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油画当代精神的现实反映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6日 10:43 信息时报

  由广州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当代精神的现实反映·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师生作品展”于9月4日至11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据悉,该展试图以当代架上油画语言为研究框架,从“人文关怀的现实可能”、“绘画的非叙事性与叙事性的边界”、“非个性化符号的个性化表述”、“具象绘画的非直观呈现”等几个方面进行油画教学的进一步探索。

  据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范勃介绍,“第二工作室”是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五个教学团队之一。这次展览集中体现了第二工作室的师生把理性思考落实到具体教学中的实践成果:“这些作品广泛吸收了其它艺术形式为绘画带来的可供参照的视觉经验,从而为其绘画形式语言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可供探讨与实验的可能。这个展览也从侧面反映出广州美院油画系各个工作室为油画教学的深化和改革所作出的努力。”

  “艺术介入现实”是本次展览主题

  9月4日下午,“当代精神的现实反映具象绘画的可能性”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中央美术学院(微博)人文学院博士杨冰莹指出,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当代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意义尤为深远:“身处广州这个中国南方的重镇,经济发展的前沿,前卫艺术的实验地,这些艺术家们最直接且深切地感受着日新月异的变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艺术对于现实的介入不仅是本次展览的主题之一,也是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的教学理念,更是在后现代语境中与视觉文化时代到来之际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姜小渊认为,现实主义一直以真实性、典型性、历史性为精神内涵,承载着人类对自身存在及命运的思考,这是一种具有普世主义情怀的艺术精神,也是现实主义艺术存在的根本。

  “叙事性绘画”表现艺术家精神状态

  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重大美术事件为标志的不同美术时期,叙事成为中国油画艺术家对历史、现实以及自我的反思与批判的直观手段。就像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家通过形式的批判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一样,90年代初的艺术家是通过个人叙事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无聊与迷惘,反讽与调侃,为在一个利益多元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前途与位置而不满和发泄。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赵兴认为,具象绘画由于其叙事性,能够获得更高的辨识度和认可度。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郭祖昌则进一步提出:"叙事性绘画"表现的本质是绘画对象的精神状态,这最终就是艺术家本身的精神状态。”

  艺术人用“点线面”展现自己的感情

  “非个性化符号是否具备个性化的可能?”谈到个性化表述时,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罗奇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罗奇认为,绘画中的点线面元素都是共有的,如何通过技法的传承与提炼,将符号抽离出来,随性地用手中的画笔充分表达和展现自己的感情,是每一个艺术人努力追寻的方向。”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赵炎表示,个性化语言的自由表达并非只是艺术家个人的奇思妙想,也不是无端的空穴来风,而是艺术家在自我与对象化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在敏锐的当代意识下,展现出来的有感觉的个性化。“一方面,这种个性化要与当代社会与文化建立起某种联系,而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个性化走向僵化。”赵炎说。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