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大著名雕塑背后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9日 19:22 新华网

琼海嘉积矗立的《红色娘子军》石像。 王仪 摄 琼海嘉积矗立的《红色娘子军》石像。 王仪 摄 东坡书院前的《东坡笠屐》铜像巍然挺立,气势不凡。李幸璜 摄 东坡书院前的《东坡笠屐》铜像巍然挺立,气势不凡。李幸璜 摄 鹿回头雕塑成为三亚知名景区。海南日报记者 苏建强 摄 鹿回头雕塑成为三亚知名景区。海南日报记者 苏建强 摄

  回溯海南三大著名雕塑,不能不惊叹城市雕塑的巨大魅力:从苏东坡宽阔的前额中能看见贤哲的智慧,从红色娘子军的脊梁上能看见卓绝的奋争,从鹿回头古老的传说里能看见三亚城市的源头。它们不仅记录了各个时期的价值判断和历史情怀,显现出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思想脉络,更展示了海南各地的生活情趣与艺术水平。

  “数量不多,质量可嘉。”在日前举行的“推进海南省城市雕塑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萌教授对海南的雕塑有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他特别点到了海南的三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著名雕塑:儋州市东坡书院的《东坡笠屐》、琼海《红色娘子军》和三亚的《鹿回头》。前两个是1987年“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的入选作品,《鹿回头》则获得2010年“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提名奖”。

  那是海南城市雕塑的黄金时代,这三件作品均创作于1980年代中期。当一一回溯这三个雕塑时,不能不惊叹城市雕塑的巨大魅力:从苏东坡宽阔的前额中能看见贤哲的智慧,从红色娘子军的脊梁上能看见卓绝的奋争,从鹿回头古老的传说里能看见三亚城市的源头。它们不仅记录了各个时期的价值判断和历史情怀,显现出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思想脉络,更展示了海南各地的生活情趣与艺术水平。

  《东坡笠屐》―――一代文豪意不平

  “说起东坡笠屐,里面很有故事啊。”电话一接通,就传来了老雕刻家李汉仪爽朗的笑声,78岁高龄的他依然才思敏捷,谈起自己的得意之作来,滔滔不绝。

  那是1985年春夏之交,时任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的杨应彬去儋县(现儋州市)视察回来,专门给广东美术学院党委写了一封信,要求他们派出最优秀的雕塑家,根据苏轼在海南的“东坡笠屐”的故事,为东坡书院雕塑一座苏轼的全身像。

  东坡笠屐的典故,是指苏东坡流放到儋州后,有一天去看望朋友黎子云,路上遇雨,便向附近农家借得竹笠和木屐,穿戴起来却惹得当地妇孺争笑,连狗也对着他吠叫,苏东坡只是说:“笑所怪也,吠所怪也!”后人引此事,却是赞美苏东坡旷达乐观、与民相亲的襟怀和气度。

  接到任务的李汉仪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赶赴儋州实地考察,了解地方环境、收集资料。他发现,“东坡笠屐”的故事虽然简短,却深刻概括了苏东坡被贬到海南时期的代表性形象,表达了当地人民对他的爱戴和敬仰。由于故事生动活泼,吸引了历代丹青高手,屡屡以此为题材绘制出传世佳品,甚至远在日本也有一幅《东坡笠屐图》。然而,用雕塑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则故事的,这还是第一次。

  李汉仪仔细揣摩了几张东坡笠屐图。他觉得苏东坡的穿戴很亲切,因为在他的家乡广东东莞也流行穿木屐,“我最喜欢穿木屐,因为特别干爽。”

  他对斗笠的感情也很深。“以前小时候躲日本兵,我戴着斗笠几乎走遍了全广东。解放后每次下乡,我也要戴斗笠。”由于他不了解当地斗笠的样式,当时儋县县委宣传部长还特意买来一顶送给他。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让他马上注意到,东莞的斗笠顶部很尖,而儋州的斗笠要平一些。为了确定苏轼的服装样式,他还专门查找了北宋神宗年间的史料。考虑到斗笠的边缘很薄,石质的比较容易断裂,因此雕塑选择了铜质。

  服饰样式确定后,李汉仪又研究了苏轼的容貌身材。他专程赶赴佛山石湾,揣摩了当地一尊有名的东坡雕像。“我是以此为外貌样本,但是脸比那尊加长了一些。”

  他笑着谈起了苏东坡的一个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是个出名的才女,两人常对诗取乐。相传苏小妹前额突出,苏东坡就说:未出门前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苏小妹回敬道: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还未流到腮。“这说明苏东坡的脸比较长。”

  他坚持,这个雕塑一要有审美价值,二要有精神启迪作用。例如,在设计苏轼的形象时,他让苏轼用手轻轻提起衣服下摆。“这是下雨时的一个很自然的动作,否则会影响走路。”然而,衣服下摆提得并不是很高,整个人也显得修长挺拔,“这样可以表现东坡豪放不羁、不太在乎世俗牵绊的形象。”

  形象设计好后,李汉仪开始了长达大半年的创作历程。拟就雕塑小样后,院党委书记带着他直奔杨应彬的办公室。杨应彬看了小样,没有提多少意见,雕塑小样就算被同意了。李汉仪认为,杨应彬不提什么意见说明他很高明,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意见左右艺术家的思路,只要没有原则问题,尽量留给作者更广阔的自由创作空间。

  放大泥塑稿完成后,邀请杨应彬来审查,他依然没有提多少意见,审查便算通过了。当时,李汉仪提出请杨题字,杨谦虚地说:“此像我题字不合适,建议用郭沫若先生的手迹。”现在铜像的汉白玉基座上刻的字就是郭沫若的手迹“东坡居士”。

  雕塑正式安放的日子,李汉仪已经记不大清,他认为应是12月。当时,他为雕塑选定了安放的位置和朝向,即西园的花圃里,与大门同一朝向。“城市雕塑一定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产生造景作用。”

  然而,没想到因此还闹了一个小小的风波。当地中和镇经过商议,派出五六位长者专门找到李汉仪,质问为什么要将苏东坡的塑像置于室外,让“他”日晒雨淋。李汉仪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了城市雕塑与室内雕塑的区别,“放在室外才能让更多人观瞻,城市雕塑都是放在室外的。”

  李汉仪说,他一点都不生气。因为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苏东坡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在他们眼中,苏东坡已经与神灵无异,应该像其他神佛一样置于室内,“我非常感动。”

  当时,李汉仪收取的酬劳非常低廉,还不到他给海外做雕塑收取酬劳的十分之一。“劫富济贫,”李老笑着说,当时国家经济形势还不是太好,做城市雕塑的很少,“这是为了推广城市雕塑。”

  要塑造苏轼这位历史文化名人,是没有任何可资信赖的形象作依据的。而由于李汉仪刻苦揣摩,侧重运用中国传统的表现手法,同时又注重吸收西洋雕塑艺术,终于将雕塑刻画得苍劲、浑朴,立意深沉、含蓄,诗人老而不衰的神态和坚韧不拔的品格栩栩重现。

  雕塑完成后,受到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赞誉。香港《中报》的文章这样描述:“苏东坡雕像身着布衣和笠屐,一副平民模样,但布衣稍显洁雅,透露出文士气质。他作行状,不阔步,显得彳亍不前,从而反映出当时环境的举步维艰。其胸微挺,其目炯炯,其腹略突,其气不平,整座雕像巍然挺立,气势迫人,有一种抗争不屈的力量。”

  《红色娘子军》 ―――胡耀邦同志题碑铭

  在琼海市南门街街心,一座以红色娘子军战士为原型树立起的雕像,吸引着南来北往客驻足瞻仰。为了纪念红色娘子军的革命精神,1980年代的琼海县决定在市内的南门街街心为红色娘子军连树立花岗石塑像,作为红色旅游景点,让人们在游览中重温曾经发生的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史。

  红色娘子军塑像前期的设计工作,凝聚了一批雕塑名家的心血。琼海籍雕塑家崔开宏为塑像设计了泥塑小样,同是琼海籍的雕塑家卢鸿基教授在塑像的设计过程中也提出了宝贵意见。

  1984年3月,负责塑像筹备工作的琼海党史办向卢鸿基、崔开宏及海口市文化部门的一些艺术家发函征稿,但寄来的初稿不尽如人意。7月下旬,借着因公上京的机会,当时党史办的主任林鸿范前去拜访了崔开宏,他承诺愿意回琼海参加设计工作。8月中旬,崔开宏回到琼海,在对南门广场和长坡的花岗岩石料进行实地考察后,设计出了红色娘子军的泥塑小样稿。9月15日,崔开宏将初稿带回北京,征求了刘开渠、刘林等雕塑名家的意见,对设计做了修改和补充。

  红色娘子军塑像是以一整块重数十吨的巨石整块雕刻而成的。

  林鸿范告诉记者,为塑像选材时,参与设计制作的工作人员对琼海当地的气候环境作了分析,根据海南气温高、光线强等特点,决定选取花岗岩做为雕刻材质。同时还决定只能采取一整块石料进行雕刻,不采取内地常见的用小块雕刻再拼凑成整像的办法,以防出现因年长日久在拼凑处出现苔迹的现象。

  出于成本考虑,琼海党史办决定就在琼海长坡地区的多异岭上就地取材。当时想要寻到这样一块巨大的石头并不容易,党史办的工作人员与多异岭石场的采石工人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几乎翻遍了整个山岭,才找到了一块符合要求的石料。经过2个多月的开采加工,这块40余吨重的巨型石料被加工成20吨的粗坯石料。粗坯完成后,要运回市内进行细部的雕刻加工也非易事,林鸿范说,幸亏当时他打听到琼海有一个石料场有两辆巨型吊车,可胜任这项工作。1985年4月16日,吊车将这块20吨重的粗坯石料运回了琼海县委新大院。

  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红色娘子军塑像,是崔开宏和著名雕刻师陆三男根据琼海当地妇女的面部和体型特征构思而成的。据了解,崔开宏初期设计的娘子军头像,缺少了海南女性特有的纯朴的地域容貌特征,气质上偏向北方女性。崔开宏决定重新设计头像。但要有满意的头像,就必须有满意的模特儿。因此,林鸿范把这个任务托给了海南日报社琼海籍的摄影记者陈德雄。

  接到任务后,陈德雄心里为模特设立了一个标准,就是既要表现娘子军高大的形象,又要有健康、纯朴的气质,就是要美得带点泥土气。因此,陈德雄把选取模特儿的地点主要定在了琼海农村。经过数日奔波和筛选,四位带有海南妇女面部特质的琼海女性成为了他镜头中的模特。崔开宏根据陈德雄提供的相片,设计出了头像。为了刻好这个塑像,陆三男连续几天都守在琼海的街头观察当地妇女的体型,再回去对塑像进行修改,最终雕出了现今这座集中体现海南妇女特点的塑像。

  1985年初,红色娘子军塑像建造工程开工。琼海县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讨论后,一致认为应该请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塑像题字,因为这最能代表党中央对红色娘子军革命精神的肯定。

  曾任海南区党委常委的黎良端当时正在中央党校学习,她专程拜访了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陈维仁(曾任胡耀邦同志秘书),闲聊中借机提起了题字一事。陈维仁热情地答应了,但要琼海县委、县政府写个报告给总书记,清楚地写明题字的理由。林鸿范立即让写得一手好字的党史办工作人员崔修健用毛笔书写了一份报告。黎良端收到报告后马上就送到了陈维仁的办公室。

  陈维仁通过电话征得胡耀邦同志的同意后,就按照约定的时间将报告和资料送到了他的办公室。胡耀邦在看完资料和报告后,对陈维仁说,为红色娘子军建造塑像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他非常乐意题写碑铭。说完,他就取出笔墨砚,在宣纸上写下了“红色娘子军”五个大字,并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如今,红色娘子军的塑像已成了琼海的象征之一,而胡耀邦同志题写的碑铭也成了永久的纪念。

  《鹿回头》 ―――一个美丽的传说

  如今,到鹿回头看雕塑,是很多到三亚游玩的游客的心愿。

  曾任三亚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的陈人忠已年过古稀,但说起20多年前鹿回头雕塑建设时期的往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鹿回头是三亚著名的“南海情山”,流传着一个黎族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远古的时候,有一位英俊、勇敢的黎族青年猎手,追逐着一只美丽的坡鹿,从五指山一直追到了南海之滨。悬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坡鹿无路可逃。猎手正弯弓拉弦,准备放箭。突然之间,一道金光过后,红云升腾,坡鹿回过头来,化身变成一个美丽的少女,对着青年猎手嫣然一笑。他们情投意合,结为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繁衍后代,过上甜蜜的生活。

  鹿回头整个雕塑的主体是仙鹿神女与猎郎。鹿女头扎顶结、脖带项链、身穿绣花筒裙,低着头羞答答地,腼腆美丽而脉脉多情。她随意举起的左手仿佛在播种幸福生活的种子,让人从中联想她与青年猎手所憧憬的是一幅未来的美丽图画。在巨大的神鹿背面出现的青年猎手,好像在忏悔追赶神鹿的过错,惭愧地低着头,却又内心充满幸福。

  雕塑的设计者林毓豪是海南人,在国内的雕塑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在当时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决定建鹿回头雕塑时,就将设计和建设雕塑的任务交给了他。陈人忠回忆说,林毓豪创作鹿回头雕塑构思稿多达20多件。定稿之前的设计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一,采用少女头鹿身体的做法,这样类似国外司空见惯了的人面兽身雕塑,没有新意;其二,人和鹿现实生活中的正常比例,则像牧鹿人,失去了神化的感觉;其三,猎郎和鹿女处理在一起,则必然流于庸俗的谈情说爱,格调不高,而单有鹿女,又感到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推敲和深入民间调研,林毓豪最后形成猎手、鹿女、坡鹿“三位一体”的鹿回头雕塑。当时,林毓豪计划做成40米高的巨型雕塑。对此,林毓豪等专程过来选址,和崖县(现三亚市)园林处的同志拿着砍刀,在鹿回头荆棘满地、山石凌乱的密林开路爬行寻址。经过考察,决定放弃在滨海山峰平顶安置40米高雕塑的设想,改为高12米、宽4.9米,以和山顶环境协调,并留有游览的余地。

  确定雕塑形象后,林毓豪制作了一米高的“泥塑”。由林毓豪的学生林尤壮在广州将其放大10倍,这个过程整整用了一年,才完成石膏像。石膏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割成200块,装上几部卡车,运抵鹿回头岭。林毓豪从福建邀请了20多名石雕工人,按照每一块石膏像的形状,拿出一块花岗岩进行比对雕刻。

  在雕塑进行组装的时候,林毓豪和林尤壮总是早出晚归,天天步行上下山。在打磨猎手和鹿女的脸部等五官的时候,林毓豪头戴长舌帽,用一条粗大的麻绳拴紧腰部,悬在半空中,亲自动手,小心翼翼地作业。天黑了就用手电筒照明。

  林毓豪常是肚子饿了就啃一口冷馒头,渴了就喝一口凉白开水,直到晚上八九点的时候才回到住处吃晚饭。“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都守望工地。他把精力全部倾注在这座雕像上。当我们最后看到雕塑的时候,感觉神话在雕塑家的手中凝固。”陈人忠回忆说。

  200多块花岗岩石块是如何契合在一起的。林尤壮告记者,当时将200个石块进行依次编码。然后相邻的两个石块在雕刻的时候,相互留有凸凹的位置,以便在雕塑安装的时候相互卡在一起。当最后所有的石块组合在一起后,林毓豪和林尤壮两个人将结合处进行打磨,弥合结合处的缝隙。在修复了一个多月之后,鹿回头雕塑正式完成。

  因其较高的工艺,落成之后的鹿回头雕塑获得了不少奖项。据了解,鹿回头雕塑作品曾经荣获广州文学艺术首届红棉奖,参加了全国城雕作品展览,并在《美术》等国内外杂志上多次发表。雕塑落成之后,通向雕塑的路一直都是泥路,影响了游客前去观看。1990年初,三亚市专门拨出资金将道路改造成柏油路。随后,三亚市以雕塑为中心景点,建成了鹿回头山顶公园。此后,鹿回头雕塑成为三亚的知名景区,每年都要接待数百万人参观。(记者 单憬岗 许春媚 郭景水 谢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