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文投艺术品资产化带动文化艺术发展

2017年02月27日 09:4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明确提出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这一命题。几年来,文化与金融的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果,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要求,将文化金融合作纳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格局。 2014年3月17日,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产发〔2014〕14号);2014年8月19日,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发〔2012〕14号);2014年8月26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产发〔2014〕28号),重磅扶持文化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正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一、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的文化金融实践

  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陕文投集团”)是陕西省政府直属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是陕西省实施“文化强”战略的重要市场平台。历经多年发展,陕文投集团已成为产业门类丰富、具有相当资产规模的全国知名国有文化企业。陕文投集团经营发展中实施“项目建设、品牌打造、资本运作”三轮驱动,积极构建陕西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平台、陕西省文化资源整合平台、陕西文化品牌创建平台、文化资本增值平台。

  近年来,陕文投集团发挥自身优势,以市场机制的方式与金融的领先手段,通过项目投资、资源整合、资本运作等扎实的工作,不仅实现了相关业务领域的长期开拓,艺术产业规模和综合运营实力也都得到显著增强。并且,以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为龙头,激活做强陕西省书画艺术品市场,通过书画艺术品拍卖、书画艺术品交易、艺术品资产证券化等经营活动,整合相应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初步打造完成了以文化金融需求市场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整合保税、集保、鉴定、评估等于一体的完善的支撑体系,为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的全产业链建构打造出全面的发展格局,促进了文化企业与金融资本的高效结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血液”。 面对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深度合作的发展趋势,文化与金融如何进一步深入、高效地融合,成为以陕文投集团董事长王勇为领头人的文化金融探索之路的深度思考。因此,王勇董事长提出了“结合陕文投的实际,大型文化企业应建立自己的金融体系。陕文投不仅传统金融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得到较好收获,而且文化金融创新也是重要的收获。”这一长远发展战略在陕文投集团的大胆探索实践下得到一步一步具体实现。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陕文投进入艺术品市场,站在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上,用新的视角去着力进行艺术价值的再发现、再探索。本篇报道特将视角集中于陕文投艺术品资产化案例研究,试图深入挖掘以陕文投为强大支撑的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过程中的重要架构节点,深入分析陕文投艺术品资产化的路径实施和成效检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陕文投艺术品资产化发展模式的创新型机制与探索型价值。

  1、大胆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金融体系

  目前,陕文投集团已经形成了六大板块20家公司的良性产业布局。这一布局与陕文投坚持发展文化企业类的龙头企业的长远性目标是分不开的。首先,陕文投集团在文化与金融结合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创造性地借助陕文投大型文化企业背景,大胆构建推动本集团文化金融发展的金融体系。陕文投借助传统金融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优势,从产业发展自身需求破题,借助国家政策利好推动,尝试与省政府建议、与金融办合作,于2012年在陕西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陕西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公司,解决了依赖他人担保的难题,为文化艺术资产化、金融化发展建立起强大的后盾支持。此外,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运营特点,陕文投依据实际所需,思考尝试小贷公司。2013年,陕西文化产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陕文投信贷”)成为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政策许可下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文化产业类国有控股小额贷款机构,使之在吸收民营资本投资文化金融业务的同时,凸显国有文化资本的引领带动作用。作为陕文投集团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陕西文化产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后,陕文投集团文化金融板块正式启航,充分发挥出了集团金融板块的引擎拉动作用,突破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发展的资本瓶颈,助推文化产业持续发力。

  2、努力打造艺术金融产业链平台

  陕文投在艺术金融方面的探索是实效的。“货币所具备的性质艺术品都具有,保值、增值、收藏、交易。从这个角度思考艺术品金融,它本身就是金融”,王勇董事长在“第二届文化金融高峰论坛”发言的观点正是陕文投文化艺术金融具体实践的写照。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于2012年6月成立,是经陕西省政府批准,陕西省金融办监管,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独资设立的陕西省唯一一家省属文化产权交易机构。文交所核心战略为“一个平台,四个体系”。“ 一个平台”,即综合交易平台;“四个体系”,即信息服务体系;登记确权体系;鉴定评估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出了文化产权转让及艺术品交易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平台。陕西文交所在经过市场调研与信息收集过程中,发现了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的市场需求:具体来说,即很多的收藏家、投资人,或者资产拥有者,并不急于把所藏或拥有的艺术品卖掉,而是希望使其实现价值流动。因此,陕西文交所发挥文化产业交易的专业化优势,发挥文交所的估值定价、真伪鉴定、质押融资的平台化优势,将一直困扰艺术品的资产化、金融化难题在合理的架构设计与运营下激活了艺术品的金融属性,并且在获取信息充分、专业化强的优势引导下将艺术品价值流动起来,盘活了一大批收藏企业(家)、投资者手中沉淀已久的艺术品资产。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因此,陕文投集团先后与中信、光大等国内商业银行就艺术金融创新的成功经验、艺术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及未来艺术银行的发展进行深入探析,就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将艺术品作为金融资产纳入个人和机构的理财范围,使艺术品转化为“金融工具”,这是当代资本市场和金融界对艺术品市场的介入,是对于艺术品市场资产化、金融化规范操作的尝试。陕文投艺术金融创新的意义在于拓宽陕西文交所及陕西书画中心业务模式的同时,为艺术品持有人提供盘活艺术品资源的通道,为艺术金融市场贡献出力量。

  二、陕文投艺术品资产化案例分析

  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在艺术品交易服务方面,积极探索艺术与金融的融合模式,业务构成强调多元化,合作渠道强调多样化,避免了单一业务和单一金融渠道的依赖,并且借助金融力量创新艺术品交易模式,先后开展组合产权、艺术银行、艺术品信托、代理支付等艺术金融业务,其创新领域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已超过50%。近年来,成功开发了陕西省第一只艺术银行产品,以艺术品质押融资方式为企业提供近2000万元贷款;成功发行书画艺术品信托,总规模近1亿元;同时作为信托资金代理支付平台,完成了1.5亿元交易量,艺术金融平台搭建初见成效,与银行、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渐入佳境。

  1、陕文投艺术品资产化案例的设计依据

  艺术品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支脉,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以及人均GDP的增长而进入繁盛期。艺术品自身的储藏、保值增值、流通等特性,使其天然具有金融属性。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以自身在艺术品行业丰富的运营经验,依托陕文投集团文化产业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将艺术品资产与金融资本相结合,通过合理的产品设计、风险控制,不仅盘活艺术品资产,使艺术品通过金融的力量加速流转从而实现增值,惠及投资人;也使文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是助力文化企业发展的有益创新。艺术品投资组合产权引入“资产组合配置”理念,采用“一对多”的模式在产权层面进行资金集合和交易的艺术理财产品,此产品是一种介于艺术商品和集合投资之间的投资产品,既可以实现艺术品的正常流转,又可以满足投资者即时退出的要求,实现产权的小规模灵活交易,丰富了艺术品投资渠道和方式。

  自2012年始,陕西文交所先后成功发行5款中国著名书画大师的精品之作的投资组合产权产品。其中,李苦禅作品为标的的产品共3款,齐白石作品为标的的产品1款,黄胄作品为标的的产品1款。目前以上5款产品中,李苦禅国画作品1号投资组合产权产品已经成功兑付,在3个月的管理期限内,取得了年化收益率32.4%的良好业绩,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

  2、陕文投艺术品资产化案例中的设计结构及流程

  陕西文交所在适度的创新基础上,完全按照行业规范,设计出以艺术品为标的的组合产品,正是顺应了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的现实需求,也为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探索出了极具价值的路径意义。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具有公开、公正、公平的公信力市场交易平台,根据自身属性和市场定位,结合金融工具的理念和作用,其艺术品金融化模式从交易原则、产权进程、信息传递、信用层级和功能效用五个标准予以选择和考量。我们以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齐白石国画作品质押融资产品”为例,详细分析艺术品资产化过程及其价值体现。

  (1)原则规范、权属清晰

  艺术品金融化模式在文化产权交易所框架内与市场发展形态各阶段进行路径对应,应遵循资源商品化、商品产权化、产权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发展方向,艺术品作为凝结特殊创造劳动的饱含价值的文化产品,首先即具备财产的特质和属性,经交易后更具有商品的性质。商品作为被人拥有的财产,便产生所有权意义的概念,由此出现规范人与人之间财产权利社会关系的产权范畴。根据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交易理论,艺术品的产权清晰完整和流传有序是产权化和产权交易的基础。艺术资源成为艺术商品,作为艺术财产、艺术资产和艺术资本,文化产权交易所需要对艺术产权进行界定和确权,在产权权利的基础上分离出所有权、收益权、处分权和经营权等,经过产权登记和交易见证,才能进行相应的权益流转和产权化交易。流通的关键是艺术品产权的通兑,即将专业的产权转变为通用的资本,通用资本可以方便进入艺术品市场,并随时退出,陕西文交所为专业艺术产权和通用资本搭建起了可靠可信的通兑通道。

  (2)运营参与主体明晰

  陕西文交所建立艺术品交易参与主体体系,是由艺术品融资人(企业)、投资人、艺术品交易担保机构和艺术品交易服务机构融为一体的交易参与主体体系。明确规定各交易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奠定交易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其参与主体有:

  融资人(企业):提供融资所需艺术品资产;

  管理公司:评估并进行产品机构设计,运作艺术品使其保值增值;

  担保机构:艺术品交易担保;

  保管机构:艺术品保管;

  发售平台:产品发售平台,提供资金见证交割等服务;

  投资人:参与艺术品组合产权投资的特定会员。

  陕西文交所发布的艺术品投资组合产权业务,产品规模会有特定金额要求,面对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会员发售,设定投资最低认购门槛、管理期限、支付方式,以及年化收益预期。同时具体说明管理公司、担保公司及法律顾问等相关核心内容。

  (3) 艺术品产权业务产品结构

  陕西文交所成立发行的艺术品投资组合产权产品,以优质的、有未来增值空间的艺术品资产作为标的,实行“一对多”投资模式。投资人可以较低价格共有作品权益,并享有产品退市后一定的溢价收益。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产品的具体运营,以保证投资人利益为原则,在产品管理期限内,选择合适的时机,通过展销、拍卖等方式对产品标的(部分)进行处置,处置所得款对投资人进行比例分配。陕西文交所作为产品的发售平台,对投资人的权益进行托管(包括投资权益的转让服务),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书画作品的保管,不参与产品后期运作。例举的“齐白石国画作品质押融资产品”以陕西书画艺术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书画中心”)所持齐白石国画作品向陕西文交所进行质押融资,陕西文交所以质押作品为标的,向特定会员进行产品的销售。书画中心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作为产品到期兑付的资金来源,陕西文交所拥有产品管理期满对该幅作品进行处置的权利,以此向投资人进行产品最终兑付的担保,以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

  (4) 艺术品产权业务流程

  接受融资方申请,受理对方提交的相应资料;进行合适标的物的选取,包括真伪的鉴定以及评估;管理公司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艺术品资产,选择业内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投资组合产权产品的发售平台,需要联系产品的管理机构进行产品的后期管理与处置。对管理机构的经营状况以及业内知名度等,进行严格考察,选择投资能力强、业内知名度高的投资管理公司进行产品的后期运作,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投资管理公司一方面是艺术品资产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另一方面又是保证发布产品价值真实与管理可靠的保证。

  可行性论证:建立由艺术、金融、法律、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审核委员会,根据立项产品的标的市场估值、拟发行规模以及预期年化收益率等进行严格的论证,保证艺术品的品质,防范市场风险、保障投资人和其他交易主体的合法、维护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营秩序。论证通过的产品,方可进入专家鉴别环节。

  鉴定评估:陕西文交所建立由鉴定专家组对产品标的的真伪进行严格鉴别,严格控制该环节的风险,防范产品的退市风险。

  合同拟定:明确合同中相关方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作品的保管:融资方需将作品于产品发售前转移至合同中约定的保管机构。

  产品发售;信息披露

  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公信地位,对市场应起到信息传递和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因此,陕西文交所在文化产权交易所呈现产权要素和投融资的供给需求,以及不断发生的交易业务所产生大量交易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后传递发布,提供给市场用作参考,满足艺术品投资人和资金需求方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产品兑付:在艺术品投资组合产权管理存续期限内,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预期年化收益率时,可由投资管理公司全权代表与具有相应资质的资产处置机构对作品采取合适的价格、合适的方式处置。处置产品之所得扣除相关费用后按照共有人所持本艺术品权益的比例进行分配。超出预期年化收益的部分,按照合同的具体约定,进行相应的分配。

  产品管理期结束后,即由管理公司按照预期年化收益率,投资者所持权益比例进行产品的最终兑付,陕西文交所对产品的最终兑付进行担保。产品认购结束后第二个交易日进入管理期,管理期时间截止后进入产品的退出流程。

  兑付具体包含以下方式:

  藏家收藏:产品管理到期,若有藏家愿意购买产品,产品可提前退出并为投资人进行兑付。藏家收藏作品价格,需要能够涵盖投资人本金及收益。

  作品拍卖:产品经过拍卖会拍卖,拍卖后所得资金根据产品发行价格和投资者认购比例进行兑付。

  企业回购:若外部机构利用文交所平台发售产品,到期内按照约定进行回购,文交所则利用回购资金给投资者兑付。

  风险控制:陕西文交所设立艺术品交易风险控制体系,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确保交易风险控制,对交易参与主体实行会员制管理,对上市艺术品实行涨跌幅限制、停牌、要约交易、要约收购、退市等制度的实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保证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风险提示:陕西文交所在艺术品资产化业务过程中,同时设立风险提示说明,将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信用风险、网络风险、其他风险进行全面提示,提示影响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发生变化,及时完成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以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三、陕文投艺术品资产化设计案例的项目效果及评价

  陕西文交所注重对艺术品资产化项目的效果做出评价。艺术品资产投资组合产权业务,从前期艺术品投资咨询、鉴定、到中期贷款、质押、担保再到后期的保管、转让等完整的艺术品交易环节和流程打造,激活艺术品的流通性与变现能力。同时,通过引入专业金融机构,在艺术品融资方选择和资信能力考察、项目实施方式等方面深入合作,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艺术品持有人提供金融化服务,以资源互补优势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探索和开发艺术金融领域新市场,为艺术品提供金融服务的创新交易平台,是一项促进艺术品行业发展的业务创新。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发展,该项业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的肯定和支持。为投资人带来了高于银行理财收益的投资产品,丰富了投资人的资金配置渠道。

  1、艺术品资产化趋势持续开拓

  2014年,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在文化金融创新业务领域进一步提升。从产品的发售规模、发售数量以及认购时间上相应的指标来看,均体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模式

  从以艺术品为标的的质押融资业务,拓展到盘活文化资产的融资业务。不仅拓展了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向市场推出更多的投资产品,丰富了投资人的资金配置渠道。

  (2)产品规模

  通过三年来的良好运作和诚信经营,投资人对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投资产品的认可有了很大提升,2012年、2013年、2014年产品规模逐年翻番。预估整个2014年产品发售额近2亿元。

  (3)产品数量

  由于投资人的认可度增高,产品的发售数量也较之以前两个年度有了大幅提高。

  (4)认购时间

  除了产品的规模和数量之外,产品认购时间大幅缩短。2012年、2013年产品认购期通常按天来计算。从2014年开始,产品的发售已经开始以分钟来计算,有的产品甚至不足1分钟便售罄。

  2、艺术品资产化进程中需注意问题及启示

  随着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实践的深入,以艺术品为标的物的各类创新性金融产品走向台前。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等产品形式出现,不仅为艺术品金融化开辟了现实的新路径,也为更多人了解艺术品、参与其中而创造机会、提供条件。如果进一步深入这类产品的成功运营,则需要更为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强力支撑。然而,完整的金融体系介入,对于艺术品行业发展的完备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艺术品自身的特殊性决定其价值的衡量标准和尺度难以同一化,鉴定和评估问题一直以来成为艺术品市场深入发展的重点讨论。而且,退出机制的设计与完整也成为检验此类创新产品运营成功与否的关键。陕文投艺术品资产化实践,正是发挥陕西文交所作为艺术品持有人、投资者、金融中介之外的大众化、社会化、规范化的第四方信用认证体系和平台作用,形成具有权威标准的公信力,在鉴定、评估、担保、保险等增信环节注重风险控制,保证安全交易的必要措施。就此,陕西文交所正式打开了面向市场及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交易窗口,建立了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业务队伍,初步构建起了与全国一流机构对接的艺术品交易和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为文化产权转让及艺术品交易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化市场服务,同时强化了文交所专业的品牌形象。

  艺术品投资组合产权业务,通过将艺术品与金融相融,促进艺术品的流通和增值。这样创新业务的示范效应,可以拓展至不同的文化资产领域,通过将文化资产与金融之间的高效融合,激活文化资产的存量。这样,不仅拓展了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向市场推出更多的投资产品,丰富了投资人的资金配置渠道。艺术品资产化模式不断地延伸至文化资产领域,是文化产业领域发展的一个趋势。

  陕文投集团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形成了合理优化的产业布局,作为陕西省甚至是全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文化金融布局盘活文化艺术资源,抓住文化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期,打造出以陕文投为主体的文化金融高地。其在现有小贷、担保等金融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提升文化金融产业链布局,加强艺术品交易的金融内化。通过搭建以鉴定中心为核心价值的专业平台和资产公司解决文交所政策监管限制和发展瓶颈问题,以文化金融布局,盘活沉淀的千亿级文化艺术品资源,引导小众文化艺术品消费转变为大众投资。可以说,陕文投集团不断打造、完善集团文化金融产业链,肩负起繁荣文化产业的重要使命,在发展探索中日渐明晰金融与文化的有效路径,为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的发展迈出坚实的脚步。

  作者:宗娅琮(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新浪收藏文交所频道
http://collection.sina.com.cn/wjs/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