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天:文化视角下的北上广深文明进程与气质之三

2018年01月30日 10:14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彭中天

  错过了昨天,不能再错过今天。今天接着谈对广州的印象。

  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华南重镇,俗称南大门,其区域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尤其是外贸地位无人可以取代。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又是明清两代中国唯一对外的贸易大港,还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前中国惟一的对外贸窗口(广交会),真正是世界上唯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我小时候最早从大人嘴中知道广州就是:生在杭州,长在苏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长大后亲身体验,果然名不虚传。

  广州人在吃的方面真是用心良苦,肯下功夫。一是范围广,几乎没有不吃的;二是手艺精,肯费工费时,追求极致;三是花样多,让人目瞪口呆,光小点就让你数不过来;四是时间长,可以从早茶一直吃到晚茶,广州人的一天乃至一生基本上是在茶餐桌上度过的。把生意与生产、生活结合得如此完美的,非广州人莫属。

  接下来得说说岭南独有的文化了。历史与地域的独特性孕育了岭南文化的唯一性和代表性。岭南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开放与保守并存,本土与外来交融,传统与现代共舞。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分别代表花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映成趣。在岭南文化中到处有中外文化、古今文化融合的影子,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又不丧失自己的传统殊为不易,这其中粤语功不可没,其本身就是古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粤语的丰富性远非普通话可比,光音调就有九个。是独特方言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封闭性保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岭南画派,以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为宗旨;以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途径;以形种兼备、雅俗共赏为审美标准;以兼工带写,彩墨并重为艺术手法。独树一帜,首开先河。体现了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改变。岭南文化是在固守中革新的文化,包容并蓄,故能催生许多新的事物,黄埔军校、北伐战争、临时政府、广州起义、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些新事均发生在广州就顺理成章了。而岭南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就是敢闯爱拚,义利兼顾,并善于接纳新事物。这些从广州商人身上都能得到印证。

  但是近年来,由于政策的强力推动,深圳迅速崛起,大有取代广州传统地位的意味,让人不免产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广州的改革示范作用已明显减弱,传统的外贸又遭遇互联网阻击,三来一补巳无人工土地成本优势,金融业也不及深圳、上海。广州向何处去?生活与生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依托丰富的岭南文化和诱人的生活方式,打造宜居宜游的南国风光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依托互联网的便捷重新打造空中“丝绸之路”也是可行的。总之,广州必须正视近邻深圳的现实,再定位,再出发才是正道!

请关注彭中天微博:http://weibo.com/u/1572359143? source=blog
博客:http://blog.sina.com.cn/pengzhongtian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