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由1万升值至到1000万 天价背后的上海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3日 09:23 东方网 微博

  东方网记者 方翔 5月3日报道:近日在艺术品拍卖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买家在京城的小型拍卖会,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幅作品,但没有付款,这幅画半年后重新拍卖,结果成交价突破了1000万元。这并非天方夜谭,在权威的拍卖网站都可以查到。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亿元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究竟谁在掌握艺术品话语权。

  天价背后上海因素

  在2011年的拍卖市场上,最让人难忘的一件拍品,就是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中国嘉德(微博)的拍卖市场上,以超过4亿元的价格成交,而藏家当初购买的价格不到2000万元。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幅作品与上海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幅作品的卖家就是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刘益谦,其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每一次出手都能引起市场的关注,并影响着整个市场的运行。再说说这幅齐白石的这组作品,其实当初刘益谦是在上海道明拍卖行分两次购买的,分别为2010年春拍中花1299.2万元购买的齐白石《篆书四言》对联和2005年秋拍中花616万元购买的《松柏苍鹰》立轴。

  在这两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北京的地位已经逐渐取代香港,而成为了天价的诞生地,而杭州因为有了西泠印社(微博)而成为了南方拍卖拍卖市场的“重镇”,夹在其中的上海,似乎越来越边缘化。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素有半壁江山的上海不仅拥有众多的老一代收藏家,更有一大批拥有深厚实力的买家。

  曾经辉煌为何难现

  1992年8月,朵云轩领到了国内第一张艺术品拍卖行的注册证书,在此之前的拍卖行都以物资拍卖为主。朵云轩拍卖公司成立了,其创办宗旨在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养,开拓艺术品市场,开拓新的投资领域。1993年6月20日朵云轩书画专场拍卖历史性地敲响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被誉为“具有中国艺术史上里程碑的意义”。

  从最早的朵云轩,到之后的上海敬华,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十年间,上海的艺术品拍卖行在业内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进入最近的十年,上海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似乎一下子“偃旗息鼓”,虽然拍卖行越来越多,但规模却是越来越小,鲜有能够引起市场关注的拍品出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一些拍卖行的服务意识已经落后于整个行业。

  拍卖行本身并不直接参与艺术品的买卖,其只是一个中介部门,因此服务好卖家与买家,无疑成为了其最重要的功能。当上海的一些拍卖行还在朝南坐等待藏家送货上门的时候,北京的拍卖行已经主动出击,每年多次到各地去征集物品。当上海的一些拍卖行还在要买家出钱购买图录的时候,北京的拍卖行已经主动为潜在的买家赠送图录。正式由于这些潜移默化的变化,使得上海逐渐失去了艺术品拍卖的先发优势。

  重夺中心并非妄想

  如今,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繁荣,早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每到拍卖季,总有一连串数不清有多少个零的新纪录诞生,但以赝品、泡沫、拍假、假拍等等的名义,无数的“砖头”也一次次被抛向不同的拍卖公司,最终引发了对整个市场的质疑。在此情况下,上海艺术品市场无疑再一次被市场所关注。

  综观现在的申城的市场格局中,几乎处于“诸侯割据”的局面,朵云轩、上海敬华、上海崇源等拍卖行的市场份额都差不多,然而各大拍卖行在文化推广上的努力却是各具特色:崇源雅集的海派传统、新海上雅集的名家专场,……,都已经成为了市场关注的对象。特别是在京城拍出天价的拍品,很多都来自于上海的拍卖会以及藏家,使得人们对于上海市场的关注度也在进一步上升。

  拍卖中心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因为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艺术品的收藏、鉴赏、展示和拍卖是文化产业的精髓所在。重塑上海的拍卖中心形象,无疑将进一步拉动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