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先生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分管全国非国有博物馆协作体、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节庆中华协作体等机构;曾任华彬集团总裁、中国红牛饮料集团副董事长等职。郭杰先生曾策划、主承办的项目,包括节庆中华奖、尼泊尔“中国节”、加德满都文化论坛、《中国茶文化艺术展》、“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翟墨领航?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万里千年 文明交融2015重走丝绸之路”等。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郭杰在参加了3月27日下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举办的2017年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金融春季论坛暨文化四板合作伙伴大会后,发表了以下观点。
这些天,在不同场合,我都给深圳文交所很大篇幅的赞。
国家设立深圳、上海两个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解决文化企业融资的现实需求,构建专属于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各个行业,一般企业规模较小,许多资产体现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评估和确权存在现实的障碍,在当前金融体制和现实的资本市场格局中,文化企业无法有效对接资本、对接资本市场,文化企业与金融的隔离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振兴和繁荣。
深圳文交所在全国首推“文化四板”,就是要破解这一难题。“文化四板”的定位:
以国家赋予的文化+金融先行先试为导向;
以国家关于创新驱动战略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为出发点;
以服务于文化产业实体经济为立足点;
以支持中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为专注点;
我以为:“文化四板”给了中国众多文化企业“入世”的机会,他们可以在“文化四板”的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并通过柜台撮合、线下路演、线上托管的线下和线上交易等方式,享有“文化四板”提供的,根据不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特点,覆盖文化企业从创业到上市成长全过程的服务。
“文化+金融”乃至“文化四板”,说到底就是要构建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是全新的领域,既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借鉴,也没有全套的法规和规则可遵循,这条创新之路可想有多坎坷?过去的几个月,我有幸参与了其间部分工作的研究,亲历了深圳文交所同仁们的积极努力,在会议上发布的成果,让在场的有关主管机构、媒体、全国各省市文交所的代表们都惊叹不已。
在圆桌论坛上,赞许声不绝于耳。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先生说:文交所不是令人欣喜若狂的金矿,还是要脚踏实地。深圳文交所架构里关于“文化实体经济”和“全流程金融服务”的描述是让我印象深刻的,文化产权各类交易体量小、频次低、风险高,这条路虽艰难,但终归是正路,值得学习。三五年内,真正打造一个围绕文化四板的文化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功莫大焉。
新浪收藏文交所频道
http://collection.sina.com.cn/w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