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博物馆摄影师走红 专为文物拍艺术照(图)

2015年09月15日17:52   中国新闻网   微博收藏本文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毗瓦巴像 张林摄于首都博物馆

  生活中,他叫张林,是故宫博物院工作刚满一年的年轻人;微博上,他叫“柳叶氘”,是博物馆圈子里知名度颇高的摄影师。全国20个省份、数十家一级博物馆、十几万张照片——文物与博物馆的美好,通过他的表达被更多人接纳与赞美。

   失望的调查激发责任感

  张林对博物馆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年幼时游览上海、参观上海博物馆的回忆,“对展品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只是非常清楚地记得上海博物馆外的玻璃幕墙 倒映着天空和城市的影像,光影流动令人神往。”令张林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2007年,阴差阳错、机缘巧合之下,他考进了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学专业。

  大学四年,学习努力的张林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但真正对他产生震撼、让他对博物馆行业有了更深层理解的,却是大一暑假一次实践考察的经历。“其 实,那只是一次非常基础的调查,考察的是北京市民对博物馆行业的认识、熟悉程度。”2008年,张林与同学们共同设计并在北京十几家博物馆内、外发放了上 百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你去过博物馆吗”、“你经常去博物馆吗”、“原本收费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您去博物馆的次数有何变化”等问题。

  调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发放出了100多份问卷,结果发现经常去博物馆的调查对象还不到两位数,有逛博物馆习惯的人几乎没有。”对这样的结 果,张林感到有点小小的失望,“在2008年,博物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竟是如此的小众。”但他也反思自己,“我在上大学读博物馆学专业之前,对这个行业也 几乎是毫不了解的。”这也激发了张林的斗志,“如何让博物馆为社会公众接受、了解,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这是一个热爱自己专业的博物馆人的责任!”

   为文物拍张“艺术照”

  张林从高中起就爱好摄影,但真正拿起相机走进博物馆是在念大学以后。当时,国家博物馆正在改扩建,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城优质文物展品的“集中 营”,张林也就成了首博的“常客”。大二,张林在首博观展时,在文物修复展示环节,捕捉到了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镜头:一块古老残缺、浸泡在蒸馏水中的 织物,在倾泻的光线下,与水中的倒影共同形成了一个线条温柔、色泽美丽的“沙丘”。“古旧的文物在光线与拍摄角度的配合下,能在镜头里形成如此美好的造 型,这给我带来了震撼。”

  在这张照片的启发下,张林开始在博物馆里捕光捉影,为文物们留下美丽的“艺术照”。一次拍摄首博龙泉窑展的过程中,一件残破到看不出原有器型的 梅瓶标本引起了他的注意,“梅瓶表面是青玉色釉面,瓷器内部的白色衬托出清纯的感觉,配合着展览绢色的背景,给人带来清新脱俗的层次感。”拍出的照片效果 果然没有令他失望:不仅画面的配色和层次极佳,标本边缘的线条还构成了一个非常别致的造型,“特别像是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捕捉到了这么巧妙、美好的画 面,让张林信心大增,决定认认真真创作一些文物摄影的佳作。

   摄影师“柳叶氘”走红微博

  张林的博物馆摄影作品真正为许多人知晓,是在“柳叶氘”微博走红之后。2011年,成绩优异的张林被母校保送至北京大学读研究生,就读考古及博 物馆学专业夏商周考古方向。其实早在本科期间,张林把自己的许多“得意之作”都上传到了人人网的相册,引起了不少同学、朋友的赞赏。这让张林萌生出了一个 念头,把自己的作品出一本博物馆摄影集。张林将出书的想法向一位老师征求意见,这位老师提出建议,“直接出书有点冒险,不如将作品上传到刚刚流行不久的微 博,在公共平台发布,看看人们的反应。”张林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便开始使用“柳叶氘”的微博账号展示博物馆摄影作品。此后,在微博上的佳作频出让 “柳叶氘”成了博物馆圈子里知名度最高的摄影师之一,尤其是他拍摄的“馆记”系列,更是拥有大批拥趸。

  令张林自己特别满意的一幅拍摄于首都博物馆的明代毗瓦巴像,被他命名为《以手定日》。“以手定日”其实是藏传佛教的一个传说,讲述了上师毗瓦巴 曾与卖酒女打赌以手定住太阳的故事。而陈列于首博的明代造像左手高举、食指指天,表现的正是这个场景。拍摄毗瓦巴像时,张林另辟蹊径,没有直摄佛像的正 面,而是选择了背面,以仰望的角度“望其项背”,体现了一种敬慕感。令人拍案称绝的是,毗瓦巴的食指正对圆形的光源,犹如手指太阳,暗合“以手定日”的主 题。展览的灯光,经过四周展柜玻璃的映照、反射,在毗瓦巴像周身形成了顾盼呼应的缤纷光斑,整幅画面梦幻般流光溢彩、光影浮动。

  到目前为止,张林的“博物之旅”一共涉及20个省份。全国百余家一级博物馆,他已拍摄了大半。

   万里挑一入职故宫

  作为一个考古文博专业的学生,张林在读书时也参与过不少考古实践。比如在郑州西郊发现了龙山时期至西周五六个堆积层的文化遗存,其中包括当时居 民的生活区和墓葬区。比如参与隋唐洛阳城工程应天门的西阙门的发掘工作,“这里本是一个被当地人称作‘武则天的梳妆台’的小土丘,经过我们的发掘,一座与 故宫午门形制相似的阙门出现在眼前。我们还在城墙脚下发现了一个有大量宋代货币的窖藏。”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考古实践经历,但在毕业择业时,经过慎重考 虑,张林还是决定选择进入能让文物为社会公众知晓的博物馆平台。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拥有180万件文物藏品。故宫是众多考古、文博专业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平台, 张林也是其中之一。张林回忆,进入故宫的竞争是激烈的,“第一轮笔试共有9000多人参加,考试时占满了北京林业大学的整栋教学楼。”经过层层选拔,张林 最终被故宫挑中,为自己的7年大学生涯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工作一年有余,古老的故宫和朝气的团队让张林对博物馆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让博物馆为公众熟知,融入人们的生活是寻求发展的必然。”而微博上年轻的人气博主、博物馆摄影师“柳叶氘”,正在致力于此。

  孙乐琪  来源:北京晚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80后摄影师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