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商街处处 艺术味转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2日 08:31 华夏时报 微博

  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2011年11月8日,对于798来说,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

  这一天,没有大型艺术展或别的大节目。但798依然人流不息,载满观光客的电瓶车在主街上轻盈驶过,两旁的咖啡馆、餐厅坐着悠闲吃喝看风景的人,一对穿礼服的新人正在拍摄他们准备珍藏一生的婚纱照……

  给记者的感觉是,798变了,变得那么轻松怡然“卖劲”十足,原来那股子“咄咄逼人”的艺术气息,像被晨雾稀释了,再稀疏,化做商铺前零星摆放作为点缀的一件件雕塑……这就是今天的798——一个主打当代艺术闻名世界的先锋艺术区,正大幅度地被商业的力量风化。

  商街处处,艺术味转淡

  从北门进入,直行往南,一条挂着“创意空间”招牌,大约200米长的小街,被各种小商铺占据:陶艺店、服装店、书店、怀旧生活用品店、琉璃艺品店、鞋店……这里看上去不像是个先锋艺术区,倒比较像文艺青年喜欢淘宝的创意集市。

  除了这些小商铺,在798,商业味浓重的是一些门脸高大装修气派的餐厅,就连它们的广告也很是惹眼。当然,画廊等艺术机构也随处可见,外形也依然保持着一种艺术特有的风骨和疏离,但数量上却比以前少了许多,这可能是很多人感觉798艺术味转淡的最直观原因吧。

  曾在798做过杂志的著名艺评人朱其对此也深有同感:“798的商业化已经是很明显的了。今年我去了几次,感觉到处都是礼品店等小商铺。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原来三四个月才冒出一家礼品店,最近一两个月就有五六家,突然半条街就变成小商店了,视觉上都让人感觉震惊。”

  近两年,798正在经历一个“劣币驱除良币”式的转换,朱其称其为“逆淘汰”:就是好的被淘汰出去,差的被吸收进来,“学术的、艺术探索的空间机构没法生存,只好撤出,一些低端的画廊、礼品店、艺术设计、陶瓷店都进来了,798正日益变成一个产业区。好的画廊也一家家退出,先是德国的‘空白空间’,前两天发现意大利的‘麦乐(音)画廊’也没了,代之一家很差的卖油画的画廊。”

  而最令朱其不安的是,原本定位于“当代艺术区”的798,如今“当代”已被挤成了小众,而一些非当代的低端油画却很有市场,“像卖朝鲜油画的那家画廊,我看它越做越红火,它其实不是当代艺术,而和中国的文革油画差不多。”

  “现在整个798人潮汹涌,尤其是周末,从繁荣上说,798越来越繁荣,但这个繁荣和艺术没有关系。”朱其笑言,在798,很多画廊附带开的画廊、酒吧,生意都比画廊好。而798生意最好的是酒吧、咖啡馆和餐馆。

  目前的798,正变得越来越像纽约的SOHO和韩国的明洞。“明洞原来也有一条画廊街,后来被一些小商品、礼品店、设计店、服装店等给淹没了,画廊虽还有几家但几乎找不见了。而纽约SOHO一开始也都是画廊,而现在几乎已经没有画廊了,而变成了一个销售时装、家具等另类时尚产品的聚集地了。”

  生死就在那一两块钱之间

  在对798的采访中,记者一直在打听租金的多少和升降,因为它像悬着的达摩克利斯剑一样,决定了798很多艺术机构的生与死。许多时候,艺术机构的生与死,就像朱其感叹的那样,“生死其实就在那一两块钱之间。”

  前些年,朱其曾在798做杂志,因为租金上涨生存不下去,只好撤离。这些年,798的租金起起落落,但总趋势却是螺旋似的快速上涨,“2009年下半年曾一度下降,从一平米每天5块下降到2.5块的都有,2010年底到今年,又开始上涨,有的甚至涨到七八块。”

  而“学术的、艺术探索的空间机构”能承受的租金又是多少呢?朱其说:“一般一平米每天也就3块左右,不能超过3.5元,而现在3.5元的房子在798已经找不到了,4块的也很难找。”

  其实,798租金的高低是有个潜规则的,据“北京和信”画廊老板王世杰介绍,排除位置、环境、设施等因素,798是大房子便宜,小房子贵。“面积越小越贵,有10块的,甚至十多块的。”

  而798的这个租金潜规则,又和798物业的“大客户战略”密切相关。朱其说:“当时798想一下做大,所以对大客户政策很倾斜,目的就是想淘汰小空间,留住大机构。实际上真正有活力的是中小空间,而不是大空间。”

  “目前所谓的大空间也不具备经济实力,给它再多的支持它也没在艺术上多投入。而小空间给点支持,它就能很快发展起来;有时租金就是差那么一块两块,它就死掉了,就死在那一块两块钱上。”

  而大机构虽然租金便宜些,但几千平米一年下来好几百万,费用也相当惊人。且这些大机构也基本处于烧钱状态。”记者发现,像“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样的大机构,其实也在卖东西,进门的左手就是一个单独辟出的卖创意产品的小商铺。

  2009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引发了798画廊的倒闭潮。“最厉害时应该是在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有很多小画廊倒闭。”但朱其也称,798画廊其实生命力还是很顽强的,“798现在的形态比较像开饭店,关上3个月又开张,最近又有些画廊开张了。”

  和大机构普遍烧钱的状况一样,798的大部分画廊都不赚钱。画廊开不下去,有人干脆跨界转行做赚钱的餐饮,艺术家胡月朋就有好些这样的朋友,“他们觉得做艺术不够理性,因为社会空间不够。原本艺术火热,市场才火热,现在艺术比较低迷,他们就承受不住了。”他认为,“目前的出走,等于文化的一种消极状态。当代艺术因为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只能转而寻找另一种生存方式。”

  商业化,疼在谁的身上?

  在记者走访的几家画廊中,受访者对于798的商业化普遍抱持一种宽容的心态。

  百雅轩是2010年12月迁入798的,有着798数一数二的大空间,平面面积有1500平米。记者采访那天,它正在举办“首届北京798国际版画博览交易会”。画廊经理薛立嘉表示,798目前的商业化是由需求带动的。他抱怨说他2006年来798时,“累了想找个吃碗面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则方便多了。对于众多小画廊的迁出,他表示遗憾,“我们还是希望有多些小画廊在,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如果只是几个大机构,那就不叫艺术区了。”

  “商业化是艺术家没法回避的问题,画廊的撤出应该是经营上的原因,而且并不意味着撤出的就是艺术做得好的,有些画廊有西方背景,也有些是做纯艺术的,各种情况都有,最终肯定都是市场原因。”百雅轩副总裁王玉林对于当代艺术似乎没多少好感。

  “798的商业化是大环境所致,因为现在整个社会就是个经济社会,不商业化没法往下走。”王世杰的画廊刚搬到798一周,正在办第一个画展,而他其实也是跨界转行而来的,他原来的职业是古董收藏。

  也许是由于身份视角等的差异,艺术家对于798的商业化基本持坚定的反对态度。“目前中国的艺术生态是这样的:要么是政府拨款支持的主旋律艺术,要么就是全部推向市场的那部分艺术。”朱其说,单纯的艺术和学术探索机构,并不适宜立即进入市场,因为那是根本没法生存的。

  其实,在对798过分商业化的背后,还有另一种声音的存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副院长陈少峰认为,798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产业化水平还很低。“而798的根本性功能变化之后,其聚集形态也将随之变化,商业机构进驻,艺术家出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798虽然是一个商业平台,但仍是建立在一个文化理想上的商业平台,如果丧失了文化理想,这个商业平台也就没意义了,它就不会存在,也不应该存在。很多人看不见这个因果关系,而只看到表面的东西,这是比较肤浅的。”胡月朋对这个观点不以为然。

  朱其则认为,评定798商业化是否过度的标准,应该由对现状抱持什么理想和对798的定位决定。“如果你希望它成为高端艺术区,那现在这种趋势肯定是背道而驰的。在西方,像高端的美术馆,背后是有基金会在支撑的,基金会很重要的一点是捐赠免税和交易退税,我们现在没这方面的立法。”

  “而目前的798,作为一个高端艺术区是有诸多遗憾的:一是它没有制度支持,二是它也没有财团和基金会的支持,所以798现在的租赁原则是: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出价高者进,日常交易循环好者生存,只能按照这两种形式来淘汰,那种理想中的文化艺术机构就不可能生存,而这种趋势今年越发明显。”

  理想中的798什么样儿

  798的商业化,无论人们是否认可,其实都已经是明摆着的事了。那如何将798从商业化的路上拽回来,或者建立一个商业和艺术共赢的理想模式?因为我们都不希望798死,那么对于它的未来,有必要给点儿想法。

  “798的理想状况已经不大可能出现了。最理想的时候是2008、2009年,有很多实验艺术的空间,充满活力。一些大的艺术机构也曾想在798建艺术博物馆,像古根海姆等。”对于798的未来,朱其似乎很悲观。

  “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在整个社会里必须有一个自由度,有一个相对的鼓励和支持的机制,如果没有这些,文化是比较薄弱的。”胡月朋说,文化的公益性比较强,像画廊办展览是不可能收费的,“那它靠什么生存?靠的当然是文化的繁荣,如果文化繁荣不了,那只能靠作品精,而因为文化不繁荣,优秀作品也就不会太多,这是环环相扣的。”

  “比较理想的发展模式还是回到文化上来,给予文化空间,自由度要高,其实就是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机制。只有这样,文化才能健康发展。而没有公平公正,拍脑袋和不透明,文化发展机制就会被打乱。”胡月朋说,前些年当代艺术的一些杂志很火,这几年这些杂志也没声音了,而没有了这个艺术家表达的窗口,画廊的宣传阵地也没了,只好退到小农经济状态,也就是一个个的小店,不会繁荣也不会壮大。而小店的租金又高,结果就是整个798废掉了。

  对于798的未来,胡月朋说这取决于政府是否为繁荣文化做实事。“如果做了实事,那798的未来就有好的发展;如果没有,那798就会变成一个杂乱的商业区。”

  评论

  艺术被商业驱逐?

  ■吴小曼

  “艺术与商业共融,但不能共荣”。798的命运,再次验证了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它们是天生的死敌,却不是矛盾的对立面,有着统一的可能。尽管我们从理性上认同“商业化发展,艺术家撤离,符合经济规律”,但我们却从情感上无法抹去艺术家逃离时的苍凉背影,没了艺术家,798还可以叫艺术区吗?

  2009年,大批艺术家、画廊、艺术机构因为房租高涨纷纷撤离后,在今年10月,798又迎来了它的繁荣,据说国庆期间每天人流量高达10万,798已到了承载的极限。有人开始展望798的明天:它可以成为时尚品牌、艺术发布、旅游等多功能化的一个平台,进而升级为文化产业中心。事实上,这样的平台在中国到处都是,那798的品牌价值又何在呢?

  曾在17年前,我身边的诸多朋友都是受“艺术蛊惑”,抛弃铁饭碗加入“圆明园艺术聚落”,成为职业艺术家,当时的意义更多的是颠覆一种单一的生活方式,尽管不被大多数人理解,但他们自得其乐,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觉得21世纪的艺术中心就应该接力棒式地到达北京,尽管生活清苦,精神则富足。

  很快,围绕这些艺术家,餐饮、画廊等公共服务应运而生,不仅带动了出租房的兴旺,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繁荣,而处于这一链条生产者地位的艺术家则遭到了驱赶的命运,他们一部分去了798,一部分人去了更僻远的宋庄。

  798,这个昔日的工厂,因为艺术家的入驻,它日益蜕变成一个艺术园区,历史与现代交流,时尚与传统并存。每个艺术家都可以在这里建立工作室,工作室也承载着展示的功能,所以你可以自由流动到每个工作室,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人开玩笑说,798自然扮演了中国艺术启蒙者的角色。其实,这里的作品也参差不齐,有严肃的创作,也有模仿和拷贝,但多元才是一个艺术园区的活力所在,它开始被国际关注,进而画廊、艺术机构进入,798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受到朝阳区政府的关照:统一管理,升级为文化产业园区,798的地价也在攀升,地产商也跃跃欲试,并与艺术家爆发“搬迁、撤离”冲突,后虽798保留了下来,但租金的上涨,还是让很多艺术家捉襟见肘,最后只好让路给耐克等时装大牌。

  带动了这一区域繁荣的艺术家,又要再次被商业驱逐,他们或选择宋庄,或选择更偏远的地方,难道这就是艺术家的宿命?他们永远要生活在边缘,才能对社会保持警觉,从这一点来说,这或许是艺术的幸运。

  但我们不希望798成为又一个中关村(7.03,0.08,1.15%),就如同艺术家郝光在博客中所说:“这里很像是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在打造一个两星级宾馆。这里可能会变成一个旅游景点,一个很好的公园,一个商业中心,但它再不是798了。”

  链接

  798前世今生

  1952年,前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开始筹建,并于1957年开工生产。

  2001年,因原718联合厂园区有风格独特的包豪斯建筑、便利的交通等多方面优势,这里吸引了北京甚至全国众多艺术机构及艺术家前来租用闲置厂房并进行改造,逐渐形成了集画廊、艺术工作室、时尚店铺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

  2008年,在金融危机寒流之下,诸多艺术家和画廊选择退出。

  2009年,郝光发现自己的工作室被砸。郝光称,此次被砸事件,与之前自己一直曝光物业黑幕有关。负责798物业管理的七星集团将郝光起诉至北京仲裁委员会。最终,郝光意外失败,搬出798。

  如今,798内一共集聚多少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公开资料并未显示。相反,时装店、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牌却多了起来,使798成为一时尚、旅游园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