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观察

2015年11月25日10:23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收藏本文     

彩绘师傅 彩绘师傅 搬运瓷坯 搬运瓷坯

  陈航宇

  陶瓷是江西景德镇的立市之本,而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则是当地陶瓷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生存发展与技艺传承情况直接关系到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近 年来,为了让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在当地政府、学院和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家族传承和师徒相授已不再是唯一的传承方式,传承模式更加多元;一 些失传的老手艺在传承人手中得以恢复,釉料品种也不断推陈出新,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这座千年瓷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然而,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手艺的传 承,仍有许多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基础性研发项目仍需得到政府的资助,一些传承人仍在有毒的生产环境下工作,等等。

  传承能力有提升

  在景德镇,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是按照国家设定的分级保护名录体系,呈金字塔形开展的。据统计,景德镇共有国家、省、市三级代表性传承人308人,其中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入选第三、四批国家级名录的分别有4人和6人。可以说,这两批代表性传承人各自代表了景德镇制瓷行业从业人员的两种类型。

  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几位都是1954年以前出生的老艺人,他们均为“带子传艺”出身。“带子传艺”是景德镇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挽救特种传 统艺术,允许老艺人带子女进厂随父学艺而专辟的传艺渠道。在这一时期招收的职工子女大多没有受过太多教育,13岁至16岁就进厂,终身都是某一道制瓷工序 的工匠身份。比如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炎生,11岁就进入建国瓷厂从事拉坯工种,年近八旬的他目前仍在一家私营的古窑民俗博览区从事着拉坯技艺的展示。王 炎生每个月休息两天,工资在1500元左右,对于维持生计没有问题,但是已经没有精力再带徒弟。

  相比而言,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整体素质、社会地位和传承情况都更好。其中有4位传承人达到了大学学历,并且有过在各大瓷厂、研究所等单位的工作经 历,当前分别在企业、学院、研究院等地工作,发挥着行业领头人的作用。比如景德镇颜色釉陶瓷艺术研究院的创始人邓希平,她是196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 系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景德镇,后拜师学习颜色釉,1984年担任景德镇建国瓷厂副厂长、总工程师。1995年建国瓷厂解体后,她把老同事们聚集起来, 成立了“景德镇市建国瓷厂邓希平工作室”。2010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邓希平陶瓷艺术馆”和“景德镇颜色釉陶瓷艺术研究院”。这些年她恢复了很多 失传的工艺,也创造出许多新釉料品种,为景德镇的窑变生产技术的提升做出了许多贡献。

  传承模式在发展

  景德镇制瓷工艺的传承有超过80%都是采用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尽管这种传承模式是最简单也最有效,但在当下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的现实背景下,景德镇地区的高校和企业也积极担起了培养后继人才的重任。

  对于培养“精英式”的非遗传承人来说,学院传承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高校具有较好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条件,对于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高校学 生的理论基础与人文素养要普遍高于普通的社会人才,学习能力较强。而为了避免师生教学不如师徒相授更紧密的弊端,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第 四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文跃,近年来在学院开展了“粉彩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研究实验,这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师徒制、学院导师制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目前还在 课程体系外试行,学生可以与老师双向选择,一般在老师的工作室进行小班教学。

  相比学院传承,景德镇被命名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企业还探索了一种更为“全方位”的培养模式。比如景德镇的佳洋陶瓷有限公司,不仅维持了一部分 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而且通过校企合作开设了“佳洋班”,既确保了企业的人才质量,也帮助学校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此外,他们还注重培养整个产业流程的 后备人才,开设了古陶瓷技艺及鉴定研修班,从鉴定、鉴别、鉴赏的角度向社会扩大传承面,同时加强企业人才对皇窑文化的研究学习和交流宣传等能力。

  可以发现,企业传承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艺传承,而是扩大到文化传承、提高社会认知度、创造就业机会、引领文化艺术品消费等多方面。据统计,仅在古窑瓷厂 与佳洋公司这两家示范基地里,就拥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6名,占到了传承人总数的1/4,企业传承拥有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扶助措施还需更多元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工序复杂,“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通过对景德镇手工制瓷领域传承人的调查,笔者发现, 这些传承人在社会中分属于不同群体,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千差万别。因此,对传承人的扶助措施也应该多元化,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现在掌握釉料、泥料配制技术的传承人普遍因无能力承担实验、研发的成本而只得因循守旧。即使是传统工艺也需要一定的发展动力,应该为研究传统原料配 方类项目设立专项的资金,从而给那些有志于创新和研究的传承人提供更多机会。另外,对于制瓷技艺的潜在传承人群——学习该工艺的学生、学徒,也应该设立补 贴和奖学金等款项,以激发他们的学艺热情。

  此外,粉彩颜料的配制工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粉彩颜料含铅、砷,这两种元素都是剧毒物,配制颜料的人需要长年累月与其打交道。粉彩颜 料配制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有根的作坊是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小房间,连一扇窗户都没有。长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极有可能慢性铅中毒。在景德镇,目前已经 没有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从事粉彩颜料配制,40岁以上的传承人也非常有限。像这样下去,粉彩颜料配制技艺的传承将面临危机。因此,应该将这类项目纳入国家 有毒工种行列,让传承人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同时,为此类传承人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从而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景德镇传统手工建国瓷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