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天:随省政协调研组考察有感(续)

2018年06月05日 09:2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彭中天

  乡村建筑还是要遵循费孝通的教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四要因地制宜。既要尊重各地条件的差异,又要考虑每户需求的不同。尤其是农宅建设不宜照搬城市化经验与模式,而应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与习俗,就地取材去打造有鲜明特色的农村新面貌。城市的房子是用来住的。农村的房子则不然,不仅是住的,还是生产的配套或营生的场所,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有机的统一。房屋结构和功能定位既要满足未来整体发展的需求,又要满足每户个体从业的差异,做到因村制宜与因户制宜相结合。切忌行政命令指定户型,简单粗暴强行推广。

  五要眼光格局。农宅改革是百年大计,牵一发而动全身。政府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不仅要建设规划,还要有产业规划、生态规划和文化规划,要统筹兼顾,齐头并进,不能单兵冒进,顾此失彼。规划制定的过程就是科学认证的过程。要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反复征询农民的意愿,尤其在未来发展格局与整体风貌把控上不可长官意志,替民做主,更不可以个人的学识与修养取代集体智慧和专家能力。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放眼未来,要把宅基改革当成一件作品来完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挑剔,最最重要的是要让农民真正满意和称心!

  六要让民做主。要充分发挥农村自治组织的主导作用。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和相信群众,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微观调解力。在民生保障上政府责无旁贷、当仁不让,而在具体利益分配和矛盾调和上,政府应退居二线,扮演好裁判角色。从替民做主到让民做主,一字之差,体现的是时代进步和执政理念的转变。农宅改革不亚于一场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发动这场战争,只有相信群众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七要留住乡愁。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记忆所在。农村保留下来的老宅、风俗和习惯是传统文化的魂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切不可在这一轮宅基地改革中一鼓荡平,这将是对历史的犯罪。在提升农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如何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生态、业态与形态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局部生硬改变生态环境会引起连锁反应,甚至会消亡很多业态与形态,我们城市化中的深刻教训在振兴乡村中要极力避免,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规划,要在继承的前提下发展,文化是经不起革命的,这个学费我们是付不起的,否则会留下不可挽回的遗憾和历史的骂名。这种苗头已经出现,必须立即制止,兹事体大,不可不察!

  总之,这次考察的印象,余江动作较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创新突破,有很强的示范意义,但在地方特色的风貌把控上略逊一筹,红石元素运用的不好,把特色改没了;玉山自然条件一流,又毗邻三清山景区,如何借势开发深度旅游来推进乡村经济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宅改方面政府力度很大,投入很多,不可复制,且太过整齐划一,政府㾗迹太重,有城市化倾向而缺少乡村的风味,在差异性上值得商榷;婺源的底子很好,有文化积淀和建筑符号,全民都有保护意识。在产业上以旅游为龙头带动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已成气候,故在宅基改革中充分体现了文化与旅游特色,并引进了社会力量参与,品味与档次都很高,但其它地方是做不到的,虽是典型经验,可无推广价值。

  此次考察,时间紧迫,浮光掠影,用功不深,一家之言,难免偏颇,但用心良苦,也是肺腑之言,希望能为家乡尽快转变面貌出一己之力,则无憾矣。

请关注彭中天微博:http://weibo.com/u/1572359143? source=blog
博客:http://blog.sina.com.cn/pengzhongtian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