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偏信捡漏反倒可能吃大亏

2013年02月03日 08:29   羊城晚报   

  《西湖炊烟》最初以徐悲鸿的作品名义出现,后被收藏界知情人士踢爆是由徐悲鸿学生梁白云的作品改头换面而来。梁白云原作名为《古木参天》,落款为:“梁白云弟写此属题 悲鸿甲申莫春。”而《西湖炊烟》的落款却变成了“白云弟属写, 悲鸿甲申莫春”。去掉了“梁”、“此”、“题”三字,将“写”移到了“属”之下,画面的其他部分则分毫不差。而经过这番折腾的最大意义是,这幅画从梁白云“写此属题”变成了“白云”请徐悲鸿所画,作者从名不见经传的梁白云摇身变成了大名鼎鼎的徐悲鸿。

  2011年初,被拍出2.2亿元天价的一套汉代玉凳成为当年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但时隔一年,这张玉凳被发现原来产自江苏邳州,而且还是2010年起历时一年多制造的。

  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

  实习生 郑弘原

  特邀嘉宾

  李遇春(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单晓英(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

  朱万章(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嘉宾主持

  赵利平(收藏家、资深艺术评论人)

  前段时间在一场艺术品鉴定会上,不少市民视如珍宝的古画,经专家鉴定,原来都是赝品。就连一些故事可信度非常高的祖传字画,其实都是近十年新仿的作品。

  随着近几年古代书画不断以天价刷新拍卖纪录,艺术品市场上仿佛一夜之间冒出了大量的古代书画,有些书画的包装上甚至写有“故宫博物院”的字样,看似来头很大,专门瞄准的就是人们希望一夜暴富的捡漏心理。

  如今的艺术品市场还有没有漏可捡?《名家话收藏》对话广东文物鉴定界三位著名专家,他们都在多年的书画鉴定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也看遍了各种造假手法。三位专家的忠告是:收藏如果偏信捡漏可能反倒吃大亏,在如今这么一个信息社会,要在市场上捡漏基本不可能。收藏者能捡的,应该是时间的漏、知识的漏、渠道的漏。

  1

  到古玩市场捡漏不太可能

  赵利平: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把收藏理解成捡漏,迷信捡漏。这跟近几年一些电视台的寻宝节目的错误引导也有关系,收藏节目娱乐化,给人的感觉好像随便哪个村姑拿出来的一个腌菜的罐子,很有可能就是几百年前的文物。特别是很多藏品一夜之间升值几百倍的故事,吸引了很多外行的人都想往收藏这个圈子里钻。但实际上收藏是一门很严肃的经验学科,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我们还能捡到漏吗?

  李遇春:我觉得任何一种投资,只有当“利润可计算”的时候,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如果大家都相信捡漏,而不是相信利润可计算的话,那就会让很多投资者却步。如果要想艺术品市场能够健康地运作,我觉得艺术品的价值应该更加透明。

  大家都知道直接跟画家买画,肯定比到市场上买画要贵,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一定要直接从画家手里买画?就是因为现在的艺术品市场不够健康,赝品充斥,人们只有通过这个渠道买到的画才能保真。直接找画家购画要多花些钱,但作品以后会逐年升值,投资的利润可以计算。而如果经验不足,只想着到市场上去捡漏,很有可能一不小心看走眼,钱就全打了水漂。所以,若想投资艺术品,首先要选择好的投资渠道。

  能在市场上捡到大漏,那是极少数人的本事,不带有普遍性,不适宜大肆渲染,偏信捡漏可能反倒吃大亏。

  赵利平:我玩了这么多年的古玩,也感觉到去古玩市场捡漏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古玩的卖家即使不是专家,但玩了那么多年,他肯定比你看的东西多,比你接触的机会多,不可能他看走眼的东西反倒被你发现了。而且按照我以前在龙津古玩街的经历,很多经营者其实是没有档口的,他们每天就在周边游荡,寻找机会跟你套近乎,介绍一两件“好东西”,你要从这些人手上捡漏,几率和中大奖估计差不多。经常以为捡到了漏,最后才发现买了个假东西,反倒吃了亏。

  朱万章:在现在这么一个信息社会,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或者是市场经营者,大家了解信息的渠道都非常广,在一幅字画面前,任何人获得的信息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所以现在要在市场上捡漏,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人看不准的情况经常有,但十个人、一百个人都看不准,唯独就你一个人看得准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除非这件好东西真出在山沟沟里没人知道。

  这几年由于古画热潮掀起,市场上也出现不少古画赝品,我时常遇到的是假宋代李公麟和明代仇英、文徵明的画,大多数物主都说这些古画是祖上传下来的,有的包装上还有“故宫博物院”的字样。所以说在现在这么一个信息社会,收藏者不要偏信捡漏,就不会被其表象所迷惑,还是要从作品本身综合鉴定其真假。

  2

  捡时间、知识、渠道的漏

  单晓英:刚才我们说到的不要偏信捡漏,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换句话,叫做正确地理解捡漏。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品普遍看涨,但还有一些门类,或者一些没有引起市场人士重视的名家,他们的作品价格目前仍然是处于价值洼地的。如果你看好买入的话,说不定价格明年就涨起来了。

  好像我一个朋友,前几年在广州的艺术品拍卖会上看中一幅黄君璧的作品,是上世纪40年代的画,他挺喜欢的,2万元买了下来。没想到第二年黄君璧的东西就涨起来了,那幅作品起码涨到了十几万元。我觉得这样的例子也可以称为捡漏。

  又比如说,广东现在二、三线画家的作品,和北京、上海的画家相比,价格还比较低。我觉得随着广东藏家队伍的日渐壮大,未来广东人肯定会捧红自己本土的画家,其实现在已经有这么一个趋势了,广东画家的作品现在普遍已经有了升值的趋势。如果能看到这一点的话,现在买一些潜力股,我觉得这也能算是一种捡漏。

  朱万章:的确是这样。古代名人书画屡创高价,因为这些作品年代久远、存世稀少、艺术水平高。不过,这些作品的天价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所以建议收藏者可以遵循艺术价值原则,发掘一些与这些大名家同时代,或时代接近但未被绘画史所重视的画家的作品。比如在拍卖会上时而可见一些无署名或署名难在史料上查到的画家,如果其作品水准不低,也值得收藏,这往往是一些行家捡漏的机会。

  岭南名家中就有不少挖掘机会,如苏仁山、苏六朋,他们都是岭南人物画的代表,无论学术还是收藏价值都很高;另外,国画研究会中的邓芬、李凤公、温其球等秉持传统者,也经常被市场所忽略。

  单晓英:此外,同一幅作品在不同的地域还存在着价格差,如果能够把握到这种价格差的话,我觉得也算是一种捡漏。

  赵利平:我在这么多年的收藏中,也一直强调要捡时间的漏、知识的漏。刚听单老师您这么一讲,我觉得可以补充一点,捡渠道的漏。

  李遇春:但我觉得还是不应该提倡捡漏,捡漏始终是小圈子里面的事情,大众收藏不应该迷信捡漏。即使是捡时间、知识、渠道的漏,也是内行的人才做得来。

  3

  海外回流的东西也有假

  赵利平:我听说现在北京的一些古玩城,开店的古玩商们早已“淘”遍了地球,今天去日本,明天去英国、意大利……但当中有一些不地道的人,将在中国收购到的东西,甚至是新作的赝品,打上日本旧藏的幌子,然后印刷成图录在国内散发,出口转内销,哄骗国人上钩。所以收藏的时候千万不能一味迷信海外回流。

  李遇春: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些人开始做古玩生意,他们当时的确挣了很多钱。那是因为当时国内经济还相对封闭,老百姓手里没钱,没人玩收藏,没把古玩当宝,如果家里的字画能换点钱,大家巴不得赶紧卖掉。那时古玩值多少钱,都是古玩商人说了算,他们以非常低的价格收购了很多好东西,然后以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转手卖出去。但现在看来,他们当时赚的都是“小钱”,1块钱买回来,卖一千倍也只是1000块钱,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不断上扬的物价指数,这点钱也就完全缩水了。这些人总感叹当时卖亏了,多留存下来,利润会更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艺术品拍卖的模式出现了,古玩的价格越来越透明,这些古玩商人再没法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向外行的老百姓无限索取了,所以这一批人很快便沉寂了。

  在广东,出现一批代替他们的后来者,起初这个群体并不懂得古玩,但是他们有涉外方面的知识,有资本,有经营方面的经验。他们利用广东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把触点放到港澳地区,通过向港澳行家进货,或代理其销售古玩业务,既做生意,又学习古玩知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现港澳行家的进货渠道无非两种,一是购自国内的外销品,另一种则是来自欧美市场。于是他们不再依赖港澳行家,直接从海外进货,买回来很多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器进行销售,形成了中国人第一波海外淘宝的浪潮。

  那时候,外国人很讲诚信,这件东西是什么年代的,他们都有根据,比如什么时候运到欧洲,哪里曾经坏过,修过了什么,他们都能够如实地告诉你。这样一来,古玩商人不必像在国内做生意时要顾及自己不擅长真伪辨别的问题,只要计算利润就可以了。所以,去海外淘宝利润是可以计算的:这件东西买了多少钱,算上来回程的花费,回来可以净赚多少钱,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并不是去捡漏。当时第一批到海外淘宝的人也都赚到了钱,直至现在,你去西关古玩城看看,里面十有八九都陈设有外销古玩。中国人这第一波海外淘宝的浪潮,买回来的绝大多数是以前中国外销海外的瓷器。

  后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繁荣起来,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刺激下,民间的旧藏特别是可供流转的好的收藏品资源已现贫乏。而且由于内地市场的火爆,导致中外的市场价格出现了落差,国外的市场价格要比国内的相对便宜,使得行家有利可图,于是大家蜂拥至海外淘宝,出现了第二波海外淘宝的浪潮。但这一次,大家采购回来的并不是为迎合外国人的审美而特别订制的制品,而是早期外国人购藏“中国风”的东西,其中官窑瓷器最受欢迎。在利润的驱使下,老外的诚信也开始动摇,明明是修整过的,也装作不知道。还有就是国内一些人也借助海外的平台进行以假乱真的勾当,把艺术市场中的“中国特色”发展为“国际性”行为,投资风险骤增。对于一般人而言,更无漏可捡。

  4

  收藏时不要轻信故事

  朱万章:我还有一个忠告:收藏的时候千万不能轻易相信故事。

  我在广东省博物馆工作的时候,经常有人拿东西来让我鉴定。有一次,一个自称来自某寺庙的僧人托人找到我,说是手里有一件重要的文物,是上世纪40年代,一个国民党军官在押送从北京来的一批文物时,开小差拿了一件逃到了广东。建国后,这位军官一家去了香港,临走之前,他把这件东西放在了该寺庙的神坛里,告诫僧人不要轻易拆封,只有等到寺里遇到急用的时候,才能拿出来救急。所以一代代方丈这样传下来,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宝贝。现在寺庙需要扩建,于是他们就想到了这件文物。

  为了见证文物开封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这些僧人甚至带来了摄像团队。这个故事实在太逼真,以致我都差点相信了。但包装一拆开,还没打开盒子,我就说“够了,不用看了”,那盒子的纸张一看就是做旧的,用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纸张。而且盒子上的字一看就不对,上面写着“国立故宫博物院”,但在他们故事讲的40年代,根本就没有“国立”这个叫法,“国立”是台湾才有的。后来打开一看也证实了,里面所谓的珍贵文物,其实就是假得不能再假,在街边一二十块钱就能买到的低仿品。

  李遇春:是的,这样的骗局太多了,还有人说急着抵押贷款什么的,拿了一堆一看就知道是新做的,却硬说是“祖传”的东西来让你表态,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