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切利的文艺复兴:剥去阐释的波提切利

2016年01月06日16:16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在柏林和东京,有3场关于文艺复兴巨匠波提切利特展正在举行。其中,英国V&A(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策展的“波提切利的文艺复兴”尤为有趣。

  ■ 专访英国V&A博物馆策展人马克·埃文斯、 安娜·德贝内代蒂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局部)

  在柏林和东京,有3场关于文艺复兴巨匠波提切利特展正在举行。其中,英国V&A(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策展的“波提切利的文艺复兴”尤为有趣,该展策展人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说,这场展览“要剥去加在大师头上的层层阐释”。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一位公认的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家,曾在艺术史上销声匿迹了诸多世纪,直到近200年才被重新发现。 在波提切利的笔下诞生的不仅仅是维纳斯,那些或虚构或真实的女性均借由画布得到了隽永的生命,她们的形象更成为后世艺术家的缪斯,一再被模仿或解构,形成 了一系列随时代变化的、描绘理想或世俗之爱的艺术作品。

  一场关于波提切利的接受史的展览本月24日即将结束在柏林国家博物馆柏林名画陈列馆的展示,这场名为“波提切利的文艺复兴”(The Botticelli Renaissance)的展览,由该陈列馆与位于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共同策划,2016年3月将移师伦敦继续展出。

  展览打破观众的传统印象,从展现当代艺术作品和设计入手,而这些作品的创作者都从波提切利的绘画中得到启示;观展之际,观众又仿佛能穿越到19世纪,追随策展人的叙述,回顾彼时的人们如何重新发现波提切利;最后,展览呈现出波提切利自己的作品,以作为压轴大戏。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策展人马克·埃文斯(Mark Evans)、安娜·德贝内代蒂(Ana Debenedetti)是本次展览伦敦方面的策展人,在共同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他们表示,以这样的叙述方式诠释人们业已熟悉的波提切利, 可以“循序渐进地剥去加在这位文艺复兴时期大师头上的层层阐释,这些阐释是由过去200年间与波提切利的作品打交道的艺术家和作家所带来的”。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下简称“艺术评论”):本次展览是和德国柏林名画陈列馆合办的,能简单介绍一下双方是如何合作的,如策展方式、展品组织方式等吗?

  埃文斯、德贝内代蒂:此次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下简称V&A)与德国名画陈列馆的合作大致开始于五年以前,两家机构的两位策展人 ——马克·埃文斯和史蒂芬·韦塞尔曼(Stefan Weppelmann)之间一次有关波提切利的对话。随后,柏林名画陈列馆的鲁本·赫伯曼(Ruben Rebmann)与伦敦V&A的安娜·德贝内代蒂参与了进来。

  尽管现在波提切利被公认为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但在他1510年逝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彻底地被遗忘了。不像其他声名显赫、富有影响 的古代绘画大师如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波提切利不过是在200年不到的时间之前,才被人重新发现的。这其中,英格兰前拉斐尔画派的画家功不可没。

  为举办本次展览,两个各由三名主要成员组成的策展团队,在伦敦与柏林同时工作,协调选择展品、接洽有可能的借展方、进行调研,最后一同写作了本次展览的目录。

  不过,在伦敦和在柏林的两次展览看起来颇为不同,大约有20%的展品内容不同,而且在展览的叙述上,两者也有所差异。这是两个策展团队各自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同时,两个机构的设计团队不同,因此通过视觉传达的概念,在阐释上也各不相同。

  艺术评论:本次展览以时间逆序排列,似是意图引导观众从当下到过去、从熟悉的艺术作品与设计走向中世纪的波提切利。但不同于去世已久而有定评的画家,当代艺术家和设计作品的评价各有千秋,争议也常常不断。具体来说,作为展方,是怎样选择这部分当代作品进入展出的?

  埃文斯、德贝内代蒂:为了表明我们自己直接的经验是如何影响我们观赏过去的艺术作品的,在展览的早期阶段,我们就决定此次展览要从展现当代的一 些艺术作品和设计入手,观众对它们也更为熟悉;然后,我们再开始“回到过去”,回到19世纪,看看当时的人们是怎样重新发现了波提切利;最后,再呈现出他 自己的作品,以作为展览的压轴大戏。

  以当下的艺术作品起头,通过19世纪的作品最终到达波提切利本身,这样的展览方式,引导观众循序渐进地剥去加在这位文艺复兴时期大师头上的层层阐释,这些阐释是由过去200年间与波提切利的作品打交道的艺术家和作家所带来的。每件展品的选择都小心翼翼并有其意图。

  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线性的历史过程:从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如John Flaxman和J.A.D。 Ingres,到英国的前拉斐尔画派Dante Gabriele Rossetti和Edward Burne-Jones,还有同时期欧洲大陆的画家Gustave Moreau和Arnold B?cklin,还包括了画家René Magritte和时尚设计师Elsa Schiaparelli所代表的超现实主义流派。

  当代的这一部分可供选择的展品非常丰富,因此必须充分精简,以最少的展品来清晰、全面地叙述我们当下这个时代。这对于展现波提切利的作品(特别 是著名的《维纳斯的诞生》)如何影响到其后各大艺术流派代表人物(如“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社会、政治、地理视角也会带 来不同的阐释,如法国女性主义行为艺术家ORLAN,或是来自巴西的艺术家Vik Muniz,就有各自不同看法。从出发点上来说,策展人希望能够表现出波提切利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影响,而且就媒介而言也不限于绘画,还包括了摄 影、时尚设计、电影、印刷制品等等。

  艺术评论:先前《卫报》的报道中,着重强调了波提切利作品中所具有的某种(后)现代的特质,认为他所画的人物和图像,正象征着当代人流离失所 (exile)的普遍境遇。另一方面,提及古代大师,总离不开将之视为正统、榜样这样的观念。您如何看待波提切利所具有的这种双重特性,而且对当下而言, 您认为波提切利的意义何在?

  埃文斯、德贝内代蒂:对当下的观众而言,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已经成为了美人与现代“招贴画女郎”的原型。许多现代艺术家都乐意挪用并重新阐释 维纳斯的形象,方式也不胜枚举。尽管今天波提切利以其神话主题而闻名,但像《维纳斯的诞生》、《帕拉斯与半人马》这样的作品事实上并不多,而且也都是为精 英、受过人文教育的富裕受众所画的。他所画的肖像画数量更多,但在15世纪,肖像画还专属于富裕的商人阶层。在波提切利的时代,他的名声更多来自于他为但 丁的经典之作《神曲》绘制的插图,还包括一些传统的宗教绘画,特别是圣坛装饰画或关于圣母、圣婴的连环画。起伏有致的线条与大胆平白的色块,彰显了他极富 个人特征的风格。在他生前,他的作品由其作坊里的助手复制,以满足较高的要求。今天,波提切利的风格同时具有热情奔放和简洁有力的特征,对当代的观众来说 也特征鲜明。

  艺术评论:本次展览中,还展出了旅法画家尹欣对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模仿。尹欣以对西方古代绘画的“中国化”出名,而类似的尝试可以说也是许多 20世纪中国画家的共同选择,通过挪用西方绘画形象和题材,表达他们对外部世界特别是西方文明传统的关切。您认为,中国画家对西方题材的借用是否有其意 义,特别是对于西方世界而言?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展品中也有Tomoko Nagai漫画风格的作品。从您的角度,如何如何看待中、日当代艺术的形态?

  埃文斯、德贝内代蒂:每个人的视野毫无疑问都要受到他们自己文化背景的影响。尽管指涉的是同一幅作品(《维纳斯的诞生》),尹欣与长尾智子的处 理方式显然大相径庭。尹欣的关注点在于审美因素,他只选取了主体形象中头和肩膀的部分,重新阐释并质询原作所代表的西方对“美”的观念。长尾智子所关注的 则是流行文化的语境,她所利用的是波提切利的构图,以讽刺性的方式将它放置在意大利市场名牌的行列里,将原作商品化,以批判商业全球化。每位艺术家,都用 他们各自艺术背景中提供的相似特征,将波提切利对流动线条与平白色块的偏好加以改造。通过挪用这一举世知名的形象,他们得以向观众放大各自不同的想法与目 标。

  这也是本次展览要将波提切利的杰作同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并置的用意:今天的艺术家们挪用了波提切利的著名形象,使之重新成为时尚;而我们也想借此鼓励那些很少了解或念及波提切利的观众,重新发现这位持续不断带给人们惊喜的伟大艺术家。

  艺术评论:浮世绘这种日本的艺术形态,曾通过荷兰殖民贸易的影响,而吸引了像凡·高以至毕加索等一批欧洲绘画大师。在“西风东渐”已成无可争辩的事实情况下,您认为,类似的“东风西渐”,如今还有可能重现吗?

  埃文斯、德贝内代蒂:目前的英国拥有大量的亚洲遗产,亚裔群体也日益兴盛。东方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在公共作品方面十分突出,例如伦敦和伯明 翰重用了印度雕塑家Anish Kapoor和Dhruva Mistry,他们二者都是皇家学会的会员,都被授予了英国高级勋位(CBE)。日本动漫的审美风格在西方的流行文化(特别是电脑游戏)中也十分普遍。随 着越来越多的人口与艺术作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加之互联网所提供的便利,世界各地的信息与影响都在大范围地传播着。有理由相信,东方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将 继续强有力地影响西方的艺术与设计。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作者:陆斯嘉 朱恬骅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波提切利特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