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藏泉州掌中木偶头赏析
福建 张雅真
中国的木偶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直未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在泉州、漳州等闽南地区尤为盛行不衰。中国泉州的木偶艺术,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无怪乎民间说它“三十六尊加礼,可当百万兵”,文人学士也惊叹它的表现能力:“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历代木偶名家在这一艺苑之中,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栩栩如生的活剧来。同时泉州的木偶艺术又以形象生动、制作精美著称于世,而且线位布局合理,线规程序严谨,表演准确、细腻、传神、逼真,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应该继承发扬中国木偶丰富的艺术传统,为新时代木偶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保护、研究“泉州掌中木偶”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馆二00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征集了一批泉州掌中木偶头,现进行简介,这批共为15件,介绍如下:
(1) 武生头:通高9.2厘米,宽4.1厘米,厚4.8厘米,底径3.0厘米。涂白色粉底,头戴黑帽、高额、圆眼、隆鼻、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武生,属净。(图一)
(2) 黑大花:通高9.2厘米,宽4.2厘米,厚4.9厘米,底径3.2厘米。涂白色粉底,头戴黑帽、高额、须眉、隆鼻、眉心凸起、嘴张开露齿、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黑大花。(图二)
(3) 红大花:通高9.4厘米,宽4.2厘米,厚4.4厘米,底径3.3厘米。涂白色粉底,头戴黑帽、高额、花脸、圆眼、眼可活动,隆鼻、挂黑须、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红大花,属净。(图三)
(4) 笑生:通高9.1厘米,宽3.8厘米,厚4.4厘米,底径3.1厘米。涂白色粉底,头戴黑帽、高额、小眼、两撮稀疏唇须、两颊涂两点红漆、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笑生,属丑。(图四)
(5) 旦:通高8.3厘米,宽3.5厘米,厚4.0厘米,底径2.9厘米。涂白色粉底,高额、细眉、小眼、头扎一髻、红唇,红漆脱落,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旦。(图五)
(6) 生头:通高8.6厘米,宽3.8厘米,厚5,底径3.0厘米。涂白色粉底,戴黑帽,黑漆大部分脱落,高额、细眉,小眼、隆鼻、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生。(图六)
(7) 斜目头:通高8.8厘米,宽4.3厘米,厚4.6厘米,底径3.1厘米。涂白色粉底,头戴黑帽、高额、眼圆、隆鼻、挂黑须,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斜目,属净。(图七)
(8) 黑大花:通高8.9厘米,宽4.1厘米,厚4.8厘米,底径3.0厘米。涂白色粉底,头戴黑帽,高额圆眼、隆鼻、脸涂黑色粉底、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黑大花,属净。(图八)
(9) 须文:通高8.9厘米,宽4.0厘米,厚4.8厘米,底径3.3,涂白色粉底,头戴黑帽,部分脱落,高额、粗眉、右耳处有一小孔、隆鼻、挂黑须、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须文,属生。(图九)
(10) 红北仔:通高9.4厘米,宽4.4厘米,厚4.7厘米,底径3.3厘米。涂白色粉底,戴黑帽、高额、竖眉、圆眼、眼可活动,隆鼻、颧骨处涂两点红漆、右耳钻一小孔、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红北仔,属净。(图十)
(11) 无常头:通高9.9厘米,宽4.1厘米,厚4.9厘米,底径3.3厘米。涂白色粉底,戴黑帽,黑漆大部分脱落,高额、挂眉须两撮、隆鼻、颧骨凸出、红唇、吐舌,舌头可活动,此装扮为无常头。属杂。(图十一)
(12) 生:通高8.7厘米,宽3.9厘米,厚4.3厘米,底径3.1厘米。涂白色粉底,头戴黑帽、高额细眉、小眼、隆鼻、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生。(图十二)
(13) 生头:通高8.8厘米,宽4,厚4.9厘米,底径3.0厘米。涂白色粉底,戴黑帽、高额、细眉、小眼、隆鼻、红唇,脖子出钻有七孔,此装扮为生。(图十三)
(14) 红大北:通高8.9厘米,宽4.1厘米,厚5.0厘米,底径2.9厘米。涂白色粉底,戴黑帽、宽额、额中涂粉色漆、活眼、隆鼻、两颊涂粉漆、挂黑须、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红大北,属净。(图十四)
(15) 仙头:通高10.3厘米,宽4.3厘米,厚5.0厘米,底径3.3厘米。涂白色粉底,头戴黄冠、宽额、圆眼、隆鼻、挂须、红唇,脖子处钻有七孔,此装扮为仙头。(图十五)
泉州木偶戏,泉州方言俗称“嘉礼戏”、“布袋戏”,始于唐代,有提线、掌中两大表演形式。掌中木偶戏,即手套式木偶戏,俗称布袋戏。一说,掌中木偶的形象构造必有个布内套,连缀四肢,外着服装,操纵演员的手掌即活动在此内套之中,故称布袋戏。一说,掌中木偶戏班的全部行头用以口布袋就能装下,不用戏箱,轻装简载,到处流动演出,因称之为布袋戏。福建的布袋戏有两个流派:一为北派,流行于漳州所属地区。一为南派,流行于泉州所属地区。南北之分,并非以地理位置划界。其主要区别在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上。北派唱的是北调(汉调、昆腔、京调),表演上采用京戏做派。南派唱的是南调(包括傀儡调),表演上采用梨园戏的做派。
泉州掌中木偶表演的核心部分是木偶头,掌中戏木偶头像的行当大体分为:生、旦、净、末、丑、杂及各种神怪、各类动物形象。掌中木偶头的塑造口诀“五行三骨情之最,雕刻紧抓莫放松,脸有千样各有形,眼鼻口耳变无穷”,即把人的面部最重要的生理结构与情感个性联系起来,强调塑造偶头时既要坚持骨骼、五官的生理特征,也要在这固定的结构中呈现千变万化的神态、情绪,塑造处真实而动人的造型,而且这些偶头的塑造,要进过十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创制出栩栩如生的偶像,木偶头雕刻作品是以樟木为材料,经过:开坯→定形→细雕→修光→补隙→裱纸→刷泥→刻土→湿磨→上粉→开脸→盖蜡→最后有须或发髻的还要装须或发髻等十多道工序。这些工序一般分制作白坯、打磨修光、水粉彩绘三个过程。制作白坯,即在偶头大小的樟木坯上,开两颊,定五形,精雕细刻,基本上呈现偶人的五官特征;打磨修光,即在白坯上裱糊棉纸,偶头经过上泥后,用刀具打磨、补隙、修光;水粉彩绘,即在偶头上上粉开脸,彩绘脸谱,并用石蜡擦光,基本上结束偶头的制作。在呈现不同面目、形象的时候,还需要用植入真发或雕刻发髻等方式,为偶人植入必需的毛发,以显示人物个性、身份、年龄、外貌等特征。表演大师摆弄掌中的木偶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情节变化。泉州有据可考最早的木偶头有两个流派,一派是清代涂门街的”周冕号“,该店的木偶头雕刻师手法常有佛像雕刻的风格,所刻木偶头:头大,额线低,头后肌肉内收,双眼俯仰适中,便于掌中表演动作的掌控,在戏班行内备受欢迎,“周冕号”木偶头曾为泉州掌中木偶的发扬光大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流派是“花园头”,清代中晚期,泉州清源山下花园头村的江金榜在运用佛像雕刻、上漆、彩画的工艺自立门户,开始拉起木偶头雕刻的行当,当时虽然没有“周冕号”的“功力”和“名气”,但为后来的“江派木偶头”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泉州与台湾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等关系,泉州掌中木偶戏即布袋戏在郑成功收复台湾随之传入台湾,演出时,艺人们在幕后以便用手熟练地操棕戏偶,以便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戏台虽然不大,却折射处无数的人间悲喜。布袋戏对于台湾而言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与社会情境当中,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蕴。台湾的布袋戏以霹雳布袋戏最为出名,霹雳系列乃因每出剧名皆有【霹雳】二字得称,以1984年【霹雳城】为最初创始,而大家所熟悉的霹雳布袋戏,系指1988年【霹雳金光】,以素还真作为主线衍生发展得江湖恩怨故事,至今的动机风云,共计近2000集,其庞大的世界观、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与数字艺术的相结合,以及丰厚的文化产业链,对促进两岸文化的交流,尤其是对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如今,在国务院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背景下,加强闽台两地文化交流合作,拓宽闽台文化合作空间,业已势在必行。2009年,台湾戏剧协进会来来泉展演,金光布袋戏再次亮相泉州古城,为古城老百姓献上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现在,布袋戏在台湾已经发展到现代化的程度。总之加强泉台文化合作,包括布袋戏、高甲戏、提线木偶的交流会演,对于推动两岸民众的民间交往,加深两岸人民之间血浓于水的感情,促进祖国统一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