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油画市场分析报告(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9日 16:4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为“新生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刘小东在中国油画界独树一帜。历经2008年金融危机诱发的市场深度调整,刘小东成为“名家洗牌”效应的残存者,其油画作品的市场表现自2010年开始已经恢复了持续上扬的势头,而且在2011年秋拍,大市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这种势头。
影响刘小东油画作品未来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首先,刘小东的写实主义风格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刘小东的油画并不是十分“逼真”,但深厚的学术基础造就了其娴熟具有特色的造型技法,使其画作具有完整的画面感和故事性,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其次,刘小东的作品除了给人视觉冲击以外,还充满了现实主义。刘小东的重要画作都是写生油画,通过对生活中普通人物的艺术刻画,来表现一种时代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
第三,刘小东除了是画家和教授之外,他还是一名艺术评论人,一名电影演员,多栖发展的路径扩大了刘小东的影响力,使其成为艺术圈的明星,成功的运作也为其油画市场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2011年秋拍综合分析
2011年秋拍延续了春拍强劲的上升势头,刘小东油画个人指数上涨13.48%,成交率微幅上扬。虽然2011年秋拍的成交量比春拍成交量减少,但成交金额却上涨了81.86%。究其原因,主要是2011年秋拍有两幅幅重量级作品上拍。
2011年秋拍刘小东一共上拍了11幅作品,仅有1幅流拍,成交率达到了90.91%。流拍的作品是刘小东2002年创作的《槟榔西施》。这幅作品由台湾地区拍卖公司罗芙奥在香港现代与当代艺术拍场拍卖,该拍场拍卖总件数81件,成交率仅为58.02%。从拍卖成果看,拍场的氛围不高对作品的成交有所影响。
2011年秋季,我们统计刘小东的作品有油画和纸本丙烯画两种。从平方米单价来看,油画的价格明显要高于纸本丙烯的价格。刘小东的纸本丙烯画作在2005年进入拍卖市场,当时平方米单价就在40万元左右,历经6年,此类画作的平方米单价并没有上升,甚至有所下降,而油画价格一路高涨。2011年秋拍的两幅高价作品《少年情深》《儿子》是刘小东早期的代表性作品,有多次出版及展览,以高价成交也在意料之内。刘小东的绘画将学院与前卫折中,适合了市场接受前卫艺术的最低限度,是他在当代艺术遭遇调整时期能够逆势上扬的重要原因。
刘小东市场整体走势
我们通过梅摩-中国油画刘小东指数与梅摩-中国当代油画指数走势比较图来分析刘小东油画作品市场历年来的表现,其中成交量是刘小东油画作品每半年的成交件数。
从上图可以看出,刘小东个人油画市场的走势是优于中国当代油画的整体走势的,但与当代油画市场指数相比,刘小东的个人指数波动显得更加剧烈。刘小东个人指数从2005年开始迅速上扬,2006年秋拍趋势放缓,直到2007年底慢慢爬上第一个顶峰。由于艺术品市场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刘小东油画市场也受到重挫,调整时间长达两年,下跌幅度超过50%。虽然刘小东个人指数受到金融危机较大的冲击,但其作品的内在价值对其个人指数起到了重要的拉升作用,从2010年开始,短短两年的时间,上涨了228%,并在2011年连续创造新高。
1、 铺垫阶段(2004年前)
刘小东1988年从中央美院毕业,毕业后就一直留校任教,八年的学院教育和随后的教学经历,为其写实主义的创作技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小东的作品在1991年进入拍卖市场,在2004年前,只是断断续续地上拍,量也没有保障,并没有形成一个供求有序的市场。虽然1991年到2004年的13年间只有24幅作品上拍,但成交了17幅,成交率达到了70.8%,在艺术品市场并不成熟的时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交率已经实属不易。良好的成交记录为后续作品的上拍和市场的形成做了成功的铺垫。
2、 市场繁荣阶段(2005年-2007年)
200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步入繁荣期,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作品都有不错的表现。经过精心的市场铺垫,刘小东油画开始发力,全年共上拍24幅油画作品全部成交,可见市场对刘小东作品的渴求程度。2005年11月对刘小东的油画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个月共有12幅作品上拍,《行吟诗人》《儿子》和《心乱的男孩》在中国嘉德(微博)拍卖会连续上拍,全部突破百万,这也是刘小东的作品首次突破百万。本月随后上拍的9幅作品有3幅突破百万,《雨街》更以220万的价格突破两百万,上涨势头十分迅猛。2005年前,刘小东油画作品的价格最高的作品是以44万元成交的《白胖子》,2005年达到220万元,长了4倍。2005年共有10幅作品突破百万,百万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06年,刘小东成为了艺术品市场的明星,对于他的报道铺天盖地。刘小东油画市场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上拍量上涨一倍,达到48幅。由于上拍量的快速增长超出了买家的预期,资金未能及时跟上,造成8幅作品流拍,成交率为83.3%。2006年11月21日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历史性的一刻,而创造历史的正是刘小东。刘小东的组画《三峡新移民》以2200万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刘小东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人。刘小东的重要作品进入了千万级别,而他的其他油画作品的平方米单价也稳稳的站在了百万元以上。
2007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火爆,刘小东油画市场的上拍量小幅下调至37幅,成交32幅,成交率回升至86.5%,刘小东个人指数达到第一个顶点。2007年下半年,《笑话》以1232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刘小东第一幅过千万的单幅作品。
3、 下跌筑底(2008年秋拍-2009)
2008年,金融危机的气氛蔓延至艺术品市场,刘小东油画市场也开始了历时两年的回调期。2008年,刘小东一共上拍25幅油画作品,成交16幅,成交率仅为64%,成交量缩小到2007年的一半。但是2008年上半年,《温床NO.1》和《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两套组画的高价成交,为刘小东个人指数形成了一定支撑。《温床NO.1》以5712万元的高价创造了刘小东油画作品新的拍卖纪录,至今也是其价格最高的油画作品。虽然价格创了新高,但较高的流拍量还是将个人指数拖了下来。
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加深,刘小东油画作品全年上拍量仅为7幅,但可喜的是,这7幅作品都顺利成交,让人看到了刘小东油画反弹的迹象。惜售心理使卖方市场大幅缩量,但买方市场却希望趁低吸货,这也促成了100%的成交率,体现了刘小东油画作品的内在价值。
4、 再攀高峰阶段(2010-2011秋拍)
2010年,艺术品市场逐渐恢复活力。经过两年的深度调整,刘小东油画市场在2010年进入了快速上行的通道,上拍量和成交量显著回升。2010年全年共上拍油画23幅,成交20幅,成交率达到87.0%。刘小东重要的油画作品不断上拍,让市场兴奋了起来,全年共有4幅作品超越千万,其中组画《青藏铁路》以2184万元成交,其他3幅千万作品均为单幅作品,《违章》以3640万元的高价刷新了单幅作品的拍卖纪录。
2011年,刘小东油画市场的走势稳健,延续了2010年高速上涨的势头。从2010年开始上涨到2011年秋拍,刘小东个人油画指数上涨了228%,继续试探个人指数的新高。虽然刘小东油画市场在2011年秋拍的上升势头有所放缓,但考虑到大市的整体持平,刘小东油画市场的表现已然不错。
代表作品价值分析
我们将从拍卖价格、艺术价值和现有价值三个方面对刘小东油画作品进行分析,以寻找刘小东市场表现最好及最有潜在升值空间的油画作品。
价格分析
我们先分析最受市场欢迎的作品,下表是刘小东拍卖成交价最高的十幅油画作品。表中的最后一列是根据梅摩-中国油画刘小东指数估算出的作品现值区间。现值区间是利用梅摩-中国油画刘小东指数将作品当时的拍卖价格进行折现算出作品现值,并按照现值的三分之一作为浮动区间计算得出的。
2011年秋拍,刘小东有两幅重量级作品在北京保利上拍,受到市场的欢迎,顺利进入了成交价格的前十名,其价格前十名的作品也均达到了千万级别。在前十名中,组画依然占据了较为靠前的位置,但单幅作品的均价比较高。
刘小东价格高的作品都是描画社会中普通人物形象的作品,都具有较大的尺幅或者是组画。刘小东的这些作品充满了他个人的写实风格。有人评价刘小东坚持的是“具体的现实主义”,也许他笔下的人物不是那么“逼真”,甚至略显粗糙和懒散,但是,他并不是在简单的抄写现实,而是通过油画作品体现时代精神,这正是刘小东写实风格的优势所在。
从创作过程而言,刘小东的写实主义是一种艰苦的写生,他的作品并不是在画室中对着模特创作出来的。他走遍大江南北,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他画中的人物。三峡的建设者、军营的军人、青藏高原的放牧者……这些人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但在刘小东的画中,则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刘小东的写生画作尺幅十分大,有时为了一幅或者一组画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超过一年的时间,画中凝结了他许多的心血和感情。
刘小东最贵的十幅作品都体现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充满了他的心血和感情。2006年,《三峡新移民》2200万的成交价格创造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高价,使刘小东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第一人。2008年,《温床NO.1》以5712万元的价格刷新了个人新高,《温床NO.1》是三峡写生系列的作品。
《三峡新移民》 2004 布面油画 300×1000cm
《三峡新移民》是刘小东在2004年创作的大型油画作品,画高3米、长10米,作品有着丰富的表现元素和视觉语言。刘小东曾这样解释作品:“《三峡新移民》是2004年我在三峡写生时创作的,这幅画面表现的是正在施工的三峡工地、爆破的废墟、神态各异的人物、天真顽皮的孩童”,将要拆迁的村落和被迫迁移的人群,真实的再现了这一段特定事件的历史。在作品中,刘小东表现了三峡改造工程带来的社会现状及给三峡人民所造成思想和生活上的影响。2006年秋季,北京保利推出了刘小东的油画《三峡新移民》,最终以2200万元成交,创下了中国内地当代艺术品的天价。
重要作品分析
《温床NO.1》 布面油画 2005-2006年 250cm×250cm 2008年春季,在中国嘉德2008春拍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中,刘小东的作品《温床NO.1》(五联)以5712万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傲居全场榜首,并且创下中国内地油画拍卖最高价格。
《温床》是刘小东极为重要的一幅作品,隶属于刘小东油画“三峡系列”的作品之一。《温床》分两部分,均为长卷式,此次拍卖的为该作品的第一部分。《温床》第二部分描绘了一群泰国女人,两部分作品的共同点是画面都出现了床垫—— “温床”。《温床NO.1》描绘的是11名只穿内裤的男子在打牌的场景,画中人物的原型来自刘小东从三峡当地发现的11个农民工。作品延续了刘小东一贯在宏大的背景下,对于生存其间的平凡人的关注。刘小东说“我画了三次三峡,每次对我而言都是一种提升。”刘小东对《温床》的解读是,当代的一些作品脱离了现实与社会,所表现的含义模糊不定,或者夸张变形到极致,或者所用色彩就足以使观众的视觉遭受强烈的打击。但《温床》与这些作品不同,它富有情节性和镜头感,如实记载了三峡移民拆迁时的情景,“我相信观者能在我的"镜头"里读出直率、善良与淳朴,那是一种美丽到哀伤的感觉。”在《刘小东——中国当代油画名家个案研究》一书中,作者易英写道:“刘小东的艺术从一开始就体现出学院与前卫的折中,它适合了市场接受前卫艺术的最低限度,获得了批评与市场的双赢。”
《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 布面油画 2004年 200×100×18 cm
《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是新写实主义油画代表艺术家刘小东的力作。这件作品创作于2004年,是“金门碉堡艺术馆──十八个个展”的展出作品之一。此大型油画被分为9组18幅,每幅是一位军人肖像,尺寸为200×100厘米。他花了三个星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军营内,在两地分别找来九位军人作为十八幅肖像的主角,并在画中记下他们的名字和籍贯。刘小东试图以艺术冲破历史阻隔,为18幅偌大的军人肖像赋予慑人的气势,两地军人虽被拼列,但看来并没两样,表现出画家对两岸和谐合作的期盼。2005年,《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在北京画廊国际博览会上曾以近400万元成交。三年后,作品再次出现在拍卖场上,估价已经飙升10倍,最终以最高估价5573.750万港元卖出,加上佣金一共是6192万港元,这也创造了刘小东个人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体现了刘小东这位中国新生代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值,同时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市场增强了信心度。
本报告由梅摩艺术指数研究中心发布,李燕玲、杨雅娟和尹诚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