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功甫帖》真伪风波

2014年01月06日 10:0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贺莉丹 上海报道

  2013年12月31日,在位于上海陆家嘴的环球金融中心办公室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刘益谦神情疲惫。在谈及近期遇到的《功甫帖》真伪争议事件时,这位新理益集团董事长数度情绪激动地从皮质沙发中起身,找烟点上。

  刘益谦的办公室空间宽敞明亮,一堵以透明金鱼缸为主体的墙面将他的办公桌与会客空间区隔开来,角落里还放着一架健身机,这些意蕴“放松”的陈设却并未缓解他脸上明显的焦虑,“对《功甫帖》的真假,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我当然相信是真的。但我最想追问的还是这件事情的原因。”这位近来每天睡眠不超过5个小时的企业家声音洪亮、语速飞快地说。

  2013年中秋之夜,刘益谦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秋拍中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竞购得苏轼的《功甫帖》,如无意外,这幅目前已运抵上海的作品计划于2014年3月在他新创的龙美术馆浦西馆作为开馆献礼展出。然而转折点出现在12月21日,彼时上海当地媒体报道称,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的三名研究员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经鉴定与考证,发现刘所拍得的这件《功甫帖》为“双钩摹”的晚清伪本。

  一时间,有关《功甫帖》的真假争议不断,震动海内外拍卖界与收藏圈,刘益谦亦被推至风口浪尖,“好事变成了坏事。我现在有骑虎难下的感觉了。”刘益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板上钉钉”的决拍

  《功甫帖》为宋代文豪、书法家苏轼写给友人郭功甫的告别信,寥寥两行,仅九个字—“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由于长期流散海外,而该帖又因用笔沉着、神采飞扬颇有声誉,历代书法家对其评价极高。鉴于苏轼作品大多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馆中,《功甫帖》不仅为海内外皆知的名帖,亦为尚在民间的“孤品”。

  但在刘益谦看来,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的《功甫帖》为苏轼真迹,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我认为这是我买的东西里面最没有争议的东西。”

  涉足艺术品收藏界约二十载,刘益谦坦言他的长项并不在那些艰涩高深的艺术品鉴定专业知识上,“买东西是我的个人的投资、收藏行为,我有我个人鉴赏团队帮我把关。”对一些天价拍品,刘益谦出手往往果敢。他的一位收藏界的挚友评价,在《功甫帖》事件出现前,他是“20年来无一失手”。在刘的收藏界的友人们看来,除拥有雄厚资金外,刘的长项还包括大胆的决断能力与精准的眼光。

  通常在拍卖以前,刘益谦就已做好了与藏品相关信息的搜集与考证工作,在决定参拍时,对拍品的真实性在他内心已毫无异议。此次拍卖《功甫帖》也不例外,在一个多月之前,他就注意到苏富比已将这幅苏轼的作品列为拍品。

  各大艺术拍卖公司拍卖图录的封面往往是该专场中最优质的拍品,而刘益谦被民间收藏界冠以“封面男郎”称号,因他常对封面拍品青睐有加,这也是他的收藏秘诀之一,他常中意这些竞争最为白热化的拍品。而巧合的是,他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出示了一份苏富比2013年秋拍图录上,《功甫帖》恰为封面拍品,在对《功甫帖》的介绍中收录了履新不久的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主管张荣德与书画鉴定家马成名于2013年7月写就的鉴定文章,“今见此帖,细查纸墨皆佳,书法敦厚肥重,无怪前人推崇备至。”此文中,专家马成名不无惊叹地写道。

  而在参与苏富比拍卖前,除张荣德、马成名二位专家外,刘益谦也通过私下渠道向包括朱绍良、陆忠、尹光华在内的十几位海内外资深书画鉴定专家咨询过,除其中一位颜先生跟他说不能买以外,其余人士都持肯定和支持态度,在刘益谦看来,《功甫帖》的真实性更是毋庸置疑。

  等到苏富比开拍时,刘益谦通过电话竞拍的方式参与了此次拍卖,而他的二女儿恰在美国读研究生,也在大洋彼案现场参加了此次拍卖会,“当时竞争得很激烈,经过十七八轮,我才拍到。”接下来约在2013年11月初,他付了款;当年11月底,《功甫帖》运至上海。

  在他温暖如春的办公室内,作为佐证,刘益谦找出他事先准备好的两本书,《张葱玉日记·书稿》及徐邦达的《古书画过眼要录》,他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一翻看老先生们各自对《功甫帖》的评述,“比如,张葱玉就在书中赞扬《功甫帖》,"虽只九字,极为神采",老先生们一致认为这没什么争议的。我买东西买了这么多年,我的专家团队里有大学教授、文博系统退休的老专家,也有民间买卖的鉴定高手,再加上张葱玉和徐邦达有明显的评述,我觉得这个事情本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他当时的感觉是信心十足,“任何环节都不可能出问题。”

  风波为何而起

  2014年1月1日,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三位研究员单国霖、钟银兰、凌利中公布了完整的《功甫帖》研究报告,刊登于《中国文物报》上。在分别署名的两篇文章中,钟银兰、凌利中在研究报告中称《功甫帖》墨迹本以双钩轮廓为基础,与百年前就在一起、民国时又同为许汉卿旧藏的《刘锡敕》伪本钩摹性质如出一辙;而单国霖则对《功甫帖》的质疑由该帖书法本体的气韵不畅开始,进而至翁方纲题跋书体与其传世真迹相距甚远。

  刘益谦将这两份文章能够公开归结于此前他在两次声明中的“不断呼吁”。2014年1月3日,在读完前述两篇文章后,刘益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出的疑问是,“这仅仅是这三位研究员的个人学术论文,还是上博的职务行为?相信就是包括我在内的普通公众都很难加以区分。”

  而在现实中,最让刘益谦感到费解的是,上博的前述三位研究员虽然不在他艺术品收藏的鉴赏团队中,但钟银兰、单国霖两位专家此前就与他相识,其中单国霖研究员还是他创办的龙美术馆的学术顾问,刘曾向他请教过关于龙美术馆的布展、策展等相关事宜,“全国人民都知道我在美国拍到了《功甫帖》,他们有不同意见,我们马上可以商量。但直到他们的文章后来刊登在一份大众媒体上,我才知道他们说《功甫帖》有争议。”

  他质疑的是这种表达不同意见的方式,“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他如果把文章发表在文物期刊上,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这种方式本身已经远远超出学术讨论的范围,那我是肯定不能接受的。”他比喻自己的感受是,“好比,我走在马路上,突然被人家从后面打了,人撒腿跑了,你得告诉我是谁打的?打的原因是什么?”

  相比刘的激越,上博的相关研究员要平静得多。2014年1月2日下午,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文章作者之一的凌利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撰写的有关对《功甫帖》研究的文章,“也就是学术探讨,学术研究”;而对于此文刊发的缘由及影响,凌利中只简短表示,“我的意见都在文章里了。我们就是纯粹的学术研究,至于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而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文章另一作者单国霖没有接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电话。

  按照刘益谦的设想,今年3月他的龙美术馆浦西馆要开馆,而这件中秋拍得的苏轼作品届时将亮相宋元收藏主题展并为浦西馆开馆增色。而这个节点上争议曝露,他担心这个事情影响到他的龙美术馆的声誉,“既然我买五千万的东西有人说是假的,那人家会感觉,我美术馆的其他东西也存在假的。”

  真伪谁说了算

  在收藏界,对于古代书画等众多文物艺术品而言,真伪究竟是谁说了算?这可能是诸多收藏家都必须直面的问题。而值得一提的是,收藏界对于古代书画的真伪之争历来不鲜见,即便是在鉴定大家之间,看法也不尽相同,见仁见智。

  刘益谦就曾遇到过,香港某公司拍卖文征明书画作品,该作品前面是文征明的山水画,后面是长篇幅题跋,他询问了4位业内资深专家,两人说画好,两人说画不好,最后交由他做决定,他最终把这两件东西都买下了,“文征明是不可能在一张假画上题跋的。”他分析。

  收藏家马未都则撰文称,《功甫帖》的鉴定对业内也是大考,虽九字也包含气象万千,不是随便一个真字或一个伪字可以终论的。马未都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及了他的这个观点。

  上博的《功甫帖》研究结果亦将国际知名拍卖行苏富比推至尴尬境地。2014年1月2日下午,苏富比亚洲区总裁程寿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针对上博研究结果,苏富比组织全球顶级博物馆专家鉴定小组将在此后8至10日公布详细调查报告,对《功甫帖》的真伪问题进行研究比对,“我们会很谨慎、很严肃地处理所有关于这些真伪的问题。”

  而程寿康也坦言,他以前没遇到过此类“转折”,“突然有第三者这么公开地说真伪的事情,我个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的是热闹。鉴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鲜有盖棺论定的声音出现,这场争议依然可能发酵。而今,面对藏品《功甫帖》屡遭质疑,刘益谦无法淡定下去,他觉得自己“被莫名其妙卷入这个事情中间”,但又不能沉默以对,“其实我不是一个较劲的人,但这个事情我肯定会较一下劲,我要为苏东坡较劲。我得追问原因。”他几乎不假思索地说。

  2014年1月3日,嗓音嘶哑的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他依然在等待苏富比最终研究报告的出炉,“期望他们为《功甫帖》"正名"”,届时他也会将苏富比报告与上博研究比对并做出他的决定,但他的内心依然倾向于相信,“《功甫帖》是真的,这一点圈内人也都知道”。(编辑 贾红辉 张凡 申剑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