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特式》画作前的遐想

2014年05月28日 13:53   人民日报  收藏本文     

格兰特·伍德《美国哥特式》 格兰特·伍德《美国哥特式》

  刘文飞

  来到芝加哥美术馆,介绍手册上关于该馆的“艺术瑰宝和杰作”有两件,休拉的《大杰特岛上的周日》和伍德的《美国哥特式》。在美术馆门前又见海报和引导参观的楼层图上都赫然印着伍德的这幅画。这是怎样的一幅杰作?它为什么那么受到关注?

  在二楼的“1900—1950年美国绘画”展区我终于看到了这幅名画。画旁的文字说明大意是:

  格兰特·伍德的《美国哥特式》于1930年在芝加哥美术学院首次展出,这幅描绘两位农民站在一幢白房子前的画作让画家一夜成名。画家在年近40岁时迷上了他在艾奥瓦南部小镇艾尔顿所见到的一幢小屋,这种仿哥特式风格给画家以灵感,派生出这幅画的主题。

  《美国哥特式》是美国艺术史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它是地域主义的一个重要代表作,这一运动激烈反对欧洲的抽象艺术,主张以具象的风格描绘美国的乡村素材。此画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些人相信,伍德想用这幅画来讽刺那种被视为中部文化之特征的狭隘和压抑。此画也可被解读为对乡村美国道德纯洁的礼赞,或是赞颂和讽刺的含混组合。

  伍德曾在1928年前往德国慕尼黑,为那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所吸引,回故乡后与这幢“美国哥特式”建筑的偶然相遇,终于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这幅画。此时恰逢芝加哥艺术学院举办画展。评委们当时对这幅画的意见很不一致,有人甚至斥之为垃圾,但它最终还是顺利参展,并获铜奖。此画公开展出后引起了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即此画到底是在颂扬还是在嘲讽美国的中部文化。此外,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细节的争议。

  这的确是一幅《蒙娜丽莎》般的作品,充满谜语,具有极大解读空间。画作上的男女神情木讷、冷峻,但是你又分明能觉察到他俩内心的朴实和温情;画中人物衣着整洁,身后的房屋也很精致,但是你却似乎能感觉出他们生活的艰辛。至于人物和背景间不协调的透视关系,两个人物不一致的目光,草叉和眼镜构成的对比等等,更使这幅画上的矛盾性无处不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存在着冲突。画家“否认”他是在嘲讽美国中部文化,但他也曾暗示他的画中确有讽喻,至于究竟是什么,他始终不愿说明。

  站在这幅长宽都不足一米的油画前细细揣摩,渐渐地我有了自己的解读。首先,它让人强烈感受到美国人性格的另一侧面。在世人印象中,美国人乐观豪迈有余,深刻内敛不足,可是《美国哥特式》却提供出另一种图示,即美国人、而且是最普通的美国中部农民身上的那种冷静、克制,甚至自省。其次,这幅画创作于1930年,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大萧条”时期,没有看到太多关于此画与其“时代背景”之关系的描述,美国的艺术史家大约也不喜欢此类“现实主义批评”,但是,在美国再次遭遇经济危机的当下站到这幅画前,我却读出了画中人物脸上的那份坚韧和抗争,那种不屈的信念。最后,哥特式建筑追求高度,追求与上天最大限度的接近,这与美国人崇尚的“进取心”暗含着某种契合,透过芝加哥美术馆宽大的玻璃窗,恰好可以看到对面的希尔斯大厦,可以看到由四周鳞次栉比的高楼所构成的“天际线”,这似乎就是对伍德当年的《美国哥特式》命题的现代诠释。

  画作本身谜一般的多解,画家本人“美国梦”式的成功,欧洲艺术风格与北美大陆生活现实的融合,对美国民族性格不同侧面的形象展示,画作所折射出的美国式价值观以及为实现这一价值而付出的不懈努力……或许正是这一切的组合,才使伍德的这幅《美国哥特式》得以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并列,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之一。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