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南朝石刻至今仍泡在水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8日 11:26 现代快报

竖立在水塘里的国宝级南朝石刻 竖立在水塘里的国宝级南朝石刻

  江宁秣陵街道宋墅村,一片杂草荒芜的水塘边,有一块国务院1988年竖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牌。而在这块背面写着“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碑牌后面,一根2米多高的石刻柱子立在水塘中,它是宋墅南朝失考墓石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为何沦落到杂草丛中的水塘里?不少市民认为,这种环境根本无法保护文物。

  记者 李绍富 付瑞利 文/摄

  国宝石刻竖立塘中

  宋墅南朝失考墓石刻位于江宁区秣陵街道永宁社区宋墅村。那是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地。荒地中,几排民工临时住房显得格外醒目。在临时工棚北侧,是一个面积数百平米的水塘,水塘里长满了几米高的芦苇。水塘边,杂草有半米多深,要不是水塘边的杂草丛中立着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牌,恐怕没人知道这里还有这样一个数千年的石刻柱。

  “附近一块地早就被人圈下来了,准备盖厂房,工地里的路都修好了,就是因为有这个国家级的宝贝,才没动的。”家住附近的居民刘先生称,早年石刻的位置是一片荒地,后来发现石刻后,文物部门在周围做了简单清理。在1988年时,大批文物部门的领导赶到这片荒地中,在那根被传为千年石刻柱前立了那块保护碑牌。在他的印象中,除此之外,再也没看到任何特别的保护措施。

  周围地块被圈后尚未施工

  几年前,附近地块被圈后,在工地方动土施工时,文物部门曾前来与工地协商过,让他们不要动碑牌附近的土。据刘先生介绍,相传石刻柱附近有古代官人的大墓,可考古一直没能发掘到具体位置。年代太久远了,南朝时的墓早已平了,考古没找到,就是失考了。

  根据秣陵街道对该石刻的相关资料记载显示,此次南朝大墓已平,失考。仅存神道石柱,柱基各一。西石柱高约3.6米,柱身扁圆稍方。围1.58米,柱身作瓦楞纹,计24道,柱上有一圆盖,盖边缘有莲花,盖上的小石兽已失,柱额上文字模糊。东石柱已毁,仅存柱础,距西石柱23米,柱础1.08米见方,高0.5米。从石刻造型看,可鉴定为南朝梁时石刻。

  根据上述资料可见,宋墅石刻,原先还存东石柱柱基,现场已经看不到这个柱基。“那个柱子基础肯定还在,估计是被淹没在了一堆杂草中,肯定能找得出来。”刘先生称,还好只是石刻柱,没什么用处,而且墓地这东西,老百姓都辟邪,所以泡在水塘这么多年,才没人动。

  保护规划预计今年完成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宋墅失考墓石刻,就被“保护”在荒草丛中的水塘里,附近居民都觉得太可惜了。针对这处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现状,有居民提出疑问,难道文物保护单纯靠立个牌子就成了,相关主管部门又做了哪些工作?

  江宁区文广局文物科一姓王的负责人回应称,宋墅失考墓石刻处在水塘中,并非最近几年的事,也非周围施工造成,是立碑保护以来就存在的。“水塘里都长满了芦苇,而且周围地都没动过,若是最近才有水塘,不可能有芦苇。”该负责人称,附近一片土地,水塘和滩涂不少,早年到处是芦苇荡。正因为石刻处于水中,所以发现得也相对较晚。发现后不久,国家文物部门就着手立碑保护。

  而目前沦落到荒地中,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因为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基层文物部门也不能随便动。2011年,他们请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对石刻进行评估,并着手制定一份保护规划。“专家们已先后三次到现场测绘、调研,预计今年这份规划就可以出来了。”

  因为是国家级保护单位,这份保护规划还要经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批同意,然后才能实施。“具体的规划还没下来,就没有着力点,所以还不好谈将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包括资金的、技术的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我认为规划肯定会权衡考虑这些因素。”

  江宁有4处石刻保护搁浅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发现的这种石刻在整个江宁区共有7处。2008年开始,主管部门着手对它们进行加顶保护,每处耗资数十万。但先期完成第三处后,这项工作就停了下来。“到底该怎样保护这些石刻,是加顶、迁移还是采取别的措施,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另外,还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加顶保护工作停止后,包括宋墅南朝失考墓石刻在内的其他四处石刻该如何保护,成为摆在主管部门面前的问题。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石刻要继续落寞下去,万一周围环境对其造成损坏怎么办?该负责人表示,文物保护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整体性、组合性的保护措施。“周边杂草不会有什么问题,水塘里的水可能会对文物本身造成些许影响。好在规划今年就能下来,针对这7处石刻的保护工作已列入议程。”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