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群功在破界
最近一次见到朱德群先生的画是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里。偌大的展厅中,昔日的“留法三剑客”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以及他们的恩师林风眠先生的画作,仿佛静静地述说着上个世纪中国与法国在文化交流上的的不解之缘。
朱德群15岁入杭州国立艺专学画,35岁赴法求学前,已在台湾功成名就,却凭借过人的气魄与胆识来到法国,才有了此后享誉画坛,成为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的故事。
这不禁让我想起,学画时母亲给我拿来一本沉甸甸的朱德群画册,那时的我每天硬着头皮忙着研究考试,画册里只看到大片大片的颜色堆叠在一起,读不深入——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学画画大多是半路出家,从开始就被灌输着具象、写实的应试画法,琢磨着如何画可以拿高分,大抵上对抽象艺术不敢碰,老师也不让碰。每当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单凭一大堆颜料看似随意的涂抹就可以获得法兰西艺术院士这样如此高的成就,老师就会以一句“这就是艺术”给搪塞过去,所以也就对抽象艺术敬而远之。
后来进入大学,通读了中外艺术史,才明白自打照相机发明之后,西方原先用来记录重要时刻的古典主义绘画已经渐渐衰落,画家们为了脱离模仿自然传统观念,不断试验并创造出了各种流派,这才有了今天的抽象派。
朱德群的画,表面上是抽象的色彩绚烂,内在却包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味。纵观东西方艺术史,能够打通东西方绘画差异、抽象与具象的界限,朱德群功不可没。
评论家们说朱德群的画是诗人画,是当代的宋人画,但是直到亲身站在老先生的原作面前,体验画面上那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节奏与磅礴,心中的谜底才真正豁然开朗。
朱德群的画既有现代意识的体现,又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精神。一笔一划,一个色块,发挥了西画的色彩表现力,又将国画的写意理念融汇其中,创造出异彩斑斓的绘画风格,这些都是朱德群此生对艺术史的研究和沉淀之果。
有人说,朱德群的去世标志着旅法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家群体最后一位大师的离去,我不这么认为,因为现代主义于吾辈才刚刚开始,朱德群只会感染更多的年轻画家前往法国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艺术之源。而朱德群在艺术上的执着与信仰,必将激励晚辈前赴后继以求索。 (李颖)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