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天:寄语北京文旅发展

2019年03月20日 09:06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彭中天

  北京文旅优势明显,无人可比。正所谓:携京城之地利获市场之空间,承祖先之鸿福积文化之厚德,聚天下之英才造中华之胜景。天势地利人和三项占全,没有理由不做好。

  在我眼中,北京文旅也的确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过份依赖固有优势,创新力度不够,与创意之都、首善之区的定位尚有一定差距;

  二是在植入产业支撑方面,还需更上一层楼,为文旅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三是在新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上缺与北京国际地位相配匹的重量级项目,更缺体现新时代国家战略的文旅地标;

  四是在旅游功能布局和国际话语权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其实北京什么要素都不缺,缺的是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文创生产力的释放。

  我特别希望北京文旅在人才机制、资本创新、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成为全国的表率,故建议如下:

  第一,文旅产业是心智产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策划、管理、运营的高端人才。北京的人力资源丰富是固有优势,关键在于机制创新,才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故文旅资源交易中心、文旅人才事务所北京应先行一步。

  第二,随着文旅产业的升级,策划的价值突显,从某种程度上说策划定位决定项目成败。如何确保项目优质、避免重复,应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立项审查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把关,坚决杜绝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三,文旅项目投资量大且时间长,对资本的依赖性强。单纯的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在机制上创新,形成政府资本引导、消费资本引入、产业资本劣后、社会资本夹层、金融资本优先的五资共舞关系。着力在消费资本引入上求突破和创新,以大数据说话,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第四,在特色小镇的打造上,北京大有可为。一是可以通过特定概念来聚集人才和要素,减轻北京人口压力,完成结构调整;二是加速文旅与产业的融合,弥补现有产业格局上的不足;三是功能外挂,形成众星捧月的卫星城效应,进一步优化首都的辐射功能。

  第五,考虑到各类资源纳入文旅发展,有效融合是重中之重,建议划分一些文旅融合发展片区,在片区内有统筹机制,以落实相关资源围绕文旅的优化配置。

  第六,文旅融合发展是全域新场景营造和新业态比拼,需要更大力度鼓励社会化创新与开放性参与,建议组织设立文旅创新大赛,加强案例分析与研究,并每年评选优秀文旅业态和经典案例。

  第七,强化文旅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联动性,应该设立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乡镇、村落,建议在平谷区试点此项工作,尤其在农村三块地的政策机制重新落实上予以关注。

  第八,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北京将面临巨大压力,故应该在康养旅居上早做布局,打造北京的后花园,这方面平谷的优势明显。

  第九,体育健身是旅游的主要内容和场景,发展前景广阔,建议增加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内容,尤其是要出台政策,鼓励户外体育与旅游的结合。

  第十,在行业管理、服务质量和产品品质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在科技体验的植入上北京优势明显,市场广阔。

  总之,想说的还很多,受篇幅限制,今天先谈这些,希望对北京文旅发展有益。

  最后衷心祝愿北京的文旅事业与产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彭中天2019年3月13日于南昌

请关注彭中天微博:http://weibo.com/u/1572359143? source=blog
博客:http://blog.sina.com.cn/pengzhongtian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