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墙的博物馆永久的艺术品
1982年,全国成立雕塑建设领导小组。1983年,兰州成立城市雕塑办公室并制定了城市雕塑的规划。兰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制定城市雕塑规划的城市。30年弹指而过,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兰州的城市雕塑该如何布局?怎么做?5月8日,“黄河母亲”雕塑30周年纪念专题研讨会及“情系母亲河”黄河雕塑长廊项目专家研讨会在母亲河畔召开,来自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四川美院、西安美院的教授和专家共聚一堂,为黄河雕塑长廊项目出谋划策。首席记者刘蔚霞
把雕塑当成永久性的艺术品来建设
盛杨(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原主任、中央美院教授):何鄂能创作出“黄河母亲”这么好的作品,就是她心中有人民,这是很可贵的。兰州很早就认识到了文化建设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并走在全国的前列。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雕塑艺术在某种奇迹下,就是一个支点。就像“黄河母亲”成为兰州的名片一样,进一步发扬光大,建设“情系母亲河”黄河雕塑长廊,其深远意义不可估量。
雕塑是可以摆在生活环境中的艺术,城市用雕塑美化环境,用艺术的魅力影响市民。可以想像一下,用雕塑装点母亲河两岸,表现的既有远古的历史,也有现代的发展,必须当成永久性的艺术品来建设。
“中国用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用雕塑记载的历史8000年。说明雕塑是永久性的形式,必须精益求精。”盛杨表示将动员全国的雕塑家拿出精品,助推兰州文化旅游方面实现大的飞跃。
要避免艺术装点空间
王中(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型期,重要的标志是从以经济为核心转向以文化为核心。雕塑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而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最直观的表现。众所周知,自由女神代表纽约,美人鱼代表丹麦,这些雕塑就是城市的形象代表。而在芝加哥的千禧公园,大屏幕每个小时会变幻6张普通居民的脸庞,公共艺术正与市民紧密共容。
大多数人认为公共艺术是花钱的,却忽略了它连带的经济效益。据美国有关部门推算,对公共艺术每1分的投入可以带来12倍的连带经济效益。因此,美国明确所有建设资金中拿出1%用于公共艺术,而公共艺术也从简单的装点空间发展到营造空间、激活空间。
上世纪80年代,在城市雕塑方面,兰州在全国是引领性的。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要再造塑辉煌,一定要避免艺术装点空间。要在黄河雕塑长廊项目的规划中分层,明确主题性的、参与性的,用多种方法,提高市民的参与度。
要实现从雕塑到公共艺术转变
殷双喜(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央美院教授):一个关于雕塑的研讨会,兰州市的市长亲自参加,这在全国是少见的,充分说明兰州市高度重视。
“黄河母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雕塑史上的经典作品。对城市来说,雕塑是最重要的可识别的城市标志,很多城市都以建筑物作为标志,但高层建筑你超我赶,不是说越高就是城市标志,而是要看文化内涵和人文意义,能不能真正代表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雕塑是无墙的博物馆,是从满足日常生活到提升精神生活的需求的转变,对提升城市软实力非常重要。也是城市对市民生活环境的回馈,有效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城市雕塑的发展不仅和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有关,也和领导的远见有关。目前,城市雕塑正出现三种发展趋势:一是从北上广向中西部发展,二是从零星向整体发展,三是从短期行为向长期计划发展。建议兰州将城市雕塑作为长期的文化积累,纳入政府财政支出年度计划,实现从雕塑到公共艺术转变。
多展现历史文化的内容
柯杨(兰州大学教授):“黄河母亲”雕塑是兰州市标志性的艺术精品。不但兰州人都有在黄河母亲前的留影,外地人来兰州旅行或者因公出差到兰州,都会抽出时间看看“黄河母亲”,拍张照片。
“情系母亲河”黄河雕塑长廊是一个非常好的设想。因为黄河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还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代表。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都提出设立中国的母亲节。河北要把传说中女娲的生日作为母亲节,山东有孟子之母,河南有岳飞之母,都先后提出了要以当地母亲文化为基础构建中华民族的母亲节,但都被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否定了。一个区域历史上有名的母亲能不能作为全国56个民族的母亲,专家还在讨论。但“黄河母亲”能代表中华民族。因此,“情系母亲河”雕塑长廊一定要拓展视野。例如,水车对农耕文明做出了贡献,羊皮筏子是黄河早期的主要交通工具,这些历史文化的内容都可以用雕塑的形式来表现和还原。
来源:兰州晚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