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公司黑幕:农民一枚伪金币估价90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2日 07:22 广西新闻网 微博

  百元购买的地摊货,经专家掌眼后,摇身变为价值15万元的“晚清精品瓷器”;5元买来的工艺品被鉴定是“翡翠”……想拿出来拍卖?先交1万多的“展示费”。

  艺术品投资在给人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造假、售假、拍假现象已愈演愈烈。昨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武汉古今通宝公司,该公司通过开具鉴定证书、制作拍卖图册等手段赚取暴利。

  案例

  子虚乌有的伪币专家估价90万元

  前不久,经人推荐,在(湖北)荆州务农的王先明(化名)带着一枚锈迹斑斑的“家传”钱币,来到武汉一家知名鉴定公司。该公司鉴定专家看过后,认定该钱币是晚清发行的罕见“金币”,估价90万元。

  该公司给王先明的“金币”开具了鉴定证书,并承诺让“金币”上拍卖会,“保底价90万元卖出去。”在缴纳了9000元的相关费用后,老王带着这一惊天喜讯,心满意足地赶回了老家。

  王先明的一位远房亲戚得知此事后,与武汉一位从事古玩收藏三十年的行家取得联系.。这位行家看过钱币后,一直默不作声。当王先明拿出鉴定证书时,该业内人士觉得十分“眼熟”。

  几天前,记者通过电话与前往荆州鉴定的这位行家取得了联系,但对方一直十分犹豫,“9000元很可能是老人家今年务农的收入,他们这样干太过分,太没良心了,我实在是看不过去。”

  “我只看了一眼,就可以断定这枚钱币是假的。”该人士称,该币“翻砂”迹象十分明显,这是古钱造假中采取的十分粗陋的手法,稍有经验的藏家都能分辨,成批的造价成本也就几元钱。“另外,这种钱币只生产过银币,我玩了30年古钱,第一次听说还有"金币"。”

  但从始至终,这位行家都未告知老人真相,“我怕他受不了打击。”对于是哪家鉴定公司为王先明做的鉴定,该行家虽然一直不愿意点明,但其告知的地点直指武汉古今通宝公司。

  据了解,“古今通宝”对外界的宣传定位是“国际化的文化艺术品投资集团”,集鉴定、保管、展览、销售、拍卖、交流诸多功能于一体。古今通宝总部位于广州,在武汉、重庆、太原、福州、长沙等9座城市都有分公司。

  记者调查

  鉴定公司步步设局引君入瓮

  昨日,记者拿着在地摊上花100元买来的一口小瓷盆,来到武汉古今通宝公司一探究竟。没想到,这口不起眼的小瓷盆竟被专家估价15万。该公司工作人员称,想要成功“拍卖”,先得交纳一笔费用。

  探访:一楼设上千平米展厅

  昨日上午,记者在汉口昊博古玩城楼下的地摊上,花100元购买了一口巴掌大小的瓷盆,瓷盆侧面有着一行很不规整的“永乐年制”字迹,很一般的仿品,商贩称,“大热天生意不好,进价给你的”。而另一款外表颜色艳丽的瓷罐,底部有“大清光绪年制”字样,是市场内一商家对外展示的“工艺品”,标价800元销售,被记者临时借用。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澳门路口的武汉古今通宝公司。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仅一楼就配备有两名保安,还有专业的报警系统。大厅内,一位国家级古玩专家的宣传画放在十分明显的位置。

  该公司有三层楼,每层功能、格局不一,仅一楼就有过千平米的展厅,专用的玻璃展柜内,展示有各类瓷器、玉器数百件,件件标价不菲。二楼除了字画、十字绣展厅外,还有与银行类似的专业保管库房、可容纳百人的拍卖厅。

  简单登记后,前台工作人员叫来一名姓王的业务经理。得知记者是冲着宣传画上的专家而来,王经理将记者引至洽谈区等待。在周边的三个洽谈区,前来鉴定藏品的藏友正与其他工作人员交谈。

  5分钟后,王经理说,指定的专家已经外出,只能找其他专家鉴定。“公司有5位专家,都是"中博"的专业人士,但都在忙,还要等一会。”等待期间,隔壁操外地口音的两名男子与工作人员发生不快,“你们当初说是现金收购的,现在却是放在这里卖。”他们带来了一幅十字绣,两人商量后决定带回。

  20分钟后,在王经理的带领下,记者前往财务室交了400元鉴定费(200元一件)后,终于见到鉴定专家。

  鉴定:专家连称“好东西”

  在二楼一间摆设讲究的鉴定室,一位姓杨的鉴定师及一旁做记录员的女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王经理一直现场陪同。鉴定师的桌案上,摆放着白手套、放大镜等各类鉴定工具。

  “是家里传下来的吧。”鉴定师主动开口,招呼记者坐下。专家接过小瓷盆,用手掂量一番后说,虽然瓷盆上标注的是明永乐年间的款,但并不是永乐年所产,他十分肯定地说:“是晚清仿明代的瓷器”,并将此盆定名为“青花花卉纹瓷盆”,吩咐一旁的工作人员记录在册。

  专家进一步解释,“釉面还是不错的,花纹也是典型的明代风格,但里层的胚胎质地不行,属于民窑瓷器,是后代仿制前朝的。虽然如此,还是有收藏价值。”

  看到记者随后拿出的瓷罐,专家啧啧感叹,连称“好东西”。在看过瓶底的落款“大清道光年制”后,他称该瓷器年代为清末民初。对于瓷器底部“大清道光年制”的落款,是否证明为官窑的询问,这位专家称,“当时许多瓷器厂都是"官办民制",虽不是真正的官窑,但用现在的话说是准官窑。”

  见记者有点失望,他补充说,该瓷器造型独特,虽然市面上并不少见,但如此大件、保存完好的十分少见,虽然年代不及瓷盆,但价值要比前者高许多。他将该瓷器定名为“粉彩花鸟纹带盖冬瓜罐”。

  两件“地摊货”,经过专家3分钟的鉴赏后,甚至未借助任何鉴定工具的情况下,就将其定为晚清和清末民初的宝贝。当记者询问价格时,专家称,“会由估价部门的工作人员给出。”

  估价:百元地摊货估价15万

  在王经理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三楼的一间小办公室。不久后,该公司估价部门周总拿着一份“专家鉴定单”走了进来。他为瓷盆估价15万元,瓷罐估价30万元。

  “这只是根据市场行情,给出的最低估价。”周总补充,如果放在拍卖场上,翻上好几倍不成问题。

  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他指着由王经理拿来的一本拍卖图册称,公司下属的拍卖公司去年在香港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出一款乾隆年间的官窑瓷瓶,“估价为300万,结果不到10分钟的时间以600多万元成交”。

  让记者觉得十分不严谨的是,该公司几乎人人都是专家。记者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块“玉佛”请周总把关,他称“这是一块翡翠,"水头"不是很好,但可以值数百元。”待周总离去后,记者又拿出一红木笔筒请王经理把关,他给出的结论是,虽年代不会早于清代,但市场价可值一两万元,“平时看得多,跟专家接触多了,自然看得出来。”

  实际上,“玉佛”是记者三年前从街边的一个工艺品摊上花5元钱购买的。红木笔筒是在上星期在一家礼品店购得,价值数百元。

  拍卖:先收上万元“展示费”

  收取数百元的鉴定费,只是一个开始。

  “如果有证书,藏品肯定更有说服力。”王经理拿出一本鉴定证书的样本强调,该证书由北京一家具有国家文物鉴定资质的权威公司开具,“全国通用,也很管用,价格2000元。”

  王经理说,如果想将藏品出手,每年八月,公司都会在香港举行大型拍卖会,可将记者的藏品上拍,不过现在藏品征集工作已经结束了,只能到香港进行展示,“我们很多拍品就是展示期间被买走的。”

  为何在香港而非内地拍卖?王经理的解释是,香港各地买家齐聚,购买力更强。藏品送到香港展示的费用为1.3万元/件,“这是公司统一价格。”

  他说,费用包含图册费、宣传费、过关费用等等。拍卖成功后,公司仅收取成交价10%的佣金。

  记者质疑道,如果拍不出去岂不倒贴?而且拍卖会远在香港,上不上拍并不知情。对此,王经理称,拍卖现场全程会有录像拍摄,然后回寄给客户。他同时强调,往年该公司举办的拍卖会,成交率在40%至50%。”

  见记者仍嫌价格太高,王经理又提供了另一种方案。该公司有9家分公司,基本每家公司每个月都有两场全国藏品巡展,前期费用十分划算,只需5000元/件。待藏品成交后,收取成交金额15%作为佣金。

  内幕

  证书是废纸拍卖90%流拍

  昨日,记者先后致电江城多位收藏人士、拍卖公司负责人。

  对于该公司出具的鉴定证书的含金量,武汉一位藏界大佬称,圈子内的人根本就没有人认同,“收藏玩的是藏品,并不是那个证书,这样的证书武汉不少从事鉴定的人都可以开。”这样的证书,在他们眼里就如废纸一般,“更不会有拍卖公司认证书的。”

  “拍卖只是幌子,90%都流拍了。”武汉一家拍卖公司负责人说,据他所知,“古今通宝”在香港的拍卖会确实不假,但流拍率达到90%。大多拍卖公司前期都不会收取费用,“他们就是靠前期的费用赚钱。”

  一名古玩商人说,“古今通宝”在武汉四五年来一直生意红火,不知情的藏家中招的比比皆是。另外,很大一部分涉及收藏的人,都做着一夜暴富的梦,明知对方底细,还是愿意拿藏品去鉴定,开具证书,让该公司上拍,“瞎猫碰上死耗子,万一拍出去了,就能大大赚上一笔。这已形成一种病态循环。”

  业内揭秘

  制假、售假、拍假已成产业链

  近年来,艺术品投资的回报率早已远超股票、房地产,成为最火的投资领域之一。由此衍生的古玩鉴定机构、鉴宝类电视节目越来越多。而古玩造假、售假、拍假也愈演愈烈。

  “古玩不打假,拍卖公司可不用对藏品的真假负责,是最大的弊病。”一位藏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几乎所有的拍卖会,附印在拍卖图册上的拍卖须知都会注明,拍卖公司在尽自己能力后,不会对拍品的真假负责。“尽没尽责谁知道?”他说,“古玩不打假”只是民间说法,在这一领域法律不应缺失。“毕竟大家玩的是收藏,而不是心跳和冒险。”

  国外的鉴定师在数次错误地鉴定藏品后,业内都会永久封杀。而在国内这似乎行不通,往往一句“看走眼”就可以推掉责任。

  一位拍卖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拍卖吃的是碗良心饭,你不要信誉,不要脸,想怎么玩都可以。”他说,艺术品收藏一直就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说法。在如此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谁敢保证赝品、高仿品不会流入市场。

  该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他所知道的一家本地拍卖公司,一次上拍藏品多达2000件,就以该公司收取的单件最低“相关费用”1000元来计算,一次拍卖会下来,即使未拍出一件拍品,也有一笔庞大的收入。

  专家鉴定失误不负法律责任

  制假、售假、拍假这一链条中,“专家鉴定”成为十分关键的一环。目前的现实是,光环笼罩下的专家已越来越不被人信任。去年,“金缕玉衣”和“汉代玉凳”等国家级专家参与的鉴宝丑闻,更是令人不愿意再相信专家。

  记者在暗访“古今通宝”时了解到,该公司工作人员称,所邀请的鉴定专家来自“北京中博”,均是具备鉴定资质的名家。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不少专家都是在全国各地“赶场”的专家,除了少部分“有头有脸”外,大多并不知名。

  “鉴定失误不需负任何法律责任,专家为赚取劳务费信口开河,是常有的事。”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时候专家名气大,头衔多,但实力并不一定比藏家强,“书本理论知识谁都会看,实际上手的物件,专家不一定有藏家多。”

  律师说法

  “法规滞后,消费者难占便宜”

  北京德恒(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亚军表示,艺术品投资属于特殊行业,消费者在认为上当受骗时,却往往并不在《消保法》的保护范围。但作为有资质出具鉴定证书的机构,在不谨慎、未尽责的情况下胡乱出具证书,甚至将其作为一种敛财手段,主管部门应吊销其资质。

  对于消费者维权,武汉一家拍卖公司负责人则称,在目前的相关规定、条款下,消费者往往都占不到便宜,“媒体也已多次介入曝光,但照样愈演愈烈。”

  他一再强调“做拍卖是吃良心饭”,同时他也承认,目前的拍卖条款及法律已明显滞后,亟待更新。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