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将初现轮廓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哲 毕式明 黄颖川 肖文舸 周煦钊)记者近日从阳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解到,自去年11月28日正式启动的“南海I号”古沉船保护发掘工作进展顺利,下月有望将沉船的上表层清理完毕。届时,古沉船的上方轮廓线将初步呈现,进入船体内发掘阶段。这也意味着这艘沉没800年之久的南宋古沉船,距离完全揭开神秘面纱又走近了一步。
有些探方内可看到船舷
十里银滩,背山面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就坐落在美丽的阳江市海陵岛上,是海陵岛的地标性建筑。“南海Ⅰ号”于2007年被整体打捞并移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6年之后方才启动保护发掘项目。这一工程也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室内进行的古沉船发掘项目。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古船被安置在“水晶宫”的钢制沉箱中,周围仍被海水浸泡。数名考古专业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对古船上表层的淤泥进行清理,一些探方内已经露出了大块凝结物,上面附着很多或完整或破损的文物,有些探方内还可清晰看到船舷。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是此次“南海Ⅰ号”水下考古的领队之一。他告诉记者,这次发掘采用的是田野考古的方式,保持让沉船与周围的泥土始终处于湿润的含水状态,利于对船体和文物的保护。
孙键介绍,由于海丝馆在夏季的气温较高,不利于发掘文物的保存,因此他们一年安排两个工作季,分别在每年的3月到5月、10月到次年1月(随着春节时间的不同会调整),余下时间是在室内进行资料整理以及文物修复。
“第一个工作季,也就是到5月中旬前,我们计划把沉船的上表层清理完毕,接触到沉船轮廓线。下一个工作季,发掘工作将转入第二阶段,即船体内发掘,这一过程将持续一至两年。”孙键说。
游客可亲眼目睹发掘现场
孙键告诉记者,发掘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有利有弊: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掘场所,即使下雨天依然可以工作,但难点在于怎么把泥土搬运出去。
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探沟可以观察到船体上淤积的泥土的垂直构成,最表层是黄沙层,往下是黄泥层,再往下是青黑泥层。其中黄沙层是整体打捞时灌下去的,黄泥层则为自然沉降,青黑泥层的年代更为久远。本工作季考古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清理沉船上表层的黄沙层。
孙键介绍,发掘现场预估约有3000吨的土方量,清理出来的淤泥要经过水洗和筛选,在处理池进行淘洗,将一些细小的文物筛找出来。废弃的沙土则会装箱,通过行走天车吊运到博物馆外。
今年以来,考古工作人员已清理出约150吨的沙土,等到淤泥全部清理完毕,沉船的模样有望完全显露。但孙键表示,越往后发掘、难度越大。特别是进入船体内发掘时,到处都是文物,落脚点会越来越小。“这个船很有可能是尖底船,上面大底下小,发掘面会越来越小。整个考古发掘工作完成,计划用3—4年时间。”孙键说。
孙键还透露,依据之前对“南海Ⅰ号”的接触了解,以及现场的发掘情况来看,沉船的船尾受到了较大破坏,船前部分则保存尚好。
据悉,“南海Ⅰ号”整体发掘现场面向公众开放,游客可以走进“水晶宫”亲眼目睹考古发掘现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