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Ⅰ号发现两门疑似火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7日 07:38 深圳特区报

  今天是“南澳Ⅰ号”发现4周年的日子,尽管海面风浪较大,汕头南澳海域“南澳Ⅰ号”古沉船打捞现场依然一片繁忙,早上6时就有考古人员开始下水作业,11时左右,首批文物开始出水,依然是瓷器、铜钱等。但今天从考古现场还是传来了让人惊喜的发现,两门疑似火炮的金属物在海底初步现身,它们的发现更增加了人们对“南澳Ⅰ号”的种种猜测。

  关于“南澳Ⅰ号”沉船可能存在火炮的推测,深圳特区报率先在2008年1月30日在采访一名考古队员后就做出了相关报道,当时“南澳Ⅰ号”还被称作“南海Ⅱ号”。三年多过去了,今天人们通过央视记者的水下摄像机镜头,终于看到了它的大致面貌。由于年代久远并浸泡于海水之中,其外表已严重锈蚀,但“炮筒”形态清楚完整,炮的前端呈黄色,属于小型炮。水下考古人员简单测量后认为炮口直径约在10厘米左右,至于是铁质还是铜质暂时还难以断定,但其金属物的属性已无疑义。

  对于疑似火炮的发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吴春明教授认为,在中国古代沉船发现火炮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宋元时期的商船迄今还没有发现火器。由此推断“南澳Ⅰ号”很可能是一艘带武装的商船,这跟明代中晚期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海商集团的海上活动,以及同明王朝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或对立密切相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对疑似火炮的发现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明朝隆庆年间中央政府弛放海禁,此时海上贸易是合法的,某些贸易集团为了保护自己可能带有少量武器,这种现象文献上是没有记载的,也许考古能发现这一重要现象。

  在今天的考古发掘中,还在水下发现了成批的弹簧。专家认为,这些“弹簧”很可能是一种货物,它的用途是不是和我们现在所见的弹簧一样,目前还不能确定。

  对于“南澳Ⅰ号”沉没的原因,水下考古人员称由于在沉船周边没有发现任何暗礁,只能推测这艘船有可能是在三点金的浅礁触礁后漂流到此再沉没的,但因风浪甚至武装冲突而致沉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尽管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万多件文物出水,但“南澳Ⅰ号”沉船还有太多的谜团有待揭开。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