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旧居挤着48家租客(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7日 14:20 北京晚报 微博

“大妈,又领人来找‘鲁迅’来啦”,补树书屋现在的住户胡大叔招呼帅大妈 “大妈,又领人来找‘鲁迅’来啦”,补树书屋现在的住户胡大叔招呼帅大妈 浏阳会馆外贴出谢客告示 浏阳会馆外贴出谢客告示

  “1948年,我住进来的时候,这里只有5户人家,现在,48户了。”90高龄的帅大妈,站在绍兴会馆门前,对记者说。

  绍兴会馆位于菜市口南,南半截胡同7号,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是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旧居之一。在帅大妈的记忆中,过去60多年,这里一直是一座大杂院。在刘老根大舞台被爆过度开发晋翼会馆的同时,绍兴会馆以另一种形态被“开发”了60多年。

  会馆是旧时代科举制度和工商业活动的产物,许多历史名人都在会馆留下足迹。北京是全中国会馆最多的城市,老北京会馆也被认为是宣南文化、老北京文化的独特体现。

  记者利用一周时间,走访了北京城现存的多家会馆,其中多数为文物保护单位。他们很多已经像绍兴会馆一样淹没在大杂院中,极少一部分像湖广会馆那样成为知名景点。会馆的明天在哪?保护、开发、还是闲置?或许是每一个北京人都可以参与思考和讨论的话题。

  绍兴会馆 住着的48家都是租客

  今昔标签:

  从鲁迅到不规则的天空 住着的48家都是租客

  曾参与会馆调研工作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宋慰祖告诉记者,会馆大约起源于明朝,发展的鼎盛期在清朝,“多数人可能觉得会馆类似于驻京办,其实它没有什么官方背景,更接近于同乡会。”

  北京的大多数会馆 ,主要为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故又称为试馆;北京的少数会馆和苏州、汉口、上海等工商业城市的会馆一样,是以工商业者、行帮为主体的同乡会馆。会馆最兴旺时,全北京有大小会馆600多个,在前三门,尤其是宣武门附近形成了大片的会馆区。南半截胡同7号的绍兴会馆,就在这片会馆区中。不过因1912年绍兴同乡鲁迅先生的入住,绍兴会馆从此与众不同。

  绍兴会馆的建筑有“仰级堂”、“涣文萃福之轩”、“藤花别馆”、“绿竹舫”、“嘉阴堂”、“补树书屋”、“贤阁”、“怀旭斋”、“一枝巢”等。鲁迅先生1912年5月第一次来京就住在“藤花别馆”,住房的东边有藤花池。1916年5月又迁入了“补树书屋”。《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著名作品,全部诞生于补树书屋。

  但如今,当记者站在绍兴会馆门前时,眼前除了宣武区政府设置的一块铭牌——“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另有一块简介,完全看不出这座昔日会馆与附近大杂院的区别。

  在热心的帅大妈的指引下,记者穿梭于迷宫一般的大杂院。木质、砖石结构的大小屋子,把院落分割成无数小块。块与块之间的小径,大多只有一米宽,两人相向并行,需要侧肩。在这里,看不出赵家客厅或者钱家卧室的差别,大家的生活都交错着,孙家的外墙可能被李家厨房借用。房屋高低错落、外墙斑驳、电线交错,抬头只能看见不规则、不完整的天空。

  七拐八绕之后,帅大妈把记者领到院落的西南角,这里据说就是补树书屋的所在。

  “大妈,又领人来找‘鲁迅’来啦”,胡大叔是补树书屋现在的住户,他与帅大妈早已相熟。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手里摇着蒲扇,胡大叔如数家珍:“这里就是了,原来的槐树看不见了,现在这棵枣树不是鲁迅先生那时候的了。鲁迅先生这个笔名,据说就是在这里开始用的,而且,这是他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胡大叔说,这个大杂院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门口那两块牌子,“其余,和其他大杂院没区别,你看吧,没有抽水马桶,没有排水系统,一下雨就淹。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败兴而归,因为其实什么也看不到,完全没有当年的影子了。可能只有像帅大妈这个年纪的人,才见过真正的绍兴会馆。”

  帅大妈确实记得,她记得1948年,刚从天津蓟县搬到北京来的时候,住在绍兴会馆,会馆里很多精致的碑帖和石栏杆,“那时候,只有5户人家,现在48户,人越来越多,以前的石栏杆早就没了。”

  据胡大叔介绍,绍兴会馆的产权归文物局,管理权归房管局,48家都是租客,每月给房管局交租金,房管局同时扮演物业管理部门的角色。绍兴会馆里的住户世代于此,有想过搬迁的,也有不舍离开的。“现在,没人告诉我们会怎样,是拆迁,还是修缮,没有明确说法。老街坊们其实都很平静,我自己觉得,让我这么住下去,也没什么不好的,要拆迁,能让我有个地方住,别太远,就行了。”胡大叔说

  浏阳会馆:“本院已成民居, 现无参观内容”

  从谭嗣同到4号线的震动

  “本院已成民居,现无参观内容”

  浏阳会馆与绍兴会馆的直线距离只有不到100米,坐落在菜市口大街西侧,北半截胡同41号。现在,会馆大门口已经看不到浏阳会馆的招牌,而只有“谭嗣同故居”的铭牌。

  史料记载,1898年9月24日,浏阳籍维新志士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28日,谭嗣同与其他5位维新志士就义于菜市口。现在的浏阳会馆,状况与绍兴会馆很类似,几乎完全看不出当年风貌。而且,在浏阳会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手书告示——“本院已成民居,现无参观内容”。

  记者在距离大门最近的一户人家,遇到了刘宝利。刘宝利很热情地将记者引进屋,并告诉记者一个令人颇感意外的信息,“我们家祖上就是给浏阳会馆看门的,到我是第四代,到我儿子已经第五代了。”

  刘宝利说,他家现在房子的位置,是原先浏阳会馆的门廊,从他记事起,就一直住在这里。现在,刘宝利的儿子已经上大学,依然住在这里,“短期来看,除了拆迁,我们家都不会搬出去了。”

  刘宝利家的几间房,每个月需要向房管局交100多元的房租,他在公交公司上班,收入不多,但房租不是负担。

  “如果不是有人来,我们谁也不会在意这里是谭嗣同故居,这么多年了,早就把这当成自己的家了。你说居住条件吧,肯定不抵新房子。要不是前一阵新铺了砖,一下雨,院子里就遭了殃了。还有,你仔细感觉一下,会感动地在震动,那是4号线地铁经过。”

  果然,就像刘宝利说的,每隔几分钟,地面就会微微颤动,坐在椅子上,椅子也会跟着抖动。据说,4号线刚通车的时候,震动得更厉害,现在经过修整,已经好多了。

  蒲阳会馆 隔壁是中信城项目

  今昔标签:

  从林则徐到满墙的拆字 隔壁是中信城项目

  蒲阳会馆位于贾家胡同31号,这里就是“大吉片”——东起粉房琉璃街,西至菜市口大街,南起南横东街及福州馆前街路北,北至骡马市大街,东西宽约700米,南北长约600米,涉及大小胡同街巷30多条,院落300余个。“大吉片”也是宣南一带会馆最集中的地方。

  蒲阳会馆是“大吉片”数十个会馆之一,林则徐曾在此居住,现在,蒲阳会馆是“大吉片”仅存不多的几个会馆之一。

  走进“大吉片”,这里最显眼的就是满墙的“拆”字,在贾家胡同南口的房屋墙壁上,几个黑色大字分外扎眼——“进入拆迁工地,请注意安全”。

  贾家胡同随处可见拆迁的痕迹,残垣断壁之后,能看见新兴的建筑工地。蒲阳会馆其实也被拆了一些,现在只留存了一部分。

  居住在此的居民告诉记者,文物局曾向他们表示,蒲阳会馆将得到修复。“我们其实早就住习惯了,在这里,瞧病也方便,周围好几个三甲医院,孩子上班也方便,不想搬。尤其,如果是房地产商业开发项目要过来,我就更不想搬了。我也不指望拆迁发财,就是想有个住的地方”,一位居住在蒲阳会馆的居民说。

  与蒲阳会馆一墙之隔的建筑工地,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工地保安告诉记者,这里是中信城的三期工程。

  湖广会馆:入内参观门票10元 私家菜馆生意很好

  今昔标签:

  从谭鑫培到国家级旅游景区 入内参观门票10元 私家菜馆生意很好

  湖广会馆或许是北京人最熟悉的老北京会馆了。

  北京湖广会馆始建于1807年,坐落在宣武区虎坊桥西南隅。东为虎坊路,北临骡马市大街。湖广会馆是湖南、湖北两省旅京人士为联络乡谊而创建的同乡会馆,已有200年历史,是北京仅存的建有戏楼的著名会馆之一。戏楼在会馆的前部,北、东、西三面有上下两层的看楼可容纳千人,清末民初,谭鑫培、余叔岩等均在此演出过。1996年5月8日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正式对外开放,也让这里成为北京按原有格局修复并对外开放的第一所会馆。

  花了10块钱,记者得以购票入内,门口的数块铭牌显示,这里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会馆,而集“国家级旅游景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多重身份。

  湖广会馆里有戏楼、博物馆和私家菜馆。其中,私家菜馆以两湖风味为主,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周三到周日,菜馆的包间生意很好。

  限制荒废 还是合理利用?

  北京市人大代表宋慰祖,在2009年开始参与老北京会馆的调研工作。去年底,他曾提议——制定“会馆保护与利用规范”,实施调研和普查;设立会馆文化产业区;吸引会馆当地企业修复利用会馆,采取“谁投资、谁受益”和“谁使用、谁保护”的原则,扩大文化保护区文物和准文物的利用价值。

  宋慰祖表示,北京会馆鼎盛时期曾有600多座,而如今有迹可循的仅有六七十座,很多早已面目全非,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很可能就面临被拆迁,被荒废的危险。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会馆的话题引起关注,就是因为前一阵刘老根大舞台对晋翼会馆的过度利用。据说,会馆里已经建起了游泳池,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是,我们调研时了解到,不少会馆都成了大杂院,等待他们的是被拆迁,或者被荒废,很可惜。”宋慰祖告诉记者,会馆多属于普查级文物,并非像故宫那样的国宝级文物。对于普查级文物,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不违反文物法。

  “我们曾设想,让各地方来京重建会馆。很多地方都有响应,积极性很高。由各地方重建会馆,是最合适的,还原会馆原貌,让各地文化点缀其中。像台湾会馆那样,既成为台湾同乡联络感情的场所,又可以展示台湾文化。现在台湾会馆边又建起了台湾街,销售台湾特产,一举多得。”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