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修复的度始终众说纷纭
油画修复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从根本上说,修复油画的目的,是要让油画以其本来面貌保存下来,使后人有直接观赏的机会。
“最小干预性”“可逆性”“可识别性”等,都是油画修复的行规。这也是自1960年代起西方文物修复保护的主流观点。“最小干预性”,指的是修复师的修复只针对缺损、毁坏的部分,不能干预其余的部分,更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对修复的画作作任意改变。“可逆性”,指的是使用的材料可以除掉重来,以减少不当操作给画作造成的损伤。“可识别性”,指的是要求修复的部分肉眼可以辨识出来,以便后世的研究。
然而,道理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围绕油画修复的“度”,数百年来争执一直存在。比如到底该不该修复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当年达芬奇作此画时采用了“干壁”法而非通常的“湿壁”法,结果相隔没几年画面就因潮气而出现严重剥落。历经多次修复,这幅作品几乎被重画了一遍,一位门徒的手变成了“面包”,一位门徒的胡子越“长”越长。又如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紫外灯一照,哪里修复过一目了然,修复还需要比原作差一度以保持“可识别性”吗? 如今,绝大多数油画修复已经和原作修得完全一致了。
几年前,价值1.6亿英镑的达芬奇名画 《圣母子与圣安娜》 被指修复过度。因遭到过度清理而锃光瓦亮,修复后的画作失去了画面原本的色泽和质感,看上去如同一幅刚画出来的赝品。达芬奇另一幅名画 《世界的救世主》,也曾由于遭到过度涂抹、上光而被当做是达芬奇学生的摹本,导致其曾以45英镑售出,直到2009年这幅画的本来面目才被多位专家参透。
不同的用途下,对油画修复要求的“度”也有所不同。在欧美的博物馆里,人们看到展厅墙壁上的经典名画哪怕历经数百年也依然崭新、鲜亮,油画的博物馆修复通常是修旧如新———这是指达到艺术家完成一幅作品时的初始状态。而在拍卖场上,人们看到的老油画是有些岁月的痕迹的,这与藏家的心理有关,他们认为沧桑感意味着作品的真实性,因而油画的商业修复通常是修旧如旧,适当地保留作品中的沧桑感。
来源:文汇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