式可以休矣!

  旅游除了调整与拉动产业功能之外,其本身与产业的结合就是十分紧密的,特色旅游离不开文化与产业,现在兴起的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都是这个路子。浙江带了一个好头,扩大了旅游的外延,加深了旅游的内涵,让传统的旅游产业迈进了新经济的行列,这非常值得地方党政领导们学习与领会。

  接下来再谈谈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除了自然资源,拚的就是文化,或深厚历史的底蕴展示或无中生有的创新创意,离开了文化,旅游必定缺乏个性、特色、内容与温度。过去玩景观游时有一句话,称旅游是看一眼就给钱的无烟产业。现在这样是远远不够了,要从走马观花到下马采花,甚至是下马种花了。旅游已进入3.0时代,从策划阶段就要考虑文化的植入。什么是旅游?就是给消费者一个来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IP,就是文化,就是直击心灵让你欲罢不能又不容拒绝的理由。说文化是旅游的第一生产力是毫不过份的。旅游的竞争首先是文化的竞争,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除了策划环节,文化还要贯穿旅游的全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内容就是旅游的最佳体验,对建设者而言旅游是文而化之的最好载体,是文化与商业、消费结合的最优渠道。文化不能总是做高高在上的孤魂野鬼,要接地气,要从小众走向大众,要实现教化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文而化之的华丽转身,才能体现文化价值的最大化,才能诠释文化的本意。文化者,人化与化人也。自然不是文化,只有通过人化的过程才称之为文化,这个过程就是物质美化与精神提炼的过程,然后再反哺给更多人,完成教化过程。举一个例子吧,自然界的竹子不是文化,文人把投映在窗台上的竹影描绘下来并加以美化就成了墨竹,再题上劲节虚心、宁折不弯、竹报平安之类的话就赋予了它人文精神,如果再把它进行复制,推而广之,就起到了美学传播与教化启示的双重作用。过去的景观旅游,门票模式是浅层旅游,最可惜的是没有充分挖掘游客的消费能力,活生生放跑了无数有价值的大客户。人家专门为你而来,你却不懂待客之道,只留下了买路钱。我算过一笔帐,很多著名旅游景区,游客一年几百万,人均旅游支出五千到一万元,可在景点的直接消费不足一千元,在景区停留时间太短、消费太少、体验感太差,如果通过文化创意与科技、商业的结合,增加运用场景和有效商品供给,效益将大大改善与提升。没有把有消费能力的人口袋里的钱掏出来,错不在游客,而在建设者没文化。从电影电视,到演出展览,从场景体验到特色纪念品,处处可体现文化的价值,是把文化这个表外资产转化为表内资产的最佳途径,这难道不值得全体从业者好好反思吗?!

  今天先聊到这,明天接着聊旅游与扶贫、与金融、科技、资本的关系。

请关注彭中天微博:http://weibo.com/u/1572359143? source=blog
博客:http://blog.sina.com.cn/pengzhongtian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