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不会过时:它属于小众和精英

2016年01月27日18:10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1月24日,“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在今日美术馆启幕。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与今日美术馆协办。中国艺 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端廷担任策展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朱青生,著名策展人黄笃、李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 长、教授彭峰担任策展委员。陈若冰、丁乙、冯良鸿、江大海、李磊、梁铨、马树青、马可鲁、孟禄丁、谭平、王川、王怀庆、余友涵、周长江、朱金石等16位艺术家的81件作品参展。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表示,虽然这是一个抽象艺术群展,但参展的每个艺术家都分量极重,值得做专题研究。

  16位艺术家的顶级画作

  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一层,马树青色块淋漓的《无题》、朱金石以饱满富于质感的颜料堆砌的《权利与绘画》,谭平流痕斑驳的《将浪漫进行到底》,孟禄丁宇宙爆炸似的《元速1201》环绕四壁,将人无声震慑。

  王端廷表示,这是政府机构第一次组办大规模的抽象艺术展。“策展委员会手里有一份抽象艺术家的备选名单,最后挑选出16位参展者。他们都是资深艺术家,个人关注抽象艺术已有20年或更久,有的有海归背景。他们都出身自油画或西画。”

  这次展览没有选取水墨抽象的艺术家及作品。“因为水墨抽象目前在学术界存在争议,应另作讨论。”王端廷说。“16位艺术家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画作。”策展委员之一黄笃告诉南都记者。而作品体现的“艺术家的方法或视点,他们在颜色或线条方面的把控,以及心理和行动之间的纠结,使展览非常生动,具有学术意味。”

  抽象艺术缘起于西方。在日本,有白发一雄的行动绘画,也有李炳焕带禅宗思想和感性色彩的绘画,也有来自韩国的单色绘画。黄笃认为,中国抽象艺术正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

  抽象是小众的、精英的

  “上海是抽象艺术家非常多的城市,丁乙、余友涵、李磊都在上海,梁铨也是上海人,马可鲁也与上海有渊源。”著名策展人、批评家李旭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旭由关注这些个体艺术家,逐渐步入抽象艺术领域。

  “90年代抽象艺术还很寂寞,市场也没有把它当作可以操作的对象。做抽象艺术展览,对批评家、策展人来说很困难,也不是所有藏家都适合去买和收藏抽象艺术。”李旭指出,抽象对收藏来讲是门槛很高的门类。

  因为“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特性,李旭将抽象艺术类比为文学里的诗歌:“不是以具体的笔墨描述一件事物,而是表达形而上的思考和情感。”

  李旭认为,如果中国的抽象艺术得到国际认可,被认可的是精神化的标准,是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的学术状态。“抽象永远不会过时,也永远不会成为所谓的热点。它是小众的、精英的、它是保持时代高端精神追求的标杆。”李旭说。

  书法与抽象艺术牵连最多

  哪些民族的艺术形式与抽象有关呢?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告诉南都记者,中国书法与抽象牵连最多。

  “二战”之后在美国兴起,以波洛克、罗斯科、马瑟韦尔、克兰、莱因哈特等人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使得纽约代替巴黎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在抽象表现主义发展的重大时期,中国书法是其灵感的主要渊源。”

  虽然抽象并不等于书法,书法也并不就是抽象,但在表达方式和精神诉求上,二者似有隐秘的共振。

  有人戏称抽象画家是用“鱼尾巴作画”,也有人说,一幅抽象画是小孩画的还是大师之作,连大师都分不清。朱青生认为,对抽象画的类似理解是缺乏常识的表 现。“推动抽象表现主义的重要批评家格林伯格认为,如果一个人看不懂抽象,说明他缺乏艺术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说,你只能看小品,不能读诗。”

  作为造型艺术的高级形态,抽象是人性自由的直接显现。过去的绘画是外界有什么画什么,抽象艺术是心里有什么画什么。

  朱青生说:“抽象是对世界进一步的分析、抽取和提炼。它既是物质世界的架构核心,也是人间或世界的最本质显现。到底显现成什么样子?作品里,你看到了就看到了,看不到,就等一等。”

  极简主义之后,抽象何为?

  王端廷自称抽象艺术的“原教旨主义者”,在他看来,抽象艺术是属于西方的现代艺术现象,工业文明的产物。“它是符合数学、物理、心理学原理的视觉语言,节制而又深入本质。”

  西方的形式主义艺术在1970年代至极简主义走到了“零点”(zeropoint)。在此之后,抽象艺术是否还有新的可能?这是全世界艺术家面临的难 题。“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如果仅仅是重复抽象艺术的历史,重复康定斯基、蒙德里安、马列维奇的成果,是没有意义的。”王端廷说。“原来的抽象艺术的点线 面都是为形式服务,色彩也是作为抒情的手段,目前,部分中国抽象艺术家已经超越了形式,呈现本身独立的价值。”

  来源:南方都市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当代艺术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