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老”之一:彭友善

2018年03月05日 12:12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彭友善 (1911.7—1997)字至斋,号超真,别号虎癖居士,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西余干人,少年时曾师从刘海粟、潘天寿等

  与时代共命运

  他在青少年时代即与长兄彭友仁、二兄彭友贤一起习画,在南京从学于徐悲鸿,计划随后留学法国。其长兄在方志敏影响下参加了革命,他亦亲受方志敏和方志仁的熏陶。后来他与参加革命的长兄失去联系,及至二兄留法归来任教于武昌艺专,他亦随之入校学习,毕业后积极探索徐悲鸿指引的中西结合的创新之路,以独特的艺术造诣意外地得到国民政府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赏识。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遂经熊氏举荐在第三战区宣传文化部门供职,开展抗日宣传,举行支援抗战的义卖,并培养美术人才,表现了高涨的爱国热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艺术造诣和烈属身世,受到政府的重视,有条件继续发挥才智,先后任景德镇陶业专科学校教授、教导处副主任,南昌大学(后改名为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虽然在1957年和“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风浪中遭受不公正待遇,但是他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追求真善美的情操始终不渝,一直保持了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在恢复名誉的晚年,绘画事业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彭友善早年既有与方志敏、邵式平亲如手足,又有与陈立夫、熊式辉等国民党要员相往来的经历;还有大哥彭友仁烈士被国民党杀害,自己因抗战结识蒋经国并赠画给蒋介石、马歇尔、杜鲁门的际遇。既有过险遭国民党枪毙的厄运,也戴过右派的帽子,在“文革”中遭受跪烂双腿的劫难,更度过了“文革”后心情舒畅的时光。终其一生,坎坷跌宕,但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正义之气汇涤心胸。

  彭友善一生追求真善美,对祖国之爱,犹如孩子热爱母亲一般,发诸天性,出于自然。他的一生处于中国社会的激烈变动中,科学与民主、救亡与振兴成为时代的主题。每逢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时,总是按捺不住胸中激情创作出大画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虎癖居士

  “1986年虎年春节,父亲画虎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一时‘虎癖居士’威名传播海内外,但外人却不了解其画虎也是在逆境中逼出来的。

  父亲从青年时代起即以画题广泛著称,举凡人物、山水、走兽、花鸟、鱼草无不精妙,尤以反映当代社会及国家民族命运的大型人物画而蜚声艺坛,抗战前后的《难民行》、《逃亡》、《同舟共济》,抗战胜利时的《全民雀跃庆和平》及解放初期的《方志敏漆工镇暴动胜利图》、《永生》等即为其代表之作。及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严酷的环境会使人物画可以轻易地上纲上线与政治挂钩,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而花鸟小品又难以完全抒发他内心汹涌的艺术激情,画虎就成为恰当的形式载体。”

  ---------(彭开天,彭友善长子、教授、画家、陶瓷艺术家)

  彭友善画虎由来久矣,小时候他在外公家见到一幅画,画上药王骑着一头似乎老虎的动物。老人说这是“驺虞”,虽像老虎,但是仁兽,见蚂蚁都不踩,于是他对形象类似“驺虞”的虎产生了感情。少年时代他随兄长到上海后,在大世界看到铁笼子里的东北虎,困兽犹斗的威武不屈,更深深感动了他。从此他在大哥彭友仁指导下,按照徐悲鸿融合中西的画法开始画虎,从写生入手,经常到动物园,把握虎的形态、肌肉和骨骼、静态和动态,了解虎的生活习性和运动规律,力求做到成竹在胸。

  日军侵占东北后,他以半年时间画出百幅《林暗草惊风》,以虎为喻,象征中华民族的勇猛无畏、不可屈服。后来他又随留法归来亦擅画虎的二哥彭友贤深造,画成《百虎图》,合办“百虎画展”。到了晚年,虎的形神已经深深印在他的心目中。他说:“当我凝思画虎形象时,在树梢影子里,浮云缥缈间,墙壁陈迹处,地上水迹中,有意无意,似幻非幻,到处可见极为生动的虎的形象。”虎画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1988年,彭友善先生总结了《画虎六法》,他指出:“画虎六法:一曰取势生动,能动则活,故势之要诀在动。二曰情节入胜,情节必须丰富周致有高度概括,要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三曰布置确当,无论千变万化,不可有失平衡。四曰用笔虚灵,无论点、线、面,下笔务求不板结、不软弱、不牵强、不做作。五曰气韵连贯,必须体现作者的精神气质与思想感情。六曰风格新异,虎威震山河,气礴天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体现,故应以气胜。求新求异并非追求怪诞,而是在传统与前人的基础上力求有别,力求风格新颖,意境高超。”这“六法”是彭先生“中西合璧”、多年画虎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对蕴涵在画面之中的民族文化的体味。

  彭友善善于通过表现虎的威猛、虎的伟力、虎的壮美、虎的亲情,既歌颂威武不屈、气壮山河的民族精神,又表现“无情未必真豪杰”的舔犊深情和仁爱之心,还寄托了“虎老雄心在”的暮年情怀。他晚年所画的老虎,简练、生动、传神,磅礴大气,描写动势尤为神妙,在以往形神兼备的基础上,进一步集前人之大成,加强了笔墨的由工而放、由巧转拙的表现力,突出了虚实结合中的气韵生动和意在象外。他把写实的造型和高度提炼的笔墨融为一体,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视觉形象与高远的精神境界结合起来,一方面仍保留了吸收西画科学的成果以求真,另一方面更强化了中国画讲求的意境和境界,使融合中西的写实与中得心源的写意进一步契合无间,为画虎开了新生面。

  超真

  彭友善终其一生,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执着而坚定地前行。他是一个画家,同时又是一个天真的人。当他悠然神往地表达心中的图景时,眼神清澈、视点单纯,那时节,真的是神飞天外,思如泉涌,宛若少年。他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宛若少年。他身上的气场,就是一种不讲究过度的气场,一种点到为止,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气场,一种不极怒,不极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气场。彭友善的意义,即“超真”二字。

  作 品

  奉献一个超真,记住一种微笑,虽然已经超出了绘画本身,但对红尘滚滚、尔虞我诈的世界,是无墨之青山,是无弦之流水,可做千年画,可做万古琴。来源: CNR艺述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