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佛像有古人大漆修复痕迹 现敷面膜修复
2014年11月-12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距离宽窄巷子200米远的下同仁路126号的原成都市水表厂厂区内,陆续发掘出了 140余件石刻佛像及残件,被确定为南北朝到唐代之间的作品。这些红砂岩佛像,有单体佛、菩萨、天王像,也有背屏式组合造像,还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 像,“在国内极为少见”。
在修复阶段,文保人员还发现了石像身上的修复痕迹,就粘合问题,与古人进行了一次“专业切磋”。随着3D影像的制作和最后粘接、谐色等环节的完成,今年底,这批佛像将具备“走进博物馆”的资质。
“面膜”敷半年修复需耗1年时间
7月2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文保中心。储藏室内,已经拼对成功的佛像都有自己独立的塑料防潮箱里。部分佛像包裹着白色织物,无法窥得全貌。
工作人员说,这些佛像,正在经历“局部脱盐”的步骤。脱盐,是用超纯水浸湿宣纸,将湿宣纸裹住石像,宣纸1-2周换一次。光是这一个步骤,就要 持续半年时间。“这就像是给佛像做面膜。”中心工作人员杨盛说,面膜一是可以保湿,避免文物因为干燥过快而开裂,而是为了吸出佛像体内的盐分。如果不进行 脱盐工作,盐分就可能在佛像表面结晶,将原本风化较为严重的表面撑破,出现粉化现象。
在“敷面膜”前,佛像先是经历了1个月的清理工作,去掉了表面的泥土,之后又对彩绘、饰金部分做了加固。
敷完面膜后,佛像还会进行风化加固,用专用的加固剂对文物风化部分进行加固。再之后就可以进入拼对和粘接的环节,也就是将原本散落破碎的佛像恢复到一个较为完整的状态。最后对修复中留下的痕迹进行“谐色”,就是补色差,使佛像“远看一致,近看有别”。
今年底,这批佛像就能修复到“能够进入博物馆”。
各有各的招古今匠人隔空对话
杨盛说,在修复佛像的过程中,他们也和古代的工匠们跨越时空进行了一次切磋。“其中一尊佛像的头部和躯干已经断开,但是在两部分的横截面上,各 有一个正方形的小孔。”杨盛说,上下两块的断面都有打磨的痕迹,而两个小孔,正好能够插进一支榫,证明佛像在出土前就已经断裂并经历了一次修复了。“修复 时间和制作时间相隔不久,应该是雕刻后不久就损坏了,修复后接着使用”
用木榫无法完全吻合好两块红砂岩,修复工作必须使用粘合剂。那么古人使用的粘合剂是什么成分呢?是否是修筑城墙时常常使用的糯米石灰浆?
杨盛表示,工作人员搜集了断面上残存的粘合剂,对成分进行了检测,发现是大漆,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土漆。成语“如胶似漆”的漆,就是大漆,这是一种从漆树皮部采割出的天然涂料,原本多用于家具制作,因为具有较强的粘性,被聪明的古代工匠用于修复佛像。
现代文物修复,对不同材质会使用不同配方化学制剂,性能上比起大漆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木榫加大漆的做法还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这次发现也可视为现代文物工作者和古代工匠的隔空对话。
3D虚拟修复缺失处可以“补”完整
为了让佛像有更完美的展览和呈现方式,在进入博物馆之前,文保人员还会对这批佛像进行一次3D扫描,将其数据上传到电脑,使用专业软件进行虚拟 修复。通过3D扫描技术将残缺文物的相应部分分别进行三维扫描,然后虚拟拼接在一起,并依据相关历史资料对损毁部分进行虚拟修复,从而重现文物的历史原 貌。
“比如发现一个佛像,背光部分破损,我们可以用三维技术把背光修起来;如果底座遗失了,同样也可以修复。参观者在专用的设备上,可以看到3D图像的文物全景,结合实物,会有更好的参观体验”。
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浩野 实习生廖海杰摄影刘陈平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