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凯旋路石拱桥重生:桥下将建抗战文化博物馆

2014年07月17日 09:49   重庆晚报  收藏本文     

施工方搭好脚手架准备进行第一步的裂缝修补作业 施工方搭好脚手架准备进行第一步的裂缝修补作业 抗战时期建成后的凯旋路旱桥 抗战时期建成后的凯旋路旱桥 抗战时期修建中的凯旋路旱桥 抗战时期修建中的凯旋路旱桥

  重庆晚报记者 吴娟 钱波 实习生 郑夏 摄影报道

  6月25日开始至12月25日,有关部门对重庆渝中区凯旋路石拱桥进行保养修护,包括灌浆填补裂缝,打43个桩基、铺设连续钢筋板转移桥体承重,完成石拱桥的强身计划。

  凯旋路石拱桥强身

  从凯旋路云梯街路过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凯旋路拱桥外已经搭起脚手架,包上了绿色安全网。透过安全网,记者看到石拱桥壁部分有一些巨大的裂缝,桥拱腹部斑驳成一块黑一块白,桥拱内十分潮湿,墙壁有渗水痕迹。桥拱内曾经居住的居民已经全部拆迁。

  为消除风化、开裂、破损对桥梁承重造成的影响,重庆渝中区市政管理局作为建设单位,对凯旋路石拱桥进行加固。6月25日开始,凯旋路石拱桥排危整治工程正式启动。

  昨日下午记者看到,工程施工支架已经全部搭设好,工作人员正在利用器械对施工地形进行测量,准备下一步施工。

  桩基代替桥拱承力

  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对石拱桥桥壁上的缝隙用水泥填平。施工方江西牧鑫建设公司代表赵亮介绍,第一步会对桥拱圈、侧面等松动部分进行清理,用水泥灌浆的方式对裂缝进行修复。“桥拱上面还有巨大裂缝,到时候用灌浆进行修复。”

  下一步,会从石拱桥的路面、桥墩部位从上往下打43个抓孔桩,用桩基来替代桥拱承力,然后在抓孔桩上浇筑连续板钢筋混凝土,重建人行道及摊铺沥青。工程完成后,承重任务由之前的桥拱转移到新开凿的桩基,加固后的拱桥完全能够承受路面车辆及行人重量。

  施工期间单行道通行

  已经70多岁的凯旋路是连接上下半城的重要通道,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样加固会不会改变它原来的样貌?

  重庆渝中区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专家几次检查,发现凯旋路石拱桥风化严重,属于D级危桥。“最简单的加固方式就是在原来的石拱下加拱,但是这样就改变了凯旋路的原貌。”该负责人说,为了保护文物,维持原样,在专家建议下,有了把拱桥变成联系板桥的方案。

  该负责人说,本周内将开展半封闭施工,先对靠凯旋路电梯一侧的路面进行封闭施工,工期大概两个月,之后再对另一侧封闭施工,“修护后的石拱桥将由以前的10吨承重力,增加到30吨。”

  工期预计年底全部完工,期间只能单行道通行,途经凯旋路的公交路线可能进行调整。

  “鉴于凯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将努力把凯旋路石拱桥打造成人文景观。”重庆渝中区市政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凯旋路石拱桥保护性修护后,将在拱桥下打造一个抗战文化博物馆。

  主城第一石拱桥

  重庆渝中区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跨度、桥拱数量和修建历史看,凯旋路石拱桥都是主城第一石拱桥。

  重庆渝中区文管所档案记载,凯旋路古名三圣殿,清代时,此处设有为军事需要服务的急递总铺。该路原为火巷马路,沿路自上而下的老地名有东征桥、联升巷、新火巷、黄楼、三圣殿、玉带桥等。抗战胜利后,将几个老地名合并,以抗战胜利之意命名为凯旋路。

  关于凯旋路的命名,还有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凯旋路正对储奇门码头,江对岸是海棠溪,即川黔公路和川湘公路起点。那时,除长江水路,重庆与抗战前线通过川黔和川湘公路连接。前方打了胜仗,将士凯旋都要从储奇门进城。于是,这条路取名为凯旋路。

  重庆文史专家罗渝曾经向记者介绍,当年修建凯旋路石拱桥难度很大:一是直线距离短———100多米长,却要跃上50米的高度,不得不修成“之”字拐;二是靠近磁器街时,面临一堵悬崖,只得像修桥一样,垒建起一个像城墙一样的石砌高墙与磁器街连接,高墙下起了拱,像城门;三是靠南一边要砌堡坎,防止马路塌方。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样的工程可谓艰巨。

  主城这些石拱桥

  凯旋路石拱桥

  1942年建成,9跨,每个桥洞直径8米,全长近80米。现在桥面全宽14.3米,现场实际测量桥面布置为:1.65米(左侧人行道)+11.0米(车行道)+1.90米(右侧人行道),是目前主城最大的石拱桥。

  鹅岭七拱桥

  7跨,每个桥洞直径7米,全长50多米,修建于1955年。

  柏岭水库大桥

  单跨,总跨度50米,位于内环高速公路。

  此外,主城区其他石拱桥大部分是过水涵洞,跨度更小。重庆是桥都,后来修建的桥梁大部分是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

文章关键词: 重庆抗战博物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