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偏爱制薄如纸的痕都斯坦玉

2015年08月09日08:3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收藏本文     

清乾隆 “桐荫仕女图”玉山子 清乾隆 “桐荫仕女图”玉山子

  蒋卫东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清高宗乾隆是满清入关后的第四代皇帝,25岁(1736年)登基,在位六十年,爱玉成痴,算得上是中国千古帝王中爱玉的第一人。

  乾隆皇帝酷爱玉,并有着自己的玉器审美观。据邓淑萍先生统计,他一生所作有关玉器的诗文800多首(篇),其中由题目可推定属于古玉类的就有约280首(篇)。在玩赏古玉之余,他兴致勃勃地为许多古玉填制了诗文,并命宫内造办处的玉工将诗文镌刻在玉器上。好古的结果,导致乾隆帝热衷于仿古,他常命玉工或照古代器物原物仿制,或依金石学著录的图形仿制,仿制的玉器既有仿古代琮、璧、璜等玉礼器的,也有仿青铜器皿、古陶瓷器形和纹饰的,还有仿汉唐宋元以来传世玉器的。古拙而不失典雅,是乾隆帝对于玉器仿古的基本要求。

  除了好古、赏古、玩古,乾隆帝也非常喜欢有意境的“玉图画”(即“玉山子”)。乾隆时期,玉雕工艺水平达到高峰,立体器型大量出现,甚至出现了摹写山水人物的大型圆雕“玉山子”。玉工们巧妙地利用玉料原有的形体起伏与色彩丰富的皮壳,碾琢出山林、溪流、楼阁等景致和人物,将“大禹治水”、“会昌九老”、“秋山行旅”等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或传世宋元名画,化为生动鲜活的立体玉雕图画,引人入胜。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桐荫仕女图玉山子”系宫内造办处一位来自苏州的玉工,利用一块中心已挖去圆形碗料的籽玉弃料,精心设计,巧雕而成,曾获得乾隆帝的激赏。

  乾隆中晚期,由于回疆的平定,具有伊斯兰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开始大量进入宫廷,乾隆帝对“制薄如纸”有着异国情调的痕都斯坦玉器极为喜爱,经常以御制诗赞美其“制绝精巧”,还多次命工匠仿制,痕玉的工艺风格遂波及北京、苏州等玉作坊,对清中晚期的玉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有着好古、好异国情调的玉器审美观的乾隆帝,对于有些被称为“时样”、“新样”的时尚玉器,却常持排斥态度,如对于全器镂空、无法盛放香灰的花卉纹香薰之类的玉器,乾隆帝就批评制作的玉工盲目炫耀技巧,全然不考虑香薰的实际功用。他认为这样的时新玉器往往工艺繁缛、纤巧、琐碎,哗众取宠,贬斥其“俗”。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玉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