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画家让当代艺术大咖现出了原形

2016年04月06日15:12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闻松

  前些天被微信圈爆刷手机屏幕的“农妇画作PK著名画家周春芽”微信,出人意料地引起极大反响。经过不断发酵,这个话题在艺术圈也引起了热议。其原因首先在于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传播力度让人咂舌,其次这种话题能引人热议,本身就说明了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和判断上,不仅仅在于大众,包括艺术圈及评论界在内的很多专业人士对当下艺术的看法均存在着较大差异。

  在古典艺术或前现代时期,由于艺术赞助人审美趣味的影响,经过长时间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审美观和艺术品评左右着艺术创作及艺术家的构成,不符合主流审美或者未经所谓专业训练的艺术家就几乎不可能进入大众视野。无论是中国宋元以来的文人画趣味还是以欧洲写实主义体系为主的古典艺术,都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和专业门槛,包括赞助人体系及艺术趣味等因素,因此在前现代型社会,以是否具备专业教育、文化积淀甚至后期的美术院校训练来界定艺术的“主流化”多少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现代主义艺术出现后,随着艺术观念和标准的多元化,艺术家构成也开始多样化。艺术是否专业和业余当然并非全然没有一定标准和要求,但是绝对不能以接受过专业训练与否,而是艺术作品是否有创新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了反映人类情感、艺术认知和自由表达的独特张力。尤其从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时期,艺术家专业性的出身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特别以是否具有文化积淀和反叛的勇气、艺术作品能够具备触动文化现代性和突破既往规范的能力,以及最终能否接受美术史的检验和冲刷等因素为评价标准。典型的例子是开创现代主义美术的梵高、高更和塞尚。

  众所周知,作为传教士的梵高、证券经纪人的高更及“无业游民”的塞尚这三位现代艺术大师,均没有进入过当时代表着主流审美的美术院校及艺术机构进行过专业训练及教育,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艺术优秀到能够改变艺术史的认知。这至少可以说明,艺术不一定是“专业”艺人的专利,素人画家(即业余画家)完全有可能创造艺术史。尤其在现代型社会中,艺术的意义完全不是按照古典形态来定义的。所以,以王珍风的农妇身份及周春芽专业画家的标签来分辨艺术的高下,是没有任何比较意义的。若是那样的话,终生作为海关收税员的法国画家卢梭就不可能被艺术史记载为“原始主义”(即非学院的、通过自学成才)艺术家。专业画家技法哪怕熟练,也有可能是平庸的;而业余画家哪怕生拙,也有可能是具有突破和独创性的。业余也不代表一定就缺乏艺术创造的智识积累。

  平心而论,作为素人画家,王珍凤的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表现力。虽然她那些作为原创性的写实绘画,对造型的塑造和色彩的表现有一些感受力,然而仅仅停留在描摹物象的初级阶段,不能算是很优秀的艺术作品。任何在色彩和造型上没有生理缺陷的人,都有描摹物象的本能。而艺术作品的品评仍然是有一定标准的,除了还原客观对象外,在造型、色彩、构图、创意等诸方面能否达到一定要求也是评断艺术优劣的标准之一。她虽有一定的绘画感觉和造型的自觉性,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的艺术突破,仍然不能和那些美术史上有名的素人艺术家相提并论。王珍凤基本上属于依葫芦画瓢的初级阶段,用笔及刻画尚显生涩,然而可取之处正是她的原始性即原生性。她那没有经过常规训练的绘画程式化以及对艺术的直觉表现,都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原生性的艺术感受力,有时要比经过专业训练的平庸匠人的画作更有价值。如果从市场价位上看,相比其他人动辄几百万的作品,她不要说卖200元,卖到2000元也不能算出格。

  关键是,作为国内资深画家、市场卖价堪称大牌的艺术家周春芽的作品也不像吹嘘的那样好,尤其是他的《桃花》系列作品,总体上也属于应物象形的初级描绘阶段。具体来说,周画在造型上没有体现出一个出色艺术家的感受力,色彩表现上更是一般化,停留在固有色描摹层面。从艺术表现力上看,除了比王珍凤画得熟练一些、用笔及用色老道一点之外,二者基本属于半斤八两。如果用国内一流艺术家的标准来衡量他的桃花,无论从造型的摄影化、色彩的媚俗化还是表现对象的客观化,根本就是堪称平庸的作品。而且周春芽的绘画还不能称为当代艺术。当代艺术贵在观念性和切入社会化的思维方式,并以总体化的艺术方法来呈现。当代艺术已经不完全停留在惯常审美和形式创造的层面上,它更多的是承担着对人类文化机制质疑、破坏和重建的重任。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以客观还原自然物象为主的写实性绘画根本不能归于当代艺术的范畴之内,把周春芽的画作归为当代艺术显然是一种缺失美术史常识的误读。从他的艺术形态上讲,他的绘画最多处于现代主义的早期阶段,有一些表现主义倾向但并不很明显。然而从表现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无论是“绿狗”、“太湖石”还是他引起争议的“桃花”系列油画,显示出的则是较为庸俗的艺术品味。

  严格意义上讲,周春芽这一类媚俗性的油画属于高级行画即艺术行活的范畴,没有太多独创性和艺术史价值,他拥有较为广泛的知名度以及能不断卖出高价完全是资本持续炒作及审美趣味低俗和缺失品评标准的结果。一个未经训练的农妇能在短时间之内画出与周春芽高度相形似的作品,本身就说明周春芽的艺术独创性不高,容易被模仿和超越,缺乏一流艺术家观念的超前性、图式的唯一性和表现的独到性。如果周春芽的画属于当下国内艺术的佼佼者,而农妇又能轻而易举画出那种味道的话,岂不是说明“一流”艺术的门槛很低?实际上,不仅仅是周春芽,像拍出天价的曾梵志,以及现代艺术圈其他拍价甚高的艺术“大咖”,也并未有独创性及高度风格化的作品。有的即便早年博得一些声名,但之后的炒冷饭作品还是被打回了原形。

  需要说明的是,农妇王珍凤能够成为素人画家,画出近似于周春芽的作品,完全得益于林正碌主持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公益艺术培训项目。而林正碌本人即是一位有艺术独创性的素人艺术家,可贵的是他全然凭借自学成才,其作品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类似于20世纪德国艺术家弗兰克• 奥尔巴赫的表现主义风格油画。“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观念来自于博伊斯,他提出的艺术观念及其艺术实践具有社会学意义,强调大众的艺术参与性和心灵的自我解放。作为王珍凤这些素人画家来说,这个活动中培训的绝大多数艺术爱好者最多起到普及艺术、增加自身经济收入及改善生活的作用,而由于他们缺乏文化高度、艺术自觉和智识性贡献,作为个体艺术家基本都不可能具备美术史意义。但是,“人人都是艺术家”作为一个艺术项目却在当下具备普及意义及艺术推广的价值。它唤醒了潜藏于很多社会底层人们心中的艺术天性,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对艺术品创作的固有看法。毕竟参加这个培训项目的绝大多数作品至少是原创(写生),而不是临摹。极少部分素人画家甚至表现出了过人的艺术天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存信心及生活水准,这些都是难能可贵并值得肯定的。

  艺术史本质上是形态创造史和观念拓展史,它与创作者的教育背景及专业来源并不完全划等号,所谓的素人艺术家和业余艺术家完全有可能创造艺术史,虽然这种概率是极小极低的。而绝大多数即便经过专业训练的创作者事实上也未能触及到被美术史记载的高度。实际上,作为素人画家的农妇王珍凤和艺术大腕周春芽在艺术水准和审美趣味上并未有特别大的差距,至少不像两人的画价差异那么夸张,而其作品的不同待遇,二者价格的天壤之别,则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个物欲社会的荒诞和无序。

  本文已发表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6年4月6日题目为《农妇画家让“当代艺术大咖”现出了原形?》,有删节,此版为全文。原标题为:素人画家、绘画行活与艺术史意义。

  作者简介:

  闻松,江苏省扬州市人。艺术家、美术理论家。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当代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和版画家。大学教员。多家现当代艺术期刊特约撰稿人,《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周刊专栏评论家。《画刊》、《中国美术馆馆刊》、《京华时报艺术周刊》、《华商报艺术周刊》、《成都商报艺术周刊》等多家杂志、报刊特约艺术评论人。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当代艺术原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