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拨1000万保文物安全度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7日 09:49 新京报 微博

昨日,宛平城,城墙上裂缝处被铺上了防雨布。掀开防雨布一角,可看到约一指宽的蜿蜒裂缝。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昨日,宛平城,城墙上裂缝处被铺上了防雨布。掀开防雨布一角,可看到约一指宽的蜿蜒裂缝。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北京市文物局协商财政系统紧急拨付1000万专项资金,支持各区县文保单位购买抽水机、沙袋等抗汛抢险器材,力争北京辖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度汛。

  记者昨天从市文物局获悉,7·21特大暴雨损伤文物仍有增加,已超过7月25日统计的163处,新排查受损文物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目前统计工作仍在进行中。

  经济损失达8.5亿元

  受损文物中,包括公众熟知的周口店遗址、云居寺、西山大觉寺、宛平城等多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或市级文保单位,受损面积约21万平方米,初步统计包括文保单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在内的经济损失,达到8.5亿元。

  昨天,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受损文物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而汛期不利于木结构建筑修缮,因此,目前确保受损文物安全度汛的工作,仍以抢险、加固为主。

  以文物受损最为严重的房山区为例,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周口店遗址猿人洞文化层清淤、抽水工作已经完成;金陵遗址正在进行抽水,云居寺正在进行围墙抢修;万佛堂关帝庙对屋顶完成了加固,对灵鹫禅寺的鞭塔、舍利塔进行支顶,对乾隆御笔屋顶进行加固。

  存隐患文物拉网排查

  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又出现连续降雨,为防止次生灾害对文物造成破坏,本月初,北京市文物局向各区县文委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在全市拉网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可移动文物。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连续降雨,导致北京地下水接近饱和,文物建筑墙体长时间受雨水浸泡,易出现坍塌事故。因此,不可移动文物的墙体隐患,文保单位的电源电路、防雷击设施、排水设施等,将是汛期结束前,全市各区县文委、各文保单位的排查重点。

  “通知”还特别要求,对外开放的文保单位,须增设防雷击警示标志、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要禁止游人进入;修缮施工场所要设立安全警示牌,确保文物建筑本体不在施工中因意外受损。

  千万专款购买抢险器材

  对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通过财政系统拨付,各区县文委跟本区县财政局申请资金,主要用于购置抽水机、发电机、沙袋和抢救工具等物品,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购买。购置完成后,应将购置清单回传至市文物局,进行统一结算评估。

  ■ 释疑

  文物受损判定标准是什么?

  7·21大暴雨后,北京文保经济损失估算超过8个亿。对此,有曾到过附近的网友称,文物受损情况看上去没有听上去严重,有些文保单位只是漏雨,积水,而文物本体好像并未受损。文物受损的判断标准究竟是什么?

  对此,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所长韩扬表示,文物受损的情况很复杂,范围很大,比如文物建筑本体出现渗水、坍塌是受损,文保单位的院墙坍塌,房屋漏雨,也算是受损。这次特大暴雨后,很多文保单位确实有损失,但实际损失是否确如各单位上报的受损情况,还须经过实地勘察评估。

  韩扬称,目前北京尚处在汛期,出现损伤的文保单位及时上报受损情况,也是排查安全隐患的一种必要手段。因此,对受损文物,目前还应以抢险加固为主,至于全面修缮,还应由专业人员实地勘察,拿出科学方案。

  ■ 探访

  宛平城墙 马道裂缝暂盖防雨布

  在7·21大暴雨中,宛平城城墙出现“马道裂缝,城墙渗漏”。昨天傍晚,宛平城西门南侧的城墙上,马道裂缝处已覆盖上10余米长的白色防雨布。掀开被砖石压着的防雨布一角,可看到约一指宽的蜿蜒裂缝。

  几年前城墙就有外鼓

  城墙下平房里的老居民们回忆,下暴雨那天,东城门下积水没腰,西城门下的积水也涨到了大腿,老城墙就浸在雨水里。“暴雨之后很多天,城墙都好像浸满了水”。

  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9年,就发现宛平城西门南侧城墙内大约40米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外闪”(城墙外表凸起向外鼓出)现象。正是由于“外闪”的牵拉作用,导致城墙上的马道出现裂缝,裂缝总长度约20米。

  在城墙下住了几代的赵先生说,城墙在1984年前后进行过外立面修葺,外面新铺的一层青砖和里面老城砖的黏合力不强,城墙外鼓的情况几年前就有。从2009年开始,每到汛期,他都会收到来自区文保所和卢沟桥办事处的安全通知单。

  西城门毗邻裂缝已封闭

  昨日,城墙表面已经干了,但马道裂缝清晰可见。现场,尚未开始抢险施工,只有毗邻裂缝的西城门已整体封闭,南北两个登城的楼梯处,也都架上了紧闭的铁门和铁丝网。

  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裂缝处至今尚未开始抢险施工,是因为紧邻裂缝的南城墙处,还有三户居民。他们的居室紧挨城墙而建,如不搬迁,连搭施工脚手架的地方都没有。

  赵先生的家,就是上述三户中的一户。狭长的平房院落低于街巷的地平面,一直延伸到城墙脚下。赵先生坦言,每次下大雨,他家的房子都会进水,房顶也会漏雨,“但我没地儿搬,也搬不起,只能住在这儿”。

  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无法强令居民搬家,目前能做的主要是铺设防雨布,疏通城内所有的排水管道,避免再次大面积积水。

  记者 魏铭言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