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收藏市场的春天在哪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8日 07:40 重庆商报 微博

泰古三峡古玩城二楼部分门店大门紧锁 记者 邹飞 摄 泰古三峡古玩城二楼部分门店大门紧锁 记者 邹飞 摄

  商报记者 刘晓娜  实习生 黄玉熹

  7月14日,星期六。炎热的天气烘烤着山城重庆。

  与天气一样热的还有中兴路的跳蚤市场。上至企业老总,下至贩夫走卒,这里聚集了数千收藏“淘宝”者。

  “淘的是发财梦、淘的还是一份情操和爱好!”重庆市收藏协会会长王雍刚说,如今股市不景气、楼市低迷,不少市民把眼光锁定“乱世藏黄金,盛世兴古玩”的收藏品市场。

  但重庆收藏市场“低端火,中高端冷”的现状,让众多藏友期盼重庆收藏市场尽快迎来“春天”。但如何培育市场形成品牌,吸引更多真正的收藏者加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状

  地摊市场火 周末时数千人“淘宝”

  “捡漏”,收藏品市场的行话。

  每逢周末,47岁的收藏爱好者张热吉总会到中兴路跳蚤市场“捡漏”有意无意地把玩着五花八门的“收藏品”。

  与往常周末一样,7月6日,张热吉背着双肩包,邀约了几个藏友逛早市。

  早市里有画报、纪念币、邮册、瓷器等,一般300元左右,贵的700多元。“早市人多的时候有800多人次!”张热吉说。

  中兴路旧货市场负责人赖伟称,市场人气非常旺,最多时一天有3000多人来“捡漏”。

  中高端市场冷 数十商铺大门紧锁

  与跳蚤市场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兴起、走中端路线的北滨路重庆收藏品交易市场,却显得很冷清。

  卖家徐国华告诉记者,几天也很难做成一单生意,“看的人多,买的人少,重庆本地人,购买力几乎都在1000元以下。十多万的大生意,几年才遇得到一次,而且是外地人来买。”去年进驻重庆市收藏品交易市场投资的北京人张旭等了一年,人气始终没起来。他说:“如果再没人气,我就换到其他地方。”

  泰古三峡古玩城,被业界看作重庆高端收藏品市场,但卖家们的境况也很“凄凉”。

  本月14日,周末。记者在这里发现,本该人气比较旺,但是市场三楼30多家店铺紧锁着门,仅在玻璃门上留下联系方式。而在四楼,锁门的商家达50多家。卖家韩先生一上午也没等来一个顾客,“我已经一个星期没开张了,有时候一个月也没生意。”

  原因

  购买力不足 藏品档次大多不高

  为何重庆收藏品市场出现低端火热、中高端冷清的尴尬场面?

  在王雍刚、张热吉等人看来,这说明重庆收藏品市场收藏者虽不少,但消费却很低端。

  在中兴路做古玩生意的胡女士说,很多藏友涌入中兴路跳蚤市场,因为这里租金便宜,且藏品更大众化。她的摊位租金一个月只需200元,而其他地方动辄上千元。

  重庆收藏品交易市场事业部经理李晶称:“我们搞了两年鉴宝活动,藏品档次都不高,很多还是假的,说明很多藏友收藏知识还比较缺乏。”

  真正懂古玩的人太少。上月的重庆文化遗产月期间,重庆收藏品交易市场举办了一场鉴宝活动。资深藏友虞先生的3件宝贝都被评为重庆“民间优秀藏品”,而这3件藏品,都不是在重庆市场上购买的。

  “重庆的购买力太差了。”在中兴路旧货市场经营了多年的魏兰生决定去北京做生意,上个月,他将藏品打包成6车,发去了北京潘家园。“北京的购买力要强很多,在重庆,靠这些捡漏者很难把生意做大。”他说。

  识货者不多 好东西多在外地卖

  为何好东西在重庆难卖?

  在泰古三峡古玩城做了7年生意的李安华也说,重庆本土购买力差,不是没有有钱人,而是有钱人还没把目光放到收藏品上。

  “中兴路、泰古、北滨路我都要逛,但好东西基本上不会现身。”收藏爱好者虞先生说,即使有些重庆老板手里有好东西,他们也会拿到北京、杭州去卖个好价钱。

  为什么老板不把好东西摆出来?虞先生表示,因为缺乏文化氛围,在重庆懂的人太少。他说:“我们拿一件藏品去北京卖,收藏者会从历史、文化、艺术三方面进行专业的判断,不吝出高价。但是在重庆,藏友讨论藏品,就只是单纯做生意,一味压价。”

  重庆市收藏协会会长王雍刚说,很多真正有实力的大玩家,往往在拍卖市场上淘宝。“虽然他们有钱,但不一定能识别真伪,为了保险,就将眼光投向拍卖市场。”

  另外,缺乏行业引导也是重庆藏市“低端火,中高端冷”的原因之一。

  记者在重庆市工商局查询,登记注册经营收藏品、工艺品的企业有10175家,个体工商户有4011家。而这些数据,重庆市收藏协会和市文广局都没有统计。一位不愿具名的藏友表示,收藏协会只是个俱乐部,对市场上的事,他们几乎不参与。

  出路

  凸显文化特色 创品牌育市场

  “重庆有经济实力的人不少,但投入到收藏品的不多,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张旭认为,发展文化市场在全国是大势所趋,重庆藏品市场的前景很不错。

  如何才能培育重庆收藏品市场,迎接行业发展的春天?

  资深文物专家、《谁在收藏中国》作者吴树成称,目前,国内缺少权威文物鉴定机构。现在国家级鉴定机构有国家鉴定委员会下属若干个委员会,但原则上不对民间服务,只针对博物馆。如果重庆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将极大地增强收藏市场聚集力。

  上海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吴少华一直在关注重庆收藏品市场,他说,在上海收藏品市场,各种新兴收藏门类都能及时体现,满足了不同收藏者的需求,也有了广泛而稳定的藏家群体,这值得重庆借鉴。

  “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对收藏市场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武汉收藏品市场总经理阎春亚说,“只要是差异化经营,避免雷同之下的不正当竞争,每个收藏市场都能立住脚。”阎春亚说。

  “文物收藏全国通行,不受地域限制,重庆收藏者多但交易量少,是因为市场培育不够,没有在业界形成真正的品牌!”故宫(微博)博物院文物专家耿宝昌说,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光有超级规模、先进设施是不够的,只有配上规范的管理、诚信的经营、开拓的视野,提高高端艺术品质量,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在重庆市收藏协会会长王雍刚看来,重庆收藏市场迟早会火,坚持就有希望。

  比较

  重庆与“潘家园”差距在哪

  去年,重庆市收藏品交易市场开业时,曾称将打造重庆的“潘家园”。

  众所周知,潘家园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藏家,重庆与其比较,差距在哪里?  故宫博物院专家张广文告诉记者,抛开硬件条件不谈,重庆与潘家园的差距主要在文化氛围和高端艺术品质量上。潘家园市场的开放程度很高,买卖从低到高都有,各种经济实力的老百姓都能参与。而且很多人懂古玩,不存在“好东西卖不出,差东西卖天价”的情况。重庆市场大众化工艺品比较多样,但高端艺术品还不多。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