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梵高博物馆
1889年5月,文森特·梵高选择去法国圣雷米的一间精神病院。在他去世前的最后一年,他在那里创作了近130幅画作。这幅《鸢尾花》是他从第一个星期起就在花园里创作的。经过剪裁后的作品被划分成鲜艳的色区,巨大的鸢尾花在它的边缘飘荡,这可能是受了日本木版设计的影响。
梵高本人认为这幅画是一项研究。不久之后,他的弟弟提奥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写道:“它吸引了远处的目光,对空气和生命的研究。”梵高的每一个鸢尾花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观察它们的运动和形状,他发现它们可以形成以波浪线、扭力曲线和卷曲曲线为边界的各种弯曲轮廓。他知道花的精妙本质。
《鸢尾花》,1889年5月创作于圣雷米
现藏于美国洛杉矶保罗·盖蒂博物馆
这幅《鸢尾花》被称为梵高在“圣雷米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色彩丰富,线条多变,画面大部分被蓝色占据,浅如海盐,深如墨团,连花叶也绿中偏蓝。从构图上看,鸢尾花整体造型“内倾”,与左上方一簇野菊相呼应。野菊花的桔红色,与土壤颜色相仿。橘蓝和橙蓝就像是一场忧郁述说的情感对话。二者相接处,有一朵白色的鸢尾花,花蕊对着前方,成了画面的亮点,像极了一位特立独行、孤傲的人,仿徨不安、郁郁寡欢,前无古人,并不是被众星拱月包围着,而是选择了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独自静静地孤独。
有的赏评上这样写:
这样耀目的白色花朵,在其它颜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生动和俏皮,更为整幅画增添了一丝生机。
将鸢尾花的活动区域从右上方逐渐向下放置在大片区域内。花儿不会一成不变的生长方向,每个花儿都有自己的姿态,但它们都是近似挣扎的姿态,看起来就像是想要摆脱某种无形的束缚。画中的花形依稀怪异,但在细细品味中,每一朵花都极具灵性,犹如人的心灵。又像极了人们即将盛开的青春,在燃烧的激情岁月,虽然也即将消逝,但那些欢乐和激动是刻骨铭心的。或许人在历史的回放片断中,似乎早已忘却了过去那个孤单的衣角,只留下赞叹的目光。
在这一时期,梵高关心的不是一种颜色的不同色调,而是色彩的对比。从这幅画的色彩对比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梵高的孤独。
《阿尔勒带鸢尾花的田野》 1888年5月创作于阿尔勒
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另一幅鸢尾花的近景部分有蓝紫色缠绕飞腾的线条,以绿色的草地为中景,向远处延伸出一大片金黄色的田野。梵高采用俯视角度创作这幅画,让人感觉他是在拥抱自然。梵高释放了整个阿尔勒的大自然,他听到山风呼啸,全身被烈日灼烧,周围充满了花木的芬芳,他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都被大自然完全释放了。他没有画,他似乎是用最原始的方式与天地纠缠,他想要变成天地的一部分,他想要对天地有最强烈的爱恨之情,他的画让人震动,因为,他画的不是风景,而是他对最后救赎的呼唤[1]。
从巴黎前往阿尔勒的途中,梵高一直在注意看“是不是已经到日本了!”他期待着色彩鲜艳的风景,就像从日本版画中所看到的那样。但当他到达那里时,遍地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而当春天到来,他的期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看到满是毛莨的田野和多见于日本版画中盛开的鸢尾花,一簇簇就长在沟里。“一座小城,四周是黄花和紫花覆盖的田野。”他在给戴奥的信中这么写道。通过用对角线构图,让地平线稍微高出一点来,营造出许多空间。这个技法也是借鉴了日本版画的范例。
鸢尾花是草本植物,五月开花,法国人把它视为国花,认为它象征着光明和自由。梵高笔下的花朵,是对生命的期待。鸢尾花本是一种很平凡的植物,但梵高赋予它精彩的形象与色彩以及永恒的生命力,这是一生浸在痛苦与无奈中度过的画家对大自然的赞美,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画的鸢尾花是那么的可爱,甚至有人认为它比真花更美、更真实。
梵高笔下的鸢尾花,虽然不是最有名的,但梵高的风景画转换了西方风景画中始终以“人”为主题的哲学思想,这样的“超越自然”的哲学思想或许更接近了东方山水画的精髓。[2]
《鸢尾花手稿》1890年5月-7月,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这幅现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鸢尾花手稿是他逝世之前最后几个月的作品,从整体来看,花朵呈现向下生长的趋势,也许是快凋零时候的姿态。稍显凌乱的笔触和随意的涂抹都无不在暗示梵高身心所受到的极大苦痛,这也许是为他最后死亡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就像盛开的鸢尾最终凋零,梵高这位大师曲折而丰富的一生也在这最后的花季里落下了帷幕。但他的精神就像这不屈不挠的鸢尾,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心里。
文献参考:
[1][2]《燃烧的灵魂》P189,蒋勋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