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CD首入中国,开启中国音乐的黄金时代,专辑不愁没销量是当时音乐市场的真实写照;90年代中期,盗版CD进入市场,低价盗版CD泛滥,正版市场被不断压缩;到了21世纪,互联网兴起,一个播放器免费听遍世界,盗版横行,让音乐创作者与唱片公司苦不堪言。
自从中国网络音乐自诞生之日起,没有平台为音乐版权付费,没有用户为音乐平台付费,音乐被无偿使用。政策缺监管,唱片公司不盈利,音乐平台多盗版,让整个音乐产业不知不觉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随着近几年全民版权意识觉醒,国内音乐市场才走入了新的规范化历程。
音乐版权“大共享,小独家”,在线音乐平台“三足鼎立”
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出台《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转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最严版权令”引发版权大战以来,市面上的音乐版权被快速地整合到了几家音乐平台。阿里与腾讯两大头部公司以“独家授权”模式吸纳进越来越多的音乐资源,占据市场大半壁江山。一方面,高效地完成了国内音频音乐市场的正版化,行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版权价格水涨船高,唱片公司翻身做主人,成了音乐市场中最具话语权的一方。
然而多平台分散的独家音乐资源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用户不得不下载2到3个音乐APP,才能满足听歌需求,一直备受诟病。2017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版权管理司约谈多家音乐公司,直接将矛头对准独家版权,独家版权不利于本土音乐的创新创造,还可能导致盗版的反弹。
“大共享,小独家”是近三年来,在国家版权局的协调和各方企业的推动下,目前中国音乐所形成的版权格局。2017年9月12日,拥有QQ音乐、酷我音乐和酷狗音乐三大平台的腾讯音乐集团,与拥有虾米音乐的阿里音乐达成版权互换合作。2018年2月,在国家版权局的积极推动下,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在网络音乐版权合作事宜达成一致,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至此中国的数字音乐市场经过不断地洗盘,由腾讯系的QQ音乐和酷狗等产品、阿里系的虾米音乐以及网易云音乐所组成的三雄争霸瓜分了这块巨大的蛋糕。
独家版权时代终结,音乐平台竞争靠什么?
当独家版权不再成为音乐平台的硬门槛,对于音乐平台来说,领先的若想赢的更多,稍微落后的想弯道超车,那么品牌营销、产品功能优化和新业务的商业探索等“软实力”竞争将成为各家比拼的新战场。
从音乐人和内容方的角度来看,其关注的核心在于歌曲的版权运营、发行、互动以及商业价值变现;从在线音乐平台运营方的角度来看,其核心在于流量的获取和变现。为了进一步推动音乐变现,各家都在持续努力着。QQ音乐首创的数字专辑;网易云音乐开发了赞赏功能,付费电台等;阿里音乐旗下的“阿里星球”定位从撮合音乐产业上下游进行自由交易的平台到主打粉丝社区,都在进行着新的商业探索。
去年开始智能音响的兴起、黑胶唱片的复苏热潮、在线直播的泛滥、线下演出活动的火爆,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热闹,音乐小镇的兴建,人们参与音乐的方式将不会受限于流媒体,而是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场景化,互联网音乐平台将可能不再是最主流的音乐参与方式。
如何让音乐人、内容方、在线音乐平台将音乐内容与平台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整合音乐产业链上全要素;
服务于音乐产业的多方参与者;
是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音乐资产托管平台”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