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仅兑付一成本金 杏石盛世艺术品基金投向成疑

2014年08月02日 08:44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刘振盛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刘振盛 上海报道

  关于2.8亿鸡缸杯的各种声音犹在耳边,深圳的艺术品基金就暴露出风险。“现在在等融资方在这几天是否有最新的兑付进展,否则就会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8月1日,东莞投资者李静(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2011年5月,在理财经理推荐下,她和多位投资者在一家股份制银行东莞东城区星河支行购买了一款名为深圳市杏石盛世文化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艺术品私募基金的产品,期限为2+1年。今年5月到期后,普遍只拿回本金的约10%,并且3年的投资收益全部未支付。

  不仅如此,产品发行时,艺术品基金的管理人深圳杏石投资管理公司(下称“深圳杏石投资”)虽然提到资金是用于购买书画、油画作品等,但李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整个运作过程,从未见到管理人披露的投资管理报告。并且到期无法兑付时,对方一度声称要拿艺术品出来抵债,最后也未见踪影。

  上述银行向21世纪经济报道回应称,按合伙企业的划款指令执行的,不承担由执行该指令引起的任何投资损失责任。记者分别致电深圳杏石投资、中仁文化产业集团,欲采访该艺术品基金无法兑付的详细情况,但均未得到回应。

  规模1056万元

  这款艺术品私募基金产品在2011年5月14日成立,期限2年,但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可视艺术品市场情况延长存续期1年。由某股份行东莞分行进行托管,并且对托管账户的资金进行监管。

  “我买了100万元,之前这笔钱一直在这家银行的东莞星河支行买理财产品,后来经理财经理的游说才购买这款艺术品基金。合同是在支行签的,虽然合同是和深圳杏石投资管理公司签的,但当时支行行长、客户经理都在场,当时一直以为这款产品属银行的。”李静说。

  整个有限合伙产品的规模1056万元,其中21位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购买950万元。对于“其中包括17位高端客户和4名银行工作人员”的说法,该行未置可否。21世纪经济报道查询工商资料显示,每人的购买金额从20万元、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200万元不等。

  “有限合伙人中,部分是我行客户,但也有部分并非我行客户。”上述银行回应称。剩余的106万元由深圳杏石投资的控股股东兼法定代表人徐永斌、潍坊中仁艺术品发展公司两家普通合伙人认购。

  “当时太大意,合同上并没有提及银行的内容,现在银行把这个事情推得一干二净。”李静认为自己当时买理财产品时对支行的工作人员太过于信任。不过上述银行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并没有代销该产品。

  产品介绍材料显示,这款产品将投资中国近、现当代大师名家所作书画、油画作品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即将上市的产权等。深圳杏石投资作为合伙企业的管理人,管理费为每年2.5%。

  收益分配方面,原先的约定是,首先如果合伙企业亏损,则先以普通合伙人持有的10%份额进行弥补;其次,执行合伙人、画廊或管理人承诺,购买的产品将以不低于购入价溢价6%卖出,如果碰上赝品,损失由画廊或执行合伙人承担。

  再者,如果合伙企业的年收益率超过10%,那么超过10%至30%部分,普通合伙人与其他合伙人按3:7比例分配;超过30%至50%部分,按4:6比例分配;超过50%的部分则按6:4分配。

  这款产品采取与第三方合作投资模式,规定资金只能划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专用结算账户。深圳杏石投资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官网介绍,公司从事艺术品投融资、投资基金和咨询服务,是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指定交易商

  事实上,此前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仅为投资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投资兴办实业等,在2011年1月初,才变更为“艺术品投资,股权投资、受托资产管理”等内容。李静回忆,在成立半年多时间后,曾在深圳召集合伙人开会,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由他们作为代表参加即可。

  兑付拉锯战

  2013年5月到期后,李静不愿意再继续持有,于是要求对方兑付。起初深圳杏石投资、理财经理劝她继续持有。多轮拉锯后,最终双方才签份额转让协议,但也仅在去年9月拿回10%的本金。李静表示,2013年6月,前述股份行、深圳杏石投资曾召集其余投资者开会安抚,并表示会在2013年底前逐步兑付完成,但终未成行。

  今年5月初,深圳杏石投资和前述股份行召集投资者在网点开会,要求投资者签一份还款协议书,但遭到拒绝。最终是由深圳杏石投资及徐永斌单方面向投资者出具清退方案的承诺书,约定基金分4次兑付完成,称方案的依据是合伙事务执行人徐永斌根据基金所投资艺术品的预计销售回款情况。

  即2014年5月20日兑付95万元,占总出资额10%;2014年6月30日、7月30日和8月30日前,分别兑付285万元整,分别占总出资额30%。

  收益率按年化15%计算,兑付分两步:一是9月30日前兑付红利收益的50%,10月30日之前兑付其余的红利收益。“后来只兑付第一次的10%,之后基本无动静。”李静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说,最终她前后总共拿回20%左右的本金,其他投资者只拿回约10%的本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获悉,普通合伙人潍坊中仁艺术品公司的两位股东是徐永斌、徐玉华。但徐永斌对该公司的持股已被深圳南山区法院全部冻结,期限从2014年7月9日至2015年7月8日。

  “从银行方面得知,这次股权冻结是因为徐欠了另一家银行的贷款未偿还。”李静说。另外徐玉华持有的股权也曾被潍坊中院冻结,时间从2011年12月底至2013年12月底。

  不仅如此,徐永斌持有深圳杏石投资的部分股权也已被法院冻结,期限从2014年6月25日至2016年6月24日。

  从公开介绍看,徐永斌目前还担任中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之前他曾在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潍坊分行从事信贷管理等工作,后转投艺术品经营行业。

  另据中仁文化产业集团的官网介绍,自 2010 年先后发起设立了 9只“杏石”系列基金和“中信文道 ”等3只艺术品信托基金,总规模已超过 3 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看到,深圳杏石投资确实是中信文道·中国书画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的投资顾问。

  投向成疑,“以画抵债”打水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在上述承诺书中,深圳杏石投资解释无法按期兑付的原因是,受艺术品市场大环境影响,导致基金的清退时间延长。“都没有相关投资管理报告给投资者。”李静说。

  她表示,在整个交涉过程中,投资者曾问过资金究竟投了哪些艺术品,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6月,深圳杏石投资公司一度曾提到“以画抵债”,投资者也希望弄清楚究竟买了何类艺术品产品,但最终也未见踪影。随后对方又提出将山东潍坊的房产做抵押给投资者,但这遭到投资者拒绝。

  上述股份行向21世纪经济报道回应称,该行与深圳杏石盛世文化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签订了财产保管协议,银行对保管的合伙人现金财产依据协议的规定承担保管职责,该行按合伙企业的划款指令执行,不承担由执行该指令引起的任何投资损失责任。

  “合伙企业无法兑付资金的具体原因我们并不了解。“该行人士说,虑到有些有限合伙人是银行的客户,所以一直积极采取措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包括委派律师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等。(作者邮箱:liuzs@21cbh.com,欢迎提供产品线索)

 

文章关键词: 艺术品基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