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浓郁的代县面塑

2016年02月03日07:40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代县面塑 代县面塑

  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缀、用色蒸制而成

  代县,在元代以前即有制作面塑的习俗。面塑,俗称花馍、面人,是一种面花艺术。历经时代的洗礼与历史的沉淀,面塑最终形成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

  面塑,由古至今以其生动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尽情表达人们的审美价值和精神诉求,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深为历朝历代的人们所偏爱。代县面塑多与节庆和婚嫁密切相关,当做供品和礼品。如过春节要蒸供品,把发好的面团捏制成佛手、石榴、莲花、桃子等各种形状的供物,蒸好后祭供神仙;如娶媳妇、嫁闺女要蒸石榴馍馍和喜盒馍馍;如遇上乡俗唱戏赶集,还要配置生、旦、净、末、丑等戏剧人物的面塑,拿到庙会上摆供以示虔诚。这些特殊功用,使得生动艳丽的代县面塑作品日趋演变成人们展示美好愿望的极好载体。

  代县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辅以红枣、食色、黑豆、红小豆等材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缀、用色蒸制而成。制作工序主要有搓、捏、拍、拉、压、盘、揪、剪、切、扎等,因其用新鲜纯碱手工制作,无添加剂,以食用色素彩绘,故可长久留存。

  代县面塑承袭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取材广泛使之内容丰富,惟妙惟肖使之栩栩如生。或玲珑中见盎然情趣;或繁花中现勃勃生机;或流红泄绿现万种风情。不同的面塑蕴含着不同的情节,贯穿于代县人各种时令节俗和人生礼仪中,用以表示相应的寓意。在当下信息多变的时代,经过非遗传承人的巧思与巧手,面塑作品花样日渐翻新,于一面百样中显现出浓厚的原生态乡土气息。

  代县面塑制作十分普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会捏。代县上馆镇西关村的农妇刘金毛,从小喜欢面塑,奶奶、妈妈和婶婶都是她的“启蒙老师”。长大后,她开始从老辈人的技艺中“去粗取精”,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面塑手法。但凡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她都捏了个遍,成为我省有名的“面塑巧手儿”。2002年8月,刘金毛母女受日本中日友好协会邀请,赴日本各地进行为期3个月的弘扬中华民间艺术佳品现场展示,用面塑技艺为中日友谊添彩;2012年,刘金毛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9月,刘金毛受邀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非遗绝活表演以及中部6省非遗博览会展览,现场表演面塑技艺;2013年,刘金毛应山西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邀请参展文博会,现场表演面塑绝活。

  代县面塑地方韵味十足。每逢年节时,多有农家妇女围在一起,操持着刀、剪、筷、梳等工具,将发酵揉匀的面团经过搓、捏、切、压、剪等工序,做出神态各异的面塑,上笼蒸熟后再点睛、装饰、着色,成品或轻盈灵巧,或娇憨稚拙,活灵活现地呈现出千姿百态。

  代县节日风俗浓郁而久远,为民间饮食文化传承提供了厚实的基础,纯手工制作技艺和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一直保留着代县民间面塑的传统技艺和彩绘艺术,使独具乡间特色的代县面塑能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身,在雅俗文化对流中流传至今。

  来源:山西日报 原雪瑞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面塑代县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