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玩江湖遇倒春寒:女老板欲隐退江湖

2014年11月05日 10:16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西安的文物古玩市场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历来都是举足轻重的。从1985年的萌芽期到1998年的初具规模,从2005年的规范市场到2007年的平稳过渡,2008年至2012年进入长达5年的鼎盛期,目前形成规模的文物古玩市场主要有八仙宫古玩市场、西安古玩城、大唐西市古玩城、小东门民间收藏品市场、书院门古玩艺术品文化一条街、大雁塔古玩市场等,名闻遐迩,风光一时。目前经营境况却是大不如前,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呢?记者一探究竟。

  古玩市场疲软 女老板欲隐退江湖

  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原本是古玩市场经营的“黄金季”,但对于西安一家古玩城56岁的玉石经营户李娟红却是郁闷纠结,整整两天时间,她只卖出了一个挂件和两只碎玉手镯,刨过成本,连交电费的钱都不够。而与她一墙之隔的卖古玩铜镜、瓦罐、书画等“杂物”的老赵比她还惨,一个月都没有开张了。

  李娟红在西安经营古玩玉器已经10年时间,2003年,她在当时位于朱雀路上的西安古玩城摆地摊卖玉器,铺几张报纸,报纸上边摆上几件玉石就算开张了,经过2年时间的发展,她在市场租了两间门面房,“那会生意好得很,我放在库房的古玩货物,经常一次性就被人买光了。”当时和她一块经营古玩的同伴,赚得钱就选择投资买房子、买车、炒股票或者做银行理财投资,可她当时认定古玩玉器行当,扩大规模经营,但是到了最后只剩下展示柜里摆放的4大件玉器精美工艺品,每件价值都在50万元以上,总共价值200万元。遗憾的是,单位没人要,个人买不起。过去想着这些玉器可以升值,不料现在却成了累赘。

  李娟红告诉记者说,位于朱雀路的西安古玩城搬迁,一部分人搬到了兴善寺西段的新址,一部分人搬到了大唐西市古玩城,还有一部分搬到了大雁塔花卉市场内,而她迁到了西安城东这家古玩城。原先她在西安古玩城,有人气有固定的客户,虽然生意不比从前,但是也能挣些钱,现在每天都是赔本经营。“等明年再亏损的话,我就不干了,把这些宝贝搬回家,等以后价格回升后再说吧。”

  她回忆说,最初在西安古玩城,卖玉石的只有7家,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卖烂了也卖杂了。如今市场光卖玉的就占了小一半。她感觉古玩市场从三年前开始就走下坡路了,当时有人劝她见好就收,可她心大得很,总想多赚些钱,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如今她只能是惨淡经营。记者在这家古玩城观察发现,前来购物的只有十几个人,还是看的多买的少,许多商户翻了白板,一天天的轮空。

  经营者难以为继 收藏者热情不减

  与古玩城内的冷淡相比,周日的西安八仙宫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在八仙宫古玩市场门前的长乐坊街道旁摆放着瓷器、陶器、古籍、字画、奇石、像章、怀表、铜钱、古币,佛龛,鼻烟壶、水烟袋等等,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时还能看到外国游客的身影。62岁的王东老人,属于“骨灰级”古玩收藏者,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古玩,当时西安最出名的就是小东门和八仙宫“鬼市”,那会儿不知道收藏,全凭个人爱好,用自己不多的工资四处淘宝倒腾古玩。由于没有经验,他第一次购买一个铜镜就上当了。那个卖铜镜的人,看上去很憨厚,又说是祖传的宝贝,如果不是儿子住院等钱用是不会出售的。经过讨价还价,以350元成交。等他拿到西安古玩市场找行家一看,那铜镜最多价值20元,他虽然后悔,但没有丢弃,放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起个警示作用。

  当然王东也有得意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小东门民间古玩城淘了一个古代官窑瓷盘,当时1500元买的,他拿去让人鉴别,在鉴别室门口被一个甘肃来的收藏者看中了,缠着他说自己也喜欢清朝官窑,收了一套藏品独缺这一件,于是花5000元收回。王东老汉拿着赚下的3500元又购买了一把抗战战刀和一把古茶壶乐滋滋地打道回府。

  据老王介绍,在八仙宫古玩市场,想淘件真品还真不容易。他透露自己也会偶尔淘上几件,或珍藏或转卖。他认为不管古玩市场将来怎样发展,真正的古玩爱好者是不受任何干扰的,就像他每个星期不到八仙宫、小东门或者西安古玩城转转,就像生活缺少什么,日子难过得很。

  像王老先生这样的铁杆玩家,不在少数,正是他们的执著成就了西安古玩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西安古玩热心粉丝多达33万之众,专业收藏者约有3000多人,这个数字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

  正规市场少人问津 地摊买卖虚假繁荣

  11月1日,星期六,记者慕名来到久负盛名的西安古玩城新址兴善寺西段,远远就看见古玩城上边人来人往,卖玉器、陶瓷、马灯、手表,古代文物和现代文物,摆地摊的有30多家,价位大多在100元-500多元,价值1000-2000元很少,记者亲眼看见来自新疆的藏家花100元购买了一盏马灯,而一位老者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花880元购买了一个扳指;而小女孩、大学生大多购买装饰物玉石或翡翠小挂件。

  与地上的繁荣相比,西安古玩地下正规市场,相对比较冷清,有的经营户见不到客人,索性睡起了大觉。有知情者告诉记者,这里做生意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别看这会没几个人,一旦谈成一笔生意,其利润是摆地摊的一年或者几年的收入。11月2日,记者在小东门民间古玩市场,看到同样顾客稀少,而在门口卖碎玉、古籍等问价围观购买的人挺多的。

  有位刘姓经营者对记者表示,这里经营户的经营利润确实不稳定,不过他了解最低月盈利也在二三千元左右。前几年,有不少人做这种生意发了财,他亲眼见到一个摆地摊,因为有眼光有头脑,在西安买了房子和高级轿车,现在这样的情景很少见,进入冰冻期,好景不再。

  专家为古玩市场把脉 行业亟须整合规范

  有专家分析,西安古玩市场从1985年的萌芽期“鬼市”到1998年朱雀路西安古玩城开张,标志西安古玩市场初具规模;2004年8月15日,随着《西安市文物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从2005年的规范市场到2007年的平稳过渡,2009年至2012年西安古玩市场进入长达4年的鼎盛期。

  当时,在西安举办的一场较高层次的古玩市场发展研讨会上,西安市收藏协会原会长李静认为,西安的古玩市场亟须整合。各家市场存在一些通病问题,如市场分散、规模小、周边环境差,售品摆放零乱,而且赝品充斥市场,各类旧货和仿复品混杂等,令许多慕名而来者大为失望。

  李静说,全国的古玩市场发展都经历了从地摊到大棚,再由大棚到古玩城的阶段性跨越,但西安的古玩市场,却仍处于“大棚”阶段,多数经营古玩艺术品的商户仍保持着极强的游击习气。这与西安十三朝古都、文物大省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也与收藏家、古玩爱好者的实际需求不相称,难以吸引外来的游客参观。李静认为,市场和资源的如何重新整合,成为西安古玩市场眼下要反思的首要课题。三秦都市报记者杨立

文章关键词: 古玩江湖收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