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古琴成收藏新宠

2016年05月20日07:31   和讯网  收藏本文     

  古琴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琴棋书画”中的“琴”指的就是古琴。古琴收藏从原先的冷门到现今变成热门,其背后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追求。

  古琴之所以成为热门藏品,主要是因为拍场上拍出了高价的“老琴”。据了解,10年前古琴在收藏界乏人问津,转机出现在2011年。当年的中国嘉德春拍上,当 代大收藏家王世襄的旧藏唐代“大圣遗音”琴拍出1.15亿元,此后,古琴就从冷门货一跃成为受到藏家追捧的佳品。不过,实际上在此之前已有古琴创造了世界 拍卖纪录,那就是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的“松石间意”琴,2010年此琴拍出1.36亿元的天价。

  自古以来,古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内涵。现代人收藏古琴,追求的是一种情怀。然而,“老琴”数量少,价格也高,古琴爱好者只能转而收藏当代新制的古 琴。据了解,由于古代制琴技术少有文字记载,通常仅依靠口授相传,对于古琴的真正制作技术,如今难以完整地传承。但即便如此,一把品质较好的当代古琴,制 作时也至少需要100多道工序,且价格不低。

  判断一把古琴的好坏,首先要看材料。杉木 和桐木是制琴的主要选材,如果用老杉木制作则更好。其次,灰胎的制作和后期的上漆工艺也非常重要。灰胎在琴的表漆之下能保护琴身,同时兼具传音效果。最 后,安装古琴的步骤非常讲究。一把好琴会按照传统工艺来熬制鱼胶,再勾兑大漆,将琴黏合在一起,这样制作出来的古琴不易变形。除了制作工艺外,还要从声 音、手感和形制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欣华)

  延伸阅读

  浦城闽派古琴

  古 琴,又名七弦琴,是汉族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相传系伏羲所创,初为五弦,至西周增至七弦。到了清代,古琴广为流行,以吴越为中心,逐渐分出许多流派,影 响较大的有四家,即浙派、江派、闽派、川派。浦城闽派古琴,原称福建“浦城派”,2005年,浦城闽派古琴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遗名录。闽派古琴创始人祝凤 喈,字桐君,生活在清嘉庆至同治年间,福建浦城人。他致力精研古琴三十余年,所著《与古斋琴谱》,被称为“后学之津梁”。其后,他的学生张鹤作《琴学入 门》,培养了一大批琴手,形成体现祝凤喈风格的闽派古琴艺术。

  来源:闽北日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古琴收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