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春互赠扇面 重回古人风雅

2018年03月07日 14:24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扇子是古人搧风引凉的器具,而扇面用於写字作画,也是我国古代绘画特有的形式之一。

  往来应酬互赠扇子及在扇面上合作书画,是中国文人之间的一种雅事。

  早期书画家主要使用圆形绢质的“紈扇”,明代“折扇”流行后,纸面折扇上书画成為另一种选择。

  扇子本是实用之物,以其轻薄而面积大,可扇风取凉。扇面的种类非常多,但真正成熟和使用广泛的,只有折扇和团扇二种。中国一向有在日常器物上施以装饰的传统,于是扇柄扇骨上有雕工,扇面正反上加书画。

  较早的雕工书画多由普通匠人完成,慢慢地各种有才华富想象的艺术家也来参加,扇子也就此演变成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品,使人顿生爱羡之心、宝藏之意,成为今天集藏的一大门类。扇面本身也是鉴赏的对象。

  品相好的泥金洒金,绢本笺本,瓷青虎皮,贡发高丽,名家见之心喜,所作书画多精品。扇面的材质分为普通柿矾扇面,粉连纸扇面,高丽纸扇面、矾宣扇面、粉宫扇面和粗绢扇面等等,各有特点。中国著名的王星记扇庄,清光绪元年(1875)创建于绍兴周家桥。

  老板王星斋,系祖传制扇名手,其妻陈英,为纸扇舒贴洒金巧匠。光绪十九年后,王星记在杭州、上海、香港等地开设门市部,专事纸扇销售。其制作工场仍设在周家桥,由其嫡传高徒章金木坐镇生产。1956年,绍兴王星记扇庄与杭州王星记扇庄分设,单独成立绍兴王星记扇厂。

  而今,绍兴周家桥一带成了现今中国唯一能生产棕竹黑纸扇的地方,制扇艺人仅剩寥寥几人。黑纸扇以纯桑皮纸为扇面材料,采用高山柿漆为制作的粘料,制作工艺十分复杂、精到。王星记扇庄精制的高级黑纸扇曾被选为“贡扇”进入王宫,深受宫廷贵族和文人雅士所喜爱。黑纸扇曾在意大利米兰、巴拿马和西湖万国博览会上屡次得奖。当年,“王星记”就是以黑纸扇扬名四海,直到今天仍是久负盛名的手工艺精品。

  折扇扇面 

  折扇最常用的材料为纸,也有用绢和夹纱的。

  其中纸的扇面占绝大部分。纸扇面分有色扇面和白色“素面”。

  除白面外,有色扇面中,以金面扇最讲究,也最复杂,最受人欢迎。此外,尚有有泥金,屑金、洒金等等也深受民众欢迎。其中泥金在我国很早就使用。在唐代开元、天宝时已用“泥金帖子”。

  泥金的制造,是从金箔做起的,把黄金打成金箔。如《吴县志》中记载,苏州金箔制作,又俗称“红飞金”,每张三寸三分见方。每两黄金能制2319张。并有“大赤”、“佛赤”和“田赤”三种深淡各异的色彩。

  “大赤”是黄金的本色;“佛赤”则拼入紫铜,颜色显得深赤;“田赤”则内含纹银二成,略呈淡黄色。制造金扇面用的金箔,三者皆有之,故金扇面亦有三种花色。折扇扇面大致可分为带有完整扇骨的成扇和扇面。

  成扇的价值要比扇面高得多,因为扇骨本身的材质、形制,尤其是雕工有很多讲究。扇面虽然尺幅不大,但由于其特殊的形制,再加上纸的质地非常厚实,是由多层薄宣粘合而成的,并且有折痕。

  有的材料,比如说色纸、金笺、发笺等,它们的落墨设色性都很难掌握,一般的书画家不敢随意渲染。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曾经把在扇面上作画比做美女在瓦砾上跳舞。所以书画家扇面的润格往往不以尺幅的大小计算,而是单独计价。

  价格远高于同尺寸的册页。扇面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特别是山水画,往往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画家在构图布局时必须成竹在胸。所以是一种独具一格的书画形式。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的故事比比皆是,唐寅(1470--1523) 字伯虎,曾在扇庄画扇,他技艺超群,远近闻名。

  一天,有个人来请唐伯虎画扇,要求他在小小的扇上画100只骆驼,真够难为人的。可唐伯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就画了起来。

  只见他先画了一片沙漠,沙漠中间是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山下林茂路弯。那人一看,扇面快要满了还没见一只骆驼,得意地笑了。

  心想:看他咋画得下一百只!只见唐伯虎在山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前半身被山崖挡住了;在山的右侧,又画了一只骆驼的前半身。唐伯虎把笔一搁,那人急了,说:“不够一百只呀!”唐伯虎又拿起笔来,在画旁题了一首诗:“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那人一看,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

  没过几天,又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让唐伯虎画扇。

  他自己命了一个题,叫《花香》,但扇面上不要一瓣花。又是一个专难为人的人。唐伯虎点点头,就在扇面的右边画出几片绿叶来,一群蜜蜂,一只蝴蝶,正飞了过去。

  然后,唐伯虎在扇面上题了“花香”二字。秀才看了,赞叹不已。历史上,大多数著名画家都有专门为自己加工扇面的扇庄,满足自己画扇的需要,才能使自己的画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游刃有余。

  团扇扇面

  团扇,也叫“宫扇”、“纨扇”。

  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而言。王昌龄《长信愁》诗:“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名为“团扇”。

  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又名纨扇,而后传入日本。折扇系日本发明,而后传入中国。日中两国人民的共同智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在日中交流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件有趣的事。

  团扇亦称“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称宫扇。团扇边框及柄以竹制,扇面用洁白的丝绢,上画山水楼台、花鸟虫草等。早期多为圆形,后乃有长圆、扁圆、梅花、葵花、海棠等样式。

  团扇精巧雅致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自汉代至北宋是团扇的盛行时期。四川及苏、杭的宫扇,制作最精、历史也最悠久。宫扇又叫纨扇、团扇、罗扇,它出现于羽扇之后、摺扇以前。

  西汉成帝的妃嫔班婕妤写过一首有名的《团扇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借咏团扇表露受赵飞燕嫉妒排挤恐受君王冷落的复杂心理。此纨扇之始。古纱、绫、罗、绢皆可为团扇面料,今惟以罗以绢,近则罗亦废,而多用绢制。

  从历代散见的泳扇的诗赋散文来看,团扇盛行于西汉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间,宋代以后又与摺扇并驾齐驱,深受妃嫔仕女、文人雅士的喜爱。团扇在现代民间通用,扇面以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或瓷青湖色,亦有月圆、腰圆、六角之形,名人书画其上,名曰‘团扇’。

  柄用梅烙、湘妃、棕竹居多,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就绢宫扇的造型而言,以圆似明月的居多,但其它形状的也不少,如六角形、八角形、瓜楞形、蕉叶形、梧桐叶形等等,其中海棠形、马蹄形、梅花形,是除圆形之外较常见的。

  来源:艺术品鉴官微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