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从头假到尾

2013年01月26日 09:45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微博]特派记者 张莹

  23日新出炉的数据显示,2011年交易额位列全球第一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遭遇蒙头一棍,成交下滑超过一半。

  与数据互相呼应的是,国内艺术品市场赝品流行,假画、假艺术家、假画院院长、假协会主席、假拍卖、伪出版……可以说是乱象丛生。

  针对艺术品市场的问题,民进广东省委昨日提交名为《关于立法规范广东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建议》的集体提案,提案把脉了广东文化艺术品市场乱象背后的原因,并给出6道解决病症的方子。

  各个环节都有造假

  民进广东省委委员、广东美协会员许平教授指出,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微博]曾经说过,艺术品必须让老百姓看懂、能接受才有价值。但目前广东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各个环节,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造假,艺术品与高价、与老百姓无缘基本画等号,有财力拥有它们的人,往往也难辨其真假。

  他介绍了艺术品市场从源头到下游的造假链条。根雕、笔墨纸砚等艺术品原材料的价格虚高,脱离市场价成为商家垄断价。比如现在市场上100张宣纸的价格,在1000元至5000元之间。而老纸,尤其是明代、清代的老纸更是被炒到天价。究其原因,是因为用其作出来的假画外行难以分辨。当购买者花大价钱买到赝品,通常想尽办法拿出去流通,市场上充斥着无法降解的“病毒”。而另外一方面,真伪难辨的艺术品,在国内缺乏统一的权威认证机构,就算被辨别出来,其背后的利益群体也会干预,影响鉴定过程和结果,比如某民国时期著名画家的画作,被其后人鉴定为假画,就算这样,这批假画却拥有国内多家认证机构的“权威证书”。

  不单产品造假,人也在造假。各种名目的“职衔”,如“某艺术协会主席”、“某画院院长”等,催生了以职务标签和头衔决定艺术水平的畸形现象。这些假艺术家打着艺术之名从事商业之实,甚至公然允许别人仿冒他的作品,理由是为了给仿冒者一口饭吃。而实际上,造假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已获利不浅。一些机构和个人通过伪出版和宣传,将非艺术品和低劣艺术品推向市场,导致市场恶性循环。

  这些乱象产生的直接后果是艺术品走不进寻常百姓,艺术品成了投资产品,背离艺术品根本价值的同时,催生了庞大的送礼和投机市场。

  尽快立法规范市场

  该提案认为,广东政府需要尽快立法规范管理艺术品市场,以激发艺术家创造力,以保护国民文化追求,以保护投资者权益,逐步净化艺术品市场,并开出了6道“药方”。

  这6道“药方”具体包括:制定和颁布法规条例规范艺术品交易的方式和渠道,监管其品质、价格、税收、售后服务等。在必要的情况下引入公证机构,加强交易过程的承认和监督,尽可能去除价值泡沫;对经过确认的赝品制造者、销售者、对虚假宣传和夸大宣传者做必要的处罚;设立和规范鉴定机构,用法规条例杜绝鉴定机构与相关利益群体和个人相互利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提供艺术宣传的公共服务,引导并提高公众的审美和辨认水平;逐步建立多元、公共、公平的艺术品市场,让公众避免跟风,让早已成名的艺术家群体作品和民间艺术家、草根艺术家等,享有共同的机会进入艺术品流通领域;建立艺术品经纪人制度,培养艺术品代理和营销人才,引导不同档次的画廊、经纪人经营不同档次的艺术家。

  问题根源在拍卖行

  省政协委员、著名雕塑家、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拍卖行。与国外有着高度职业操守和品牌沉淀的老牌拍卖行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内拍卖界行业不规范,成立门槛低,在暴利的驱动下一哄而上,出现了很多伪拍卖行。“可以说,几乎每场拍卖会都有假货,有些假得非常明显的赝品,拍卖行也不加甄别,拍出来有人要就两头收钱牟取利润,失去了基本的职业道德。”许鸿飞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引导社会追求和热爱艺术的氛围,另一方面,要着手设立法律法规,从经济上严惩制假售假,吊销伪拍卖行执照,让拍卖行卖得小心,消费者买得放心。

  省政协委员、深圳古玩城董事长卓少东,正在探讨和相关银行成立担保机构,专为艺术品拍卖和销售作担保。他认为,艺术品市场是国内所有行业中利润最惊人的市场,它的混乱来自于收藏家急功近利的心态。“艺术品市场本质上应该是工艺品市场,现在已经变成了商品市场。花不多的钱可以买到值钱老古董的贪念害了产业。”他举例,市场上流通的艺术品,商家往往会开出底价两倍以上的售价,而实际上, 只要比底价多几百块商家都会愿意出手。

  卓少东介绍,目前国内缺乏权威的艺术品认证专家,故宫[微博]和各大考古研究院的专家理论功底扎实,往往对具体艺术品真伪难下论断,同时全国近500个古玩城中,都养着一批眼光精准而毒辣的鉴宝专家,但是他们没有牌照。如何统一起两方面力量,整合出一批有法律和担保机构保证的专家队伍,是打假的关键。此外,经济上严厉制裁制假售假,将是起效最快的渠道。(深圳商报广州1月25日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