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衍方
编者按:
《艺苑清赏》是著名书法篆刻家童衍方先生曾经在本报“夜光杯”版面上开设的栏目,主要是金石书画及文人雅玩的介绍及背后的故事,今起在本版恢复刊登。
前不久,拍卖圈子里有一大新闻,一个“烙饼的锅”,卖了两个多亿!
原来这是一个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名叫“兮甲盘”,亦称兮田盘、兮伯盘,记述了兮甲随从周宣王征伐玁狁,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此盘于南宋之前已经出土。南宋时藏于绍兴内府,宋末战乱散出,自此流落民间。后被元代书法家鲜于枢购藏,《困学斋杂录》中有述:“周伯吉父盘铭,一百三十字,行台李顺甫鬻于市。家人折其足,用为饼炉。予见之乃以归予。”至清代道咸时期,辗转被陈介祺收藏。陈氏没后,此器不明下落。2017年7月,出现在杭州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以一亿八千五百万落槌。
王国维曾说:“此种重器,其足羽翼经史,更在毛公鼎之上。”足可见此盘价值。如此重器藏家多不轻易示人,学者欲窥其文字及书法,亦可自拓本寻之。拓本虽能传文字真形,然拓本亦有优劣,唯精拓方称得上下真迹一定。
民国金石学家陈运彰所题一纸兮甲盘尤称精善。拓纸两侧钤四印,分别是“文字之福”、“平生有三代文字之好”、“簠斋藏三代器”、“海滨病史”,四印皆陈介祺用印。陈氏于拓片上用印,多是二三印,唯有特精者才会多钤印。此纸四印,亦可知此为陈氏惬意之拓。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官至翰林院编修。好古精鉴,收藏之富,《清史稿》誉为“近代之冠”。所藏商周铜器两百多件,最著名者《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他如玺印、铜镜,历代石刻、古砖、瓦当、陶文、秦瓦量、封泥、泉范等所藏既富且精。是清代最著名的收藏家、金石学家之一。著有《簠斋传古别录》、《簠斋金文考释》,辑有《十钟山房印举》,后人辑有《簠斋古金录》、《簠斋尺牍》等。鲁迅曾说:“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评价陈介祺时曾说:“他的眼光太好了。他一生收藏的铜器等不下几千件,没有一件是假的。”
簠斋一生致力于金石文字的考证及器物辨伪,对当时所见重要的青铜器大多进行了释读和考证。精鉴之余,尤擅椎拓技艺,其手拓及监拓的金石文字拓片纤毫毕现、精美绝伦,至今依然为毡蜡范本。观蒙盦所题此纸,便可知簠斋的高超技艺,用纸讲究,刷纸到位,上墨均匀,拓墨重而不滞,字口清晰而富精神。曾见兮甲盘拓本多种,远不及此纸精良,何故?簠斋在《簠斋传古别录》一书中不经意间给出了答案——“须解字之笔法,不少拓不多拓乃可。”簠斋所谓字之笔法,说的便是书法,在熟悉字形的基础上,努力还原出最初书写的艺术性,这也是基于对于金石文字理解的基础上更高的要求,也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文字的书法之美与整体的神采。
原器终究不能常见,一纸精拓赏心悦目,亦足可珍玩。唯精拓可传原器神髓,此真文字之福也。明窗净几时展阅赏读,心旷神怡,思接千载,不亦人生快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